【疫情科普】疫情期间睡不好,如何调节或治疗?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4-09


疫情期间有一个视频非常火,是说“睡好觉等于有一个好的免疫力”。的确,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科学的睡眠有助于人们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保护大脑、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另外,睡眠对于保护人们的心理健康,和维护人们的正常心理活动也非常重要。


成年人每晚约有4~6个睡眠周期


正常成人整夜睡眠由非快速眼动(NREM)期和快速眼动期(REM)两个时期交替组成。其中NREM睡眠又分为N1、N2和N3期,每90分钟左右各个睡眠期循环一次(N1→N2→N3→N2/N1→REM)。一般成年人每晚约有4~6个睡眠周期。


N1期睡眠:清醒和睡眠之间的转换期,人很容易在此期醒来,约占总睡眠时间的2%~5%。


N2期睡眠:约占总睡眠时间的45%~55%,属于中等睡眠。


N3期睡眠:又称深睡眠,脑电图呈现慢波活动,占总睡眠时间的13%~23%。


REM期:占总睡眠时间的20%~25%。80%的梦发生在REM期,伴有心率不规则、呼吸频率加快。如果睡眠者正好从此期醒来,则能完整地叙述梦境,否则对梦境的回忆是不完整的。分娩、脑出血、心肌梗塞、溃疡穿孔、哮喘等多发生于此睡眠期。


当机体进入睡眠状态后,除了脑电活动的改变外,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状态也发生显著的变化,且具有NREM睡眠和REM睡眠的不同变化。另外,睡眠与人体的生物节律和年龄有很大的关系,不同年龄所需要的睡眠时间不同,且睡眠结构也不完全相同。


睡眠的生理功能包括:保存能量, 促进代谢产物排出,增强免疫功能,促进生长发育,增强学习记忆。如果出现睡眠相关障碍,上述功能会受到影响会导致精神和躯体疾病发生。


认知行为疗法调节睡眠


疫情期间人们长期呆在家里,身体活动减少、屏幕暴露时间延长、作息时间改变、饮食不规律,导致生物钟紊乱、体重增加、心肺适应能力下降等健康问题的出现。加之对疫情的过分担心、恐惧、害怕、焦虑等一系列应急源的出现,导致情绪的应激反应。



这期间很多人出现入睡困难、睡后易醒、总是感觉睡得不踏实、多梦、早醒、醒后再次入睡等睡眠问题。


生活方式的变化和居家引起的心理压力相互作用,可能会影响睡眠,导致短期睡眠障碍(急性失眠)和加剧心身健康的损害,形成恶性循环。虽然在一段时间内,当应急事件过去后,睡眠可以恢复正常,但也有一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慢性失眠障碍。


疫情期间睡不好,如何调节或治疗?


首先,改善焦虑和恐慌情绪。相信国家和医护人员;放下手机、减少过度关注,不听信谣言、不传谣言。


其次,建立与床的正确关系。不要提前上床,只在有睡意的时候才躺下;不要在床上做和睡眠无关的活动,如看手机、电视、书本等;定时起床,午睡时间不超过30分钟。


最后,身体和灵魂都要在路上。室内也可以运动,可以跟着运动APP每天动起来;静心阅读30分钟、练字10分钟、朗诵10分钟、静坐腹式呼吸10分钟;学做可口的饭菜;均衡饮食。



提醒大家,如果认知行为疗法效果不佳,可以考虑借助药物来改善睡眠,但需要听从睡眠专科医生的建议。切记千万不要自行购买助眠药物服用,药物滥用会延误治疗,甚至可能出现严重的药物副作用而影响身体健康。


酒精和褪黑素能治疗失眠吗


酒精:不推荐。


临床上经常能见到失眠患者饮用红酒甚至是白酒来改善睡眠,对于有些人群来说,酒精确实能够帮助缩短入睡时间。但是,酒精可能减少深睡眠,影响睡眠质量;另外还会产生耐受性,用它来对抗失眠,需要不断增加酒量,有导致酒精成瘾的可能。


褪黑素:服用前咨询医生。


褪黑素是大脑松果体分泌的一种内源性激素,主要功能是调节生物节律。如果褪黑素分泌异常,会导致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临床常见类型为睡眠觉醒时相延迟障碍。


市场上出售的褪黑素含量不等,褪黑素20%的功能是助眠作用,80%的功能是调节生物节律。小剂量褪黑素主要作用是改变昼夜节律,大剂量褪黑素有镇静催眠作用,但是临床效果不肯定,临床上很少用褪黑素来治疗慢性失眠障碍。

文章来源科普时报,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来源:山东省科协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1NDE1NzM5Ng==&mid=2247489657&idx=2&sn=b552b7ead1302ca4d93ef9d29b95efb3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山东省科协 山东省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