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医用机器人产业发展与未来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5-11-26

由中国科协、工信部和北京市政府主办的以"协同融合共赢、引领智能社会"为主题的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于2015年11月23~25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2015年11月24日中国 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承办了本次大会第8分论坛--医用机器人产业发展与未来战略论坛。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樊瑜波教授和意大利圣安娜大学生物机器人研 究所主任Paolo Dario分别担任论坛的中方、外方主席。本次论坛共邀请了20位来自国内外医用机器人领域专家做特邀报告及圆桌讨论,其中3位国际专家,5位国内专家分 别做8个特邀主旨报告。参会来宾达到300多人,分别来自官、产、学、研、用(医、养老、助残)、高新工业园区、投资证券公司及高校学生等。

本次论坛旨在:1.探讨医用 机器人技术发展趋势,以制定我国医用机器人发展战略;2.探讨医用机器人临床应用问题,以建立医工企联动的医用机器人技术创新体系;3.研讨医用机器人产 品化问题,促进我国医用机器人全产业链建设;4.探讨医用机器人标准化问题,服务于医用机器人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

整个论坛分为2个部分,第一部分是8个主旨报告分别由学会樊瑜波理事长和李德玉秘书长主持。第二部分是圆桌讨论环节,主题是讨论医用与康复机器人的创新发展、标准化和产业化。

 

意大利圣安娜大学的 Paolo Dario在"医疗机器人的前沿研究与产业化"的报告中展示了目前医疗机器人的前沿研究,并表示全球有超过300家医院在应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其精准、 微创的手术效果广受外科医生和患者欢迎。而该研究所更是开始从被动治疗走向主动预防,希望在未来的三年内能够研发出两款胶囊机器人,如果这种胶囊机器人用 于糖尿病人即可使其免除注射胰岛素的痛苦。

 

"我很惊讶大家的热情,也感 受到了中国医疗机器人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看着塞满走道并蔓延到门外的听众,韩国先进科学技术院(KAIST)的Dong-soo Kwon教授开篇即表达了对医疗机器人产业化前景的看好。他的报告中展示了针对达芬奇机器人的缺陷而做的研究和改进,据其介绍,韩国自1999年起开始研 究医疗机器人,目前的研发重点是单通道手术机器人,其研发的六自由度模块化医疗机器人具有比达芬奇更好的灵活性、操作简单、物美价廉等优点,目前已经开始 着手商业化,并通过给狗做胆囊切除手术进行了活体实验。

 

解放军总医院心脏外科主任医 师高长青教授分析了"医用机器人在中国的应用现状与未来"。他在报告中指出利用手术机器人,可以达到高效、精准、高度可重复等效果,而且因手术切口小、少 出血、住院时间大大缩短、恢复快而广受患者欢迎。说起使用医疗外科机器人进行微创手术的经验时,激动地表示,机器人让外科从"切除时代"进入了"修复时 代"。


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田伟教授 介绍了"3D影像的骨科机器人研发与临床应用",机器人技术使我们的手术水平得到很大提高,机器人辅助不仅可以减小病人的创伤,还因为它的精准度及3D实 时透视功能,降低了手术难度,让一些以前外科高手都不敢做的高难度手术获得了成功。"骨科机器人不是完全替代外科医生,它是外科医生的工具,让我们外科手 术的安全性、精确性越来越高,给病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田苗教授 用一组数字展示了医疗机器人的美好前景:在美国,医疗健康产业占GDP的17%,而在中国只有6.5%,这意味着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空间非常大,其 中,药物和器械的耗费比,国外基本是1∶1,国内是1∶0.2,这意味着医疗器械的发展潜力更大。医疗机器人是医疗器械中的高端产品,市场前景不可低估。 作为在这一领域卓有研究的专家,王田苗教授总结了医用机器人有五大发展难点:第一,研发门槛高,周期长;第二,传统上工科和医科分离,而医用机器人需要双 方密切协作;第三,医用机器人需要的资本巨大,目前企业与金融机构均投入不足;第四,当前我国药械市场需求比例不合理;第五,高端医疗器械大量进口,医用 机器人也不例外,要培养自己的医用机器人品牌,还需付出艰苦努力。他表示,在医用机器人领域实现创新创业,一要专注,二要与医疗专家合作,三要产品定位准 确简单,四要与有实力的基金或企业合作。"后工业时代,人们追求的永恒主题是快乐健康。医用机器人一定会成为未来的刚需!"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王树新 教授介绍了"国产微创手术机器人技术发展与未来";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廖洪恩教授介绍了"智能型微创诊疗仪器的研制和创新";日本神户大学先端融合研 究院罗志伟教授的报告是"体系化推进面向老年社会的健康医疗机器人技术的创新与产业化",他的观点"俗话说养儿防老,现在已经到了养个机器人防老的时 代",引起现场广泛讨论,不少与会专家指出,无论将来是否会出现机器人养老,至少有一个趋势已经明确,那就是医疗机器人产业化的前景将十分广阔。

 

出席圆桌讨论的17位来自 官、产、学、研、医的国内外领衔专家(意大利圣安娜大学生物机器人研究所主任Paolo Dario、韩国科先进科学技术院Dong-soo Kwon、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田苗教授、天津大学王树新教授、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韩建达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杜志江教授、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医疗器械标准管理研究所李静莉所长、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张送根、日本神户大学自然科学系先端融合研究院罗志伟教授、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樊瑜 波教授、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孔繁军教授、苏州大学孙立宁教授、北京大学王启宁教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李光林教授、中国科学院自 动化研究所侯增广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蓝宁教授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德玉教授)分别从"手术机器人"和"康复机器人"两方面讨论医用与康复机器人的创新发 展、标准化和产业化。

 

医疗机器人标准化成为备受关 注的问题之一,行业标准制订亟待推进。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医疗器械标准管理研究所的李静莉所长表示,随着医用机器人的政策扶持和研发推进,医用机器人 标准建设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从国际医用机器人标准来看,已经出现了手术和康复机器人标准,但关于安全的标准还处于起草和研究阶段,中国也在积极谋求参与并 筹建了医用机器人研究工作组。目前,国内的情况是,该研究所已经参与了一些研发、临床的相关工作,将结合国内研究的不同阶段和标准需求,开展标准制定研究 工作,并希望起草一些国家标准、主导立项一些国际标准。相关的国内标准将分为国家标准、团队标准、企业标准三大类。目前看来国家标准还需要一段时间的酝 酿,在尚无"国标"的情况下,团队(尤其是学术团体)和产业界可先做一些工作,制定一些自己的标准,这不仅有利于产业发展,也将成为"国标"出台的基础、 甚至是其中一部分。

参与讨论的专家分别回答会场观众的问题并分别用一句话预测和展望医用机器人的发展前景。

 

8个特邀主旨报告和圆桌讨论 分别分析和探讨了医用机器人技术发展、临床应用问题、趋势产业化、创新创业化等都表明了一个观点:随着世界范围的老龄化到来和人们对健康快乐生活的追求, 医疗机器人产业将迎来爆发点,医疗外科手术机器人、智能假肢与康复机器人、医用服务机器人都将获得快速发展。

此次分论坛得到了与会专家和 观众的一致好评。会场观众爆满,站无虚席。观众和嘉宾整场一直认真倾听,从13:30-18:00现场氛围持续高涨,观众对主旨演讲和讨论环节的问答给予 了充分肯定,参会人员与嘉宾广泛交流意见,交换名片,纷纷表示论坛的内容非常饱满,涵盖了医用机器人前沿的理念、先进技术和产业展望及预测。企业代表认为 本论坛的内容既有前瞻的技术展望,又有标准和技术产业应用展示。金融业代表认为论坛的内容非常具有投资指导建议。到场的专家纷纷表示了此次论坛给予了非常 好的学习机会和交流机会,对论坛的安排给予充分肯定,并表示本次论坛为医用机器人技术产业发展交流带来非常的正面促进作用,同时也表示将来也会与学会专家 共同推动标准研制,广泛参与相关活动。

1共 1页 

来源: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原文链接:http://www.csbme.org//picturenews/232.htm?pid=null&onStage=1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医疗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