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成功召开2015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朝阳血管医学论坛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5-12-04

    “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2015 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朝阳血管医学论坛”于2015年11月27~28日在北京召开,由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主办,首都医科大学北京朝阳医院承办。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教授、王琳芳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忠镐教授等血管医学临床和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就血管医学发展和转化做专题讲座。
    开幕式后,中国微循环学会理事长詹启敏院士带来了第一精彩讲座《精准医学发展的需求和重点任务》,其中重点谈及,“在我国,精准医学的总体目标是要以为人民群众提供更精准、高效的医疗健康服务为目标,建立国际一流的精准医学研究平台和保障体系;自主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研发一批国产新型防治药物、疫苗、器械和设备;形成一批我国定制、国际认可的疾病诊疗指南、临床路径和干预措施;显著提升重大疾病防治水平,带动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和健康服务等产业发展,加快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模式变革,推动建设“健康中国”。
    另,在会上,梅家才和汪涛主任成功当选为该专业委员会全国静脉曲张学组组长,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副院校长詹启敏院士和王琳芳院士亲手将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静脉曲张学组组长证书颁发给汪涛及梅家才主任。
    同时,此次经会中选举成立了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中青年委员会,郑月宏任主委、刘暴任常务副主委,董智慧、冯海、郭连瑞、纪东华、李春民、李伟、龙笑、杨敏、姚陈、叶猛、张童任副主委,贾鑫任秘书长,陈宇、王海洋任副秘书长。
    作为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郑月宏教授介绍到“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于2014 年11 月在首届朝阳血管医学论坛成立后,在领导大力支持和积极帮助下,凭借周围血管疾病专委会全体成员的不懈努力,推进学术工作稳步发展。尝试“立足基层+聚焦专病+碎步快跑”的学术发展模式,推动临床科研和科普推广,已围绕专病,成立糖尿病足学组、开展“糖尿病足下基层”等系列活动;尝试突破地域及年龄的束缚,采用各层次医师独立发展的组织策略,并筹备成立地市级分会,搭建更为通畅的学术沟通互动平台;尝试更适合基层的学术交流模式,初步形成以专病为主体,临床共识讨论、青年医师病例分享为特色的学术交流模式;尝试启用新的学术交流方式,在国际交流会议、会议巡讲基础之上,依托专业媒体作为继续教育的传播主体,减轻参会压力增强学术传播的可持续性。为了普及微循环与周围血管疾病领域的研究进展,总结专委会工作,表彰作出贡献的专家、媒体、中青年医师等。
    同时,由北京朝阳医院张望德教授牵头举办“2015 朝阳血管医学论坛”、“社区医师血管疾病普及与提高学习班”,以及学会系列学术活动“2015 微循环血管中青年论坛演讲决赛”、“周围血管病变护理论坛”等同期举办,吸引了众多临床医护人员前来学习与参与互动。
    值得一提的,在今年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发起的“糖尿病足筛查走基层活动”号召后,在郑月宏与刘丽教授的支持下,马立人教授率先开展了一系列“糖尿病足筛查走基层”的活动。此次会中,刘丽组长特将“糖尿病足筛查走基层”活动旗帜继续交给河北、哈尔滨等地,旨在将活动的价值更好的进行传承,呼吁多学科协作,做好糖尿病足的三级预防工作,完善糖尿病足的管理模式,继续加强对基层医师的培训,重视糖尿病足的早期评估与愈后康复,造福更多的糖尿病足患者。
    本届会议秉承促进微循环血管学术交流合作的宗旨、凸显医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优势,通过血管外科、微循环研究领域、心血管专业、放射介入学、内分泌等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微循环领域与血管疾病临床和基础研究进展,积极促进学术间的交流合作,拓展专委会多方位、国际化的学术交流,为共同推动血管医学在微循环领域的医学转化和亚学科发展视为大家前进的方向标。
 (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委会供稿)
 

来源:中国微循环学会

原文链接:http://www.microcirculation.org.cn/show-8-62-1.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血管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