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第二波”,从“心态崩了”到“安之若素”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6-17

来源:中国生物技术网

作者:王日出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PsyCh Journal 编辑wt_a22322000617191413_5c8e96.jpg随着北京危险级别的再次提升,掌柜和周围小伙伴的心又揪了起来。有些人觉得甚至比最初流行时还要可怕:怎么就又来了?这还有没有结束的一天?安全感和控制感的“得而复失”,给刚刚有些平稳的心态又是一击。但也有些人态度平静:既然已经“胜利一次”,也就同样能安度第二次。

国际应用心理学会主席、法国心理学家Christine Roland-Levy在前不久中国心理学会主办的“抗击新冠大流行下的国际心理学”网络论坛上(可点击阅读原文观看回放)进行的主旨报告中提出,人们面对疫情发生,会经历六个阶段:1、忽略威胁;2、焦虑和恐慌;3、愤怒和反叛;4、逐渐适应;5、接受形势;6、疗养和康复。在每个阶段,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反应都有相应的特点。
当病毒来袭,人们最初可能会忽略威胁,倾向于与威胁保持距离。我们最初可能产生控制错觉,这意味着我们相信我们能够控制疾病、控制新冠病毒、控制疫情。同时,人们会对疾病产生两种不同的态度:害怕这种疾病以及试图解决问题。而当人们害怕疾病却束手无策的时候,会产生认知失调,从而下意识地忽视这种威胁:因为如果你忽视它,你就不需要害怕,当然也就不需要应对,它很遥远。所以我们的想法是通过相信它只会影响一些人,而不是我,这只发生在遥远的地方、这里没有,来让自己与威胁保持距离。当病毒的传播无可忽视,面对威胁人们便会产生焦虑和恐慌。这些负面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其实是人类在异常压力情景下的正常反应。大多数人的大多数情绪和行为异常,会很快消失,但有些人的症状却会持续,还有些人的负面反应并不是随着压力事件马上出现,而是有所延迟:在负面事件过后,创伤带来的伤害才慢慢浮现。比如在非典之后两年,香港的自杀率反而到达了顶点。这也提示着新冠的心理复原,任重而道远。
当大流行的第一波已经过去,人们经历过这六个阶段,生活也逐渐恢复既往,但在心理上却并非毫无波澜。当新一波的传播又起,并不是上述六个阶段再重新经历一遍:因为在第一波袭击中人们采取的心理防御,已经被后来的事态发展所击溃。人们原本已经相信病毒获得了控制,突然的再次爆发,会使得人们本来已经逐渐恢复的控制感再次受到打击。而在北京的再次流行,又严重打击了“看不见就不存在”的想法,避无可避。但是不幸的是,跟第一次一样,我们对于病毒依然知之甚少,存在的未知、焦虑和恐慌并不会减少,甚至会增加。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心理预期”,有些人觉得“已经胜利”而松了一口气,对恢复“疫前生活”充满期望,却“一夜回到解放前”,丧失感带来更多的负面感受。而另一些人则觉得疫情并未完全过去或者对于“复发”有思想准备,因而面对“再传播”并不会产生恐慌。
除了“尚未成功”的心理预期,也有些人是在第一次的经历之后,“心理韧性”得到增强,能够更好地应对之后的困难。“心理韧性”(resilience),也叫“心理复原力”、“抗挫力”或者“抗逆力”等等,是指在面临逆境、不幸、挫折及其他压力情境下能够有效适应的能力。心理韧性除了能帮助个体在压力中能够保持正常的心理和生理机能、避免伤害,还能获得成长和积极发展。心理韧性包括以下几方面的能力:个人胜任力、控制力、安全感、包容负面情绪、积极应对挑战、灵活应变、建立积极的社会联系等等。
心理韧性是一种能力,存在着“先天”和“后天”的因素:既和遗传因素有关,也与养成、环境因素有关系。心理韧性并不是一个静态不变的能力,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个体在困难情景中的具体表现。而之前经历过的负面经历,也对后续的心理韧性有影响。负面经历到底是能加强心理韧性还是削弱心理韧性是需要讨论的问题。比如有的研究显示,对于压力的抵抗会随着压力增强和持续不断的暴露而降低,这可能因为人的心理韧性有一定的上线,当压力超过这个界限或者持续不断,开始能够抵抗压力的人也会失去抵抗的能力。也有些会在承受住最初的压力之后,获得更多的心理资源(比如新的社会联结、新的视野和观点、新的技能等等),从而提高心理韧性,能够更好地应对后续的事件。但是心理资源的累积和心理韧性的提高需要一定的时间,当两次创伤事件接踵而至,带给人的影响很可能比一次的影响更大,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面对“再传播”更为焦虑的原因。
不止个体需要韧性,团体、社会也都需要韧性,以便从失败、挫折或者其他危险经历中恢复,也有人就提出了“社区复原力”的概念,表现为社区对不良事件的预警、掌控、复原和适应能力,而社区复原力的建设则包括硬件(物理性因素)、软件(人文因素)方面,通过社区系统整体、自组织能力和学习三个过程来实现。良好的社区复原也会给个体提供更高的安全感和良好的社会支持,从而为个体提供心理资源,提升个体的心理韧性。比如面对疫情的再次传播,单位和社区都迅速响应、迅速排查、及时通报,也让普通市民觉得安心不少。可以预期的是,病情反复,尤其是心理上、情绪上的波动,在后疫情时期还会出现,人们需要学会适应、学会接受、学会应对,提高心理韧性,也就会当做“新常态”而泰然处之。

来源:biotech-china 中国生物技术网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DU5NDgyMg==&mid=2653950258&idx=3&sn=609367b0e351fdb9d428ef9d953dadcc&chksm=bd0ce15b8a7b684d25b4604761bbe9d8cc5b900ad06e3eac69a90955a5c21d1955c944bf5867&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压力 心理学 能力 心理 疫情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