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中科院院士为白鱀豚连续发声,绿会寻证白鱀豚项目将持续坚定开展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7-11-12

近日,来自哒哒公众号的一篇关于白鱀豚告别的文章和一则宣布白鱀豚灭绝的不实微博,让白鱀豚再次引发公众关注。来自中国科学院曹文宣和陈宜瑜两位院士,也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发声,对白鱀豚灭绝与否给出了明确回复。同时,为早日获得白鱀豚尚存的影像资料,中国绿发会寻证白鱀豚的公民科学家项目也将持续开展下去。

新华社武汉11月6日电(记者黄艳)近日,一条关于白鱀豚物种灭绝的网上文章,引起了舆论对白鱀豚的热议和关注。对此,记者专访了我国淡水鱼类研究专家、长期关注长江生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

曹文宣表示,在我国长江流域,不排除还有个体存活,尤其是在长江口宽阔的江域里,是有可能有白鱀豚的。因此,白鱀豚仍然是2007年中外科学家宣布的“功能性灭绝”。

“所谓功能性灭绝,就是数量非常稀少,以致于自然条件下失去了繁殖能力。但并不是表示这个物种在地球上没有了。”曹文宣说。

白鱀豚是我国特有物种,仅产于长江中下游,是世界上仅存的四种淡水豚中所剩数量最稀少的一种,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06年,中外科学家在长江进行联合科考,没有发现白鱀豚的踪影。2007年科学家宣布白鱀豚功能性灭绝。

曹文宣表示,宣布一个物种灭绝是一个复杂的科学过程。“一般而言,功能性灭绝后50年里自然界没有再发现存活个体,才能鉴定为灭绝。”

此外,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白鱀豚仍然被列为“极危”(CR)。在“极危”之上,还有野外灭绝(EW)、绝灭(EX)。

近年来,长江中下游时不时传出白鱀豚身影再现的传闻。

曹文宣表示,这些传闻暂时不能证实,但也不能证伪。希望以后官方和民间的考察,尽可能地留下影像资料。“如果发现白鱀豚,尽量拍摄到照片视频,有这些资料才能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展开保护。”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陈宜瑜院士(11月4日)告诉南都记者,白鳍豚并没有灭绝。他表示白鳍豚之前确认为功能性灭绝,但它们生存在长江中下游的某个地方还是有可能的,科学家还在搜索,“灭绝的鉴定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现在很难看到它了,但不能说是灭绝,要通过一个科学的认证过程,业内公认这件事,才能确定。”

陈宜瑜院士还呼吁网友,在相信和转发网上有关的言论时,要注意言论的起源是怎样的,是谁说的,这个很重要。

上文内容整理自:

白鱀豚仍是“功能性灭绝” 不排除长江仍有存活个体

http://m.xinhuanet.com/2017-11/07/c_1121915790.htm

辟谣!中科院院士:白鳍豚并没有灭绝

https://www.sohu.com/a/202551395_99931410

整理/绿宣   审/卡秋  编/Angel

相关链接: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白鱀豚并未被宣布灭绝

别了,人类,我是白鱀豚

“寻证白鱀豚”第三日:我们在一起,行动更有力!感谢爱心伙伴们的公益助力

“寻证白鱀豚”公益活动第一日:万事开头难,感谢爱心朋友的捐赠

中国绿发会奖励10万“寻证白鱀豚”背后,是人类对自身的保护



来源: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

原文链接:http://www.cbcgdf.org/NewsShow/4854/3457.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