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气候变化与环境可持续研究获进展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10-14

  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冯起研究团队对河西走廊气候变化与环境可持续研究获得进展。研究揭示了河西走廊过去近2000年气候生态环境变化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在Nature Sustainability杂志发表了题为Domino effect of climate change over two millennia in ancient China’s Hexi Corridor 的研究论文。

  研究显示,西北研究院研究员冯起(第一作者)、助理研究员杨林山(通讯作者)及国际合作团队利用河西走廊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和气候变化重建资料,研究了河西走廊千年尺度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之间复杂的互动过程。并提出了社会变迁未能对气候变化做出有效反应而产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的社会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为增强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适应能力,需要建立社会变迁和环境变化的反馈机制,以便为未来气候变化提供适应对策。

  此项研究揭示了河西走廊过去2000年社会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历史教训,在当前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方面具有借鉴意义。

  该研究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404305)、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8JR4RA002)和中科院“西部之光”项目的共同资助。

气候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社会动荡、饥荒、移民、冲突与瘟疫等社会危机指标对粮食价格内在变化的反应以及随后对人类寿命的影响。红线表示回归线/曲线,虚线表示95%置信区间。

河西走廊气候与人类社会因果关系反映的气候变化多米诺效应概念模型。实线表示因果关系,实线的颜色表示相关系数,虚线表示潜在的当前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