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收支信息
  • 收入总额:27103400.95元
  • 支出总额:23122739.73元
  • 爱心人次:2240次
大数据与穿山甲保护 | 绿会秘书长出席自然保护领域智能科技及大数据研讨会
2018/4/9 21:59:00 本站中国绿发会

4月9日上午九点整,由昆山杜克大学举办的自然保护领域智能科技及大数据研讨会准时召开,绿会秘书长受邀参加并讲话。会议开始,首先由昆山杜克大学校长刘经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管理司副司长周志华、昆山杜克大学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张俊杰以及昆山杜克大学应用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李昕致辞,向参会人员表示感谢。本次活动通过网易平台实时直播,峰值观看人数达到15万+。

昆山杜克大学环境研究中心助理教授李彬彬通过大数据软件在大熊猫数量监测上应用,讲述智能科技与自然保护大会倡议。此设备可以避免地形对其形状影响,呼吁公众参与使用。同时用于生物体DNA鉴别,解决盗猎威胁。寻求将人脸识别技术用于物种个体识别,检测声音,在时间、空间尺度上提供科学数据。

3.jpg

昆山杜克大学校长刘经南院士分享,3S技术(全球卫星定位、遥感和地理信息科学技术)在生态检测领域的应用。与参会人员讲解3S技术概述,以及面临的五个系统问题。3S技术生态监测,主要包括城市生态环境、水资源环境、生态灾害环境与森林生态环境中的应用。建立新型的泛在化、一体化、智能化位置服务基础设施。已经应用在通过微波监测城市的地下水开采,预测地面沉降情况。以及遥感在海洋监测、地质与气象灾害、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4.jpg

应用生态与保护主席、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LianPin Koh教授讲述无人机在生态监测的应用,用风趣幽默语言分享团队对无人机的探索使用,个人曾制造一些,更多是买回无人机调试性能。分享大量视频呈现无人机在渔业上监测结果。介绍从获得数据到分析结果的整条数据链。提问环节中,LianPin Koh教授指出,无人机拍摄最好在冬天,6月晚上或凌晨2-4点对比相对明显。

5.jpg

国家精准农业航空施药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文晟分享基于无人机的精准农业航空施药技术。介绍精准农业航空技术现状,表示全球无人机经济贡献超过110亿美元,今后10年将达1400亿美元。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和我国对于精准农业航空技术的当今情况,包括政策文件、使用数据、研究人员等。同时分享“地面与航空高工效施药技术及智能化装备”项目研究内容,以及北大荒通用航空公司、广州极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对精准农业航空技术的贡献。详细介绍制约植保无人机发展的障碍因素。提问环节中,文老师表示,减少农药使用后,会有专门实验室检测研究。无人机给植物施药时,螺旋桨风力会将植物叶片卷起来,防止把农药打在叶子背面。

6.jpg

昆山杜克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李明副教授分享设备在野外采集鸟类声音分类问题的应用。从生活案例出发,讲述智能手机记录鸟类叫声并辨别。现场播放猫头鹰等鸟叫音频,让参会人员更直观了解研究成果。李教授团队发明麦克风取证设备,可在半径10-20米范围中,野外采集鸟类叫声,而且随着鸟类声音强度变化,设备采集头转换朝向,从源头上提高声音质量。可以将此安装在自然保护区、公园等,监测鸟类数量、种类和出现范围,计算种群数。呼吁我国鸟类爱好者、志愿者使用该软件,上传数据至云端,对我国鸟类多样性保护做出贡献。

7.jpg

大疆产品业务经理Felix Tian介绍无人机技术在自然保护中的应用。以无人机帮助环保部门寻找污水排放点为例,介绍其产品性能。对比二维图片,三维维度测定点线面,分辨率可达到厘米或毫米级别,对细节还原度很高。同时讲述无人机在自然保护中的可行性运用。

8.jpg

北京新智感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张鹏讲述生态大数据在自然保护中应用。用大数据手段研究气象成分,将原8小时工作可以缩短到2分钟,得到数据更加准确和完整。自然保护地数据库建设,用于分析人均保护面积等信息,在管理上提供一些建议。同时展现目前自然保护地智能化面临的挑战。

9.jpg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师王昊讲述中国公民科学。该研究起因是我国政策对生态保护的大力投入需要对保护成效进行量化评估、推动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弥补信息不足现象。王老师团队查阅大量文献,统计发现738个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变差,而变好的物种只有102个,多是有经济价值、受到关注的物种。目前我国在濒危动物保护中存在主要问题是信息公开度太小。建议发挥民间力量,填补数据空白。

10.jpg

国际野生生物贸易研究组织中国项目陈晶分享“野生动植物非法网络贸易监测及互联网企业的行动”。介绍国际野生生物贸易研究组织情况。监测网站、微信微商、直播平台、二手平台等互联网平台,发现许多濒危物种在被非法交易时都使用代名词,以免被举报。持续关注200多个微商,1个月交易的虎制品相当于164只虎,这个数据相当惊人,但只是冰山一角。腾讯平台也对非法交易进行管理,例如企鹅爱地球公众号举报平台,以及百度野生动物保护项目提示语。国际野生生物贸易研究组织联合互联网公司,开展对公司员工培训,提高他们对野生生物识别度。

11.jpg

来自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Luke Gibson副教授分享“关于河马牙齿贸易记录和中国大陆与香港象牙贸易禁令颁布时机的失配性”。他讲述象牙、犀牛的故事,以及最近发表在African Journal of Ecologists成果。香港进口的犀牛制品,分析显示97%是野生种群。之后介绍与CITES记录的不匹配性。提问环节,绿会秘书长周晋峰博士与Luke Gibson副教授探讨:关于穿山甲的进出口数据问题。周志华女士就犀牛牙齿问题探讨:“我首先说关于数据不同的问题:很多国家是CITIES公约成员国,其合法数据来自于各国政府向公约汇报签发许可证的数据。但是签发以后,贸易不一定发生,所以可能存在数据不一致的问题。1400公斤的河马牙齿相当于2700多只河马,那么就意味着问题很严重,相当于全球2%河马种群。”

12.jpg

13.jpg


香港大学Swire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助理教授David Baker博士做《保护取证:支持抵制非法野生生物贸易的斗争》主旨分享。他介绍香港作为野生动物贸易港有关情况,包括贸易额度、用途(如中医、时尚、食用)等等。他们与当地NGO和有关部门一起合作,针对香港的野生动物非法贸易进行大数据分析,以及展示取得的相应研究成果。

14.jpg

绿会秘书长报告题目为“以大数据在穿山甲保护中的应用”,详情请见明日公号分享。

注:图片视频来源于中国绿发会志愿者舒克没了贝塔

文/小贾  审/小飞  编/Ang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