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和北京市领导签名,助力“科学”谣言终结者行动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7-09-18

  昨天,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徐延豪、北京市市委常委、副市长阴和俊签名支持,助力“科学”谣言终结行动。


▲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徐延豪徐延豪(右二)、北京市市委常委、副市长阴和俊(右一)在“谣言终结志愿者行动墙”前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9月17日下午,在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B区暨第七届北京科学嘉年华活动现场“科学谣言终结者行动签名墙”前,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徐延豪,北京市市委常委、副市长阴和俊郑重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支持科普志愿者,为谣言终结助力。

副主席和副市长
关注反击网络“科学”谣言举措

  当日,中国科协和北京市政府的相关领导来到北京科学嘉年华活动现场参观体验。今年的科普日主题为“创新驱动发展,科学破除愚昧”。为呼应首次增加的破除愚昧的要求,北京科学嘉年华组委会特意布置了100米宣教长廊,集中展示200块“每月‘科学’流言榜”主题宣传牌。


▲全国科普日期间,每月“科学”流言榜亮相鸟巢水立方之间的北京科学嘉年华现场

  徐延豪、阴和俊等领导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仔细观看了宣传牌上“科学”谣言的内容。这些是近年来在食品安全、大气治理、节能环保、健康生活等领域出现的迷惑性强、传播面广、危害性大的网络谣言。“每月‘科学’流言榜”在辟谣和公布真相的同时,还给出了科学解析,让市民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学会科学方法。
  在相距不远的“科学谣言终结者行动签名墙”上,密密麻麻地签着很多市民的名字。徐延豪、阴和俊来到这里,也郑重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成为一名普通的科普志愿者,为谣言终结助力。


▲在“辟谣迷宫”内用手机扫描墙上的二维码,就能看到曾在网上流行的谣言

  在科普E起来展区,互动性强的“辟谣迷宫”前排起了长队,不少市民兴致勃勃地准备“测测自己的抗谣指数”。徐延豪、阴和俊等领导驻足观看,当他们了解到这是基于“科普中国•科学答人”大型网络科普竞答平台三年来统计的“科学”谣言辨析类试题中错误率较高的题目数据构建的现场互动版答题自测系统时,徐延豪给予了很高评价,并希望“科学答人”这种互动性强、发挥网络特点的科普形式能够在网络辟谣行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科学”谣言影响生产生活,
还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

  近年来,随着网络和社交媒体的兴起,诸如雾霾出现是因为“核雾染”、放疗对治疗癌症毫无用处、来自太空的陨石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辐射……这些看似科学实则似是而非、甚至扭曲事实的流言通过网络广泛传播。


▲科学嘉年华现场的科普中央厨房所显示的北京地区反击网络谣言状况引起领导关注

  根据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对近年来的“科学类”流言进行逐月分析发现,这些“科学类”流言大多通过移动互联社交工具传播,在这种基于信任关系的传播模式中,信息的接收方很容易因传播者的亲友身份而轻信其转发的内容。
  根据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共同进行的研究分析显示,“科学类”流言多数集中在健康和环保两个领域,特别是前者。
  而且“科学类”流言还表现出明显的重复性特征,既有领域和主题在不同时间的反复出现,也有具体时点上同一主题、领域的集中重复。甚至还具有一定的时间规律。诸如关于雾霾的流言大多出现在易出现雾霾天气的冬季,即1月、2月、12月,而水果类流言多发生在其上市期。
  这些披着“科学”外衣的谣言在网络上反复出现,不仅给市民生活带来困扰,还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
  “科学类流言的直接危害是会引导错误行为,扰乱人们的生活生产秩序,例如一些关于食品安全的谣言,可能直接对一种食品或一个企业、一个产业造成严重伤害;其间接危害是降低了公众的科学素养,如果这种状态延伸到其他领域,危害更大。”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刘晓勘说。
  北京市科协从2013年9月份开始,一直专注开展“科技传播网络辟谣平台建设”工作,并从2014年1月起,开始发布“每月科学流言榜”。三年多以来,“科学流言榜”得到了市民和业界的充分肯定,已经成为国内具有相当影响力的科学传播平台。

提高“防忽悠能力”,
需提升公民整体科学素质

  面对这些“科学类”谣言,什么样的人“抵抗力”更强,什么样的人容易中招呢?
  尽管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答案,但2015年中国科协曾开展了第九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根据调查结果,201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6.20%。国际上普遍认为,当公众具备基本的科学素质,就意味着他们对科学知识(科学术语和科学基本观点)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科学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如此看来,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相对来说,分辨“科学类”谣言的能力更强,“抗忽悠指数”也会更高些。
  “如果针对“科学类”流言在领域、主题和时点上的重复进行研究,或许能找出对其进行预先防范的方法。“我们需要更多的科学解释涌现,从而击碎伪科学的假面具,向公众传播科学的思维模式,提高公众对科学类流言的‘免疫力’,提升公民的整体科学素质。”
  “所有人都可能成为谣言的传播者,因此更应该努力做谣言的终结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卡林加科普奖”获奖者、中国科技馆原馆长李象益表示,在数字化新时代,科普辟谣工作只有加快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需求,创新内容和方式,抢占渠道和阵地,同时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才能有蓬勃的生命力。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整个社会作出不懈努力。
  (部分内容综合自《光明日报》、《科技生活》周刊)

 

 

来源:北京市科协

原文链接:http://www.bast.net.cn/art/2017/9/18/art_16644_366114.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