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青年千人计划”专家细说第二地球搜寻史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7-09-22

9月17日,杭州科学大讲堂第123讲在市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举行,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苟利军受邀作题为“第二地球搜寻史:从地球大表哥到葫芦娃系统”的科普讲座。杭州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何志伟出席并给专家颁发铭谢牌。本次活动由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市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和市天文学会联合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天文爱好者及专业人士近150人参加。


作为国家天文台恒星级黑洞研究创新小组的负责人,苟利军的研究对象远在地球之外,但他希望能把那些遥远的探索和发现带回到普通人身边。讲座中,苟利军介绍说, 2000多年前,希腊的哲人就已开始思考星空,伯拉图当时就提出了“天球说”。17世纪初,人们制造出第一批望远镜,并指向天空。天文望远镜帮助人们观测到了许多宇宙现象。尽管地球已经诞生了40多亿年,对人类也非常重要,但是它在宇宙当中却如一粒微尘。

苟利军表示,天文学家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第二地球的搜寻。天文学家借助天文望远镜和各种方法,如“费米悖论”、“德雷克方程”、凌星法等,估算宇宙当中智能生命存在的概率,从观测的角度探讨地外生命行星以及宜居区当中行星存在的概率。2015年,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个和地球相似程度达到0.83的行星系统——当时称之为地球的“大表哥”,但后来经过进一步的观测,发现“大表哥”质量跟地球质量差别很大,现在它已经完全被地球人抛弃了。他解释说,根据科学家的研究与推算,火星与大约30多亿年前的地球非常类似,所以火星是一直以来被人类认为可能有生命存在的另一个星球。

苟利军认为,尽管智能生命还没有搜寻到,但是从天文学的角度而言,地球并不是非常特殊的星球,所以他坚信宇宙当中存在其它的高等智能生命,科学家们的搜寻工作也会一直持续下去。他希望有一天能够搜寻到外星生命的信号。(洪萍)

来源: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原文链接:http://www.hkx.org.cn/gzdt/gzdt.asp?tpf=1&tp=21&newsid=13357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天文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