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石榴石固体电解质的新型熔融锂-钼-氯化亚铁电池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7-03

来源:X一MOL资讯

锂离子电池安全性是近年来新能源储能领域关心的重要问题。锂离子电池通常采用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而这类有机溶剂极易燃烧,电池一旦由于内短路产生高温或者火花,电解液将在瞬间被点燃并导致整个电池发生爆炸。利用固态电解质替代易燃的有机电解液,是提升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必由之路。目前商业化的固态电池体系(ZEBRA电池、Na-S电池)仍然具有较大的应用局限性,发展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低成本的新型体系是固态电池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近日,郑州大学金阳副教授团队联合清华大学伍晖副教授、斯坦福大学崔屹教授提出一种基于石榴石固体电解质的新型熔融锂-氯化亚铁电池,该电池正极采用廉价铁粉、氯化锂作为反应物,钼粉作为添加剂,负极采用熔融锂金属。与传统电池反应机理不同,该电池创新性地实现了可逆的Fe-Mo合金化、去合金反应与电池放电、充电过程同步进行,Fe-Mo合金在脱锂化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多孔Mo骨架能够良好抑制金属铁颗粒的奥氏熟化问题。此外,采用锂负极和锂离子陶瓷电解质,克服了传统热电池金属离子对固体电解质的腐蚀问题。在相同的电池成本($12 kWh-1)下,该Li-Mo-FeCl2电池的理论能量密度超过传统Na-FeCl2 ZEBRA电池25%。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该电池具有优良的循环性能(循环300次后为472 mAh gLiCl-1,活性物质为50 mg),同时对过充过放(3−1.6 V)和高低温交(25−250 °C)具有较强耐受性。上述原位、可逆的合金化-去合金化反应机制为改善其它金属-金属卤化物电池性能提供了简单有效的思路与策略。

wt_a12302200703100608_08b75d.jpg

图1. Li-Mo-FeCl2电池体系示意图及电化学反应
这一成果近期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 上。郑州大学徐晶副教授和清华大学刘凯博士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

来源:X-molNews X一MOL资讯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OTExNzg4Nw==&mid=2657644852&idx=5&sn=c98d547bb0858a16a007bc646a7d6b7e&chksm=80f858e4b78fd1f26f58478fb23819b81f4e683ac3d11ee226fccbfae3e4f0bd24f29e13ce8a&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崔屹 新能源 电池 固体电解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