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3个重要农艺性状遗传机制被揭示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5-14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刘文革团队在西瓜重要农艺性状的定位方面取得新进展,对西瓜果皮颜色、种皮颜色和节间长短3个性状的重要功能基因进行了挖掘和功能分析,阐述了其遗传和分子机理,并开发了分子标记。上述结果为西瓜分子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可以加快我国西瓜的育种进程,对我国西瓜产业的发展和育种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理论与应用遗传学(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植物科学前沿(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和《国际分子科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上


中国是世界上西瓜栽培和生产第一大国,果皮颜色、种皮颜色、节间长短是西瓜育种中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农艺性状,对提高西瓜品质和产量、减少栽培管理成本具有积极作用。该团队利用杂交分离群体成功定位到控制这3个性状的基因。研究结果发现西瓜果皮颜色由单基因控制,深绿对浅绿为显性,该基因位于8号染色体上,为ClCG08G017810(编码2-苯基-1,4-β-萘醌甲基转移酶蛋白);控制西瓜种皮颜色的基因是3号染色体上的Cla019481(编码多酚氧化酶蛋白,参与黑色素合成),黑色种皮相对于浅黄色种皮为显性;控制节间长短(长节间vs短节间为显性性状)的基因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Cla015407(编码赤霉素3β-羟化酶蛋白)。之后,又通过qRT-PCR和相关生理实验揭示了这3个性状的调控机理和分子遗传机制。
该研究得到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wt_a22322000515060357_d83ee0.jpg

图1 西瓜果皮颜色性状相关基因的定位及分析

wt_a12302200515060357_db7805.jpg

 图2 西瓜节间长短基因的定位与验证

wt_a62312020055060357_deb9d3.jpg

 图3西瓜种皮颜色基因的定位与分析


wt_a42302020515060358_e30a55.jpg通讯员丨赵倩
更多精彩:◆ 科研进展丨中国农科院建成覆盖全国的高精度数字土壤◆ 科研进展丨灌溉所2项成果入选水利部科技成果推广运用清单◆ 科研进展丨智慧农业团队明确中国与欧盟食品追溯系统的差异性 科研进展丨水稻中表达玉米GLK基因可实现田间水稻大幅增产


来源:CAAS_WX 中国农业科学院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zMDgwMDc2Ng==&mid=2247490024&idx=1&sn=62293a86ffce11c099335988462d339c&chksm=e8acb5f9dfdb3cef96b589094b6d16db5ba4782a3840f0d008792b063cfac027ea4d7c838770#rd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基因合成 性状分离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