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比翼齐飞 让复兴号这面自主创新的旗帜高高飘扬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7-13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科技创新的黄金时代,必然是科学普及的黄金时代。在中国铁路科技创新实现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高铁成为我国自主创新一面旗帜的今天,中国铁道学会坚持把学术交流作为主业、把科学普及作为基业,深入实施复兴号品牌战略,大力推进铁路科普工作,有目标有计划地把复兴号高速列车的创新成就、科学思想、发展理念、未来愿景普及和传播给社会大众,让公众了解铁路,让科学普惠人民,推动全行业和全社会进一步形成了解铁路、热爱铁路、支持铁路和奉献铁路的舆论环境和强大气场。

以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为己任,着力提升做好铁路科普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科普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的基础支撑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的涌现源于强大的公民科学素质和创新文化积淀。创新型国家建设,不仅要在科技、产业等重要领域抢占制高点,形成综合国力竞争的强大优势和硬实力,更要在国民科学素养、人才质量、创新文化等方面形成强大软实力。科学普及就是要着眼提升公众科技素质,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全方位挖掘科技创新的知识、经济、社会、文化和未来发展价值,夯实国家创新发展的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推进科普之翼与科技创新之翼比翼齐飞、并展共振,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

科普的本质是文化,是带有科学属性的文化

       国铁集团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开发高铁文化产品,打造京张高铁文化品牌,丰富高铁文化内涵”的重点任务,这也是铁路科普工作向深度、广度迈进的一个落脚点。中国铁路从历史的深处走来,又乘着复兴号奔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明天,向世界展示着科技创新的神奇力量。一代代铁路人接续奋斗,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一首首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在世界铁路发展史上创造了一个个创新奇迹。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路披荆斩棘、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蒸汽机车,到中国人自己制造、打着东方文化烙印的东风型内燃机车、和谐号电力机车,再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高铁,铁路一直紧跟时代步伐,为新中国的建设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运力支撑。通过卓有成效的科普工作,让中国铁路改革发展和科技创新所取得的成就走进寻常百姓家,可以引导人们从更广阔的人文立场看待科技、看待铁路、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连接家国情感,激发历史情怀,坚定文化自信。

铁路科普是学会的神圣职责

       2002年6月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提出,中国科协及所属各全国学会是科学普及的主要社会力量。2005年国家将科普纳入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奖励范围。2016年2月,国办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要求大力“开展科普创作和产品研发示范团队建设,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科普产品转化”“完善国家科技报告制度,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实时普及”。中国铁道学会是铁道行业广大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的科技社团,做好铁路科普宣传工作、提升公众科学文化素质是学会的份内职责和应尽使命。

以实施复兴号品牌战略为目标,着力凝聚铁路科普工作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它们不只是一列列高技术含量、高标准、领先世界的中国标准动车组,也是铁路自主创新的技术宝典、知识宝藏和精神宝库。铁路科普服务于复兴号品牌战略,就要为社会大众理解宝典、打开宝藏、进入宝库提供钥匙、开辟捷径。

普及铁路科技知识

       从宏观角度而言,中国高铁是由勘察设计、工程施工、装备制造、运营维护等组成的复杂系统,涉及的专业分工、技术工种庞大而复杂。单就复兴号高速动车组而言,其九大关键技术和十项配套技术涵盖了机械、冶金、材料、电力电子、化工、信息控制、计算机、精密仪器等众多技术领域。做好这个系统工程的科学知识普及是一项需要极大韧性、耐性和细心的久久之功。铁路科普要坚持用户主导、用户需求,化繁为简、集腋成裘,从一个个具体的技术环节、案例入手,传播中国铁路的科技创造、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为什么硬币竖立在复兴号动车组列车的窗台上能屹立不倒?高速列车经过巴金先生所描述的“鸟的天堂”,怎样开启静音模式?世界上最大跨径的公铁两用斜拉桥——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近日即将胜利开通,中国铁路建设工作者在世界上被誉为“基建狂魔”,有什么样的底蕴才够资格“狂”?魔力又体现何处……“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铁路科普要坚持问题意识,言之有物、行之有恒地对这些问题进行抽丝剥茧,带着人们一步步登堂入室,一层层领略铁路科技创新的奥秘和美丽。

弘扬铁路人光辉品质

       有位铁路专家说,“铁路5%是铁,95%是人。”复兴号高速列车迈出从追赶到领跑的关键一步,中国铁路面貌激动人心、精彩绝伦的更新换代,其实最深层蕴藏的是千千万万个铁路科技工作者的汗水、智慧、奋斗和奉献。始终在我们脑海中奔涌的是这样一幕幕画卷:在飞机上感冒发烧达39摄氏度、晚上下了飞机直接到医院输液,第二天依然精神抖擞出现在开工仪式主持现场并检查工程准备工作的“铁人”领导;得知包括父亲在内多位家人相继去世的噩耗后,独自承受悲痛,始终坚守在铁路重大事件现场的技术负责人;一开始对外语书籍一知半解,边学习边研究边探索,在短短几年内成为掌握世界高铁最前沿成果、能与外国专家熟练交流的技术工程师;埋头解决技术难题,失败了换思路再试、受挫了换方法再调,夜以继日、挑灯夜战,最后攻克技术难关时才想起忘了与女朋友领结婚证日子的青年科技人员;还有那伴着复兴路十号院里不灭的灯光,一夜夜殚精竭虑、无眠奋战的群体塑像……复兴号高速列车的成就,实际上是千千万万个铁路科技工作者用忠诚担当、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奋勇争先、不甘落后的担当精神,追求细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合奏而成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交响曲”。

展示中国制度生命力

       中国铁路所取得的划时代的科技进步,展示的是中国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战斗力,我们从中看到了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气派、中国药方、中国自信。国铁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陆东福在复兴号动车组研发创新团队荣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的感言中强调,“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亲自指导下,中国铁路坚持制度创新,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举铁路全行业之力成功研制了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树立起了世界高铁建设运营的新标杆,大大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中国铁道学会开展铁路科普工作,一定要牢记党的人、科技人和铁路人这三重身份,在普及铁路科技知识、弘扬铁路人科学精神的同时把政治责任放在首位,深刻认识到社会制度、国家意志在铁路科技创新中的关键作用,切实增强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中国高铁的发展不仅是一个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大进步、物质大丰富的过程,也是一个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价值理念不断渗透国人精神世界的文化大创造、文明大提升的过程。

以创新科普工作方式方法为重点,着力扩大学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科普是一门学问

       科普要讲科学、讲理性,也要讲情感、讲方法。科普是有色彩的,要让那些深奥复杂的技术原理焕发出熠熠生辉的智慧光芒;科普是有温度的,要让冷冰冰的模型公式萌发出令人兴趣盎然的亲切感和亲和力;科普也是有感情的,要让可歌可泣的铁路科技人的生动故事展示出中国铁路人不负韶华、逐梦奔跑的报国情怀!

科普是一项开创性工作

       铁路技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的专业多达几十种,铁道行业有一套专用术语,要想普及给大众,存在较高的门槛。将晦涩、复杂、只有专业人员才能理解的专业知识,向层次不一、兴趣不同的大众普及,着力使科技成就、技术成果的科学性、通俗性、趣味性、可读性、思想性融为一体,迫切需要科普工作者进行再转化、再创造、再提炼、再升华。

      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网络化社会,在这个年轻人越来越在社会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青春时代,科普不再只是广播电台、电视机时代简单的我讲你听、你问我答,更是文字、图书、展板、图片、讲座、音频、视频、游戏、实验、体验、互动等传播形式相互交融的参与型、普惠型科普。只有充分体现出科技之美、科技之雅、科技之光及科技之亲和力,才能提升科普工作的影响力、辐射力和渗透力。

在这方面,中国铁道学会已经做了许多努力和积极尝试。

精心打造《铁道知识》

      《铁道知识》是学会主办、中国铁路系统公开发行量最大的科普期刊,已创刊40周年。近年来,《铁道知识》聚焦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立足铁路中心工作,围绕安全生产、工程建设、技术装备、经营管理等各领域取得的科技成果,重点打造“专注”“科普画廊”“群英谱”等质朴清新的栏目,推出了一系列鲜活生动、通俗易懂的高质量科普文章,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筹划出版中国高铁系列丛书

      2019年,为实施复兴号品牌战略,学会制订了“中国高速铁路系列丛书”出版计划,拟邀请院士、大师、科技专家和基层一线骨干科技人员为主创人员全面、系统介绍以复兴号为代表的中国高速铁路科技成就。目前,《面向世界的复兴号》《了不起的高铁建造》的书稿已经基本完成,即将出版与读者见面。

创作复兴号动漫系列

      2019年,学会与广东一家动漫公司合作,采用青少年喜闻乐见又受到成人喜欢的动漫形式,联合制作完成《铁路机车争霸赛》和《机车爷爷的愿望》等4部妙趣横生的铁路科普动漫公益宣传片,每部播放时间5分钟左右,塑造了“复兴号高高”“和谐号安安”“零号机车爷爷”等生动有趣的动漫形象。《铁路机车争霸赛》在“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科技成就科普展”上循环播放,吸引了大批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驻足观看。3集《机车爷爷的愿望》在2020年春运期间的动车组与各大客站展映,受到了广泛欢迎。

以汇聚铁道行业科技力量为引领,着力打造铁路科普工作的主阵地和排头兵

       在党中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强国战略的创新时代,在确保我国高速铁路自主创新技术持续领跑世界、夯实高铁基础理论研究基础的奋斗时代,学会坚定不移地发扬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开路精神,积极主动为行业内企业及铁路科技工作者牵线搭桥、穿针引线、铺路搭台,着力打造铁路科普工作的主阵地、主力军。

汇聚行业优势资源

       近年来,在国铁集团和中国科协党组领导下,学会通过理事会、工作委员会、分支机构等组织机制,与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中车、中国通号、中铁物资等行业内大小企业以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广泛、密切、深入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为铁路科普宣传、中国铁路科技成就展示出谋划策,展示作为。如国际重载大会的展板宣传、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铁路科技展览……在学会组织下,铁科院、中国中车等企业为中国铁路科技成就走向世界、走向民间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打造铁路科普基地

       学会专门成立了分支机构“铁路文化与博物馆委员会”,强化博物馆科普基地建设,拓展博物馆的科学普及功能。铁道行业不但拥有国内最大、展品最丰富、内容最专业、功能最齐全的中国铁道博物馆、詹天佑纪念馆等科普教育基地,在全国各地的30个省级铁道学会和29个分支机构,也拥有众多的各具特色的科技场馆和专业博物馆。这些丰富的馆藏资源,就是一座座向大众普及专业科技知识的宝库,提升了铁路科普的互动性和参与度,寓教于乐,真正达到铁路科技知识普及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2019年5月,学会联合中国铁道博物馆、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公司等多部门在北京市郊S2线列车上开展“全国铁路科技活动周”宣传推广活动,利用列车车厢、餐车或车载广播系统进行宣传展示,并在车厢内开展有奖知识问答活动,广大旅客反响热烈。2020年,学会按照《中国科协科普发展规划(2016-2020年)》要求,正在继续认定和增加科普教育基地的数量,加强虚拟现实科技场馆、数字科技场馆建设,持续发掘铁路科普教育基地资源,使之更好地为大众提供铁路科普服务。

      正如一位科普专家指出的那样:“科普工作的每一个行动,都可被视为向新世纪撒下的一张网,它捕获的将是我们这颗行星的下一代思想家和科学家”。学会将继续聚焦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充分发挥平台优势,汇聚全行业科技资源和科技力量,不断加强铁路科普宣传,让复兴号这面自主创新的旗帜在祖国的上空高高飘扬,为建设科技强国、交通强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中国铁道学会

原文链接:http://www.crs.org.cn:80/crs/tdxb/1420.j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科普 科技 铁路 中国 ;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