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变身的材料:二维材料可自发生长形成新的纳米结构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8-09-05

图片3.png

▲单层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MXene)在被加热后,其两个表面的官能团均被移除。钛原子和碳原子迁移到表面,形成孔洞和新结构。

《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近日载文称,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简称ORNL)的科学家们诱导了一种二维材料的自发生长,从而形成原子“构筑块”。这为设计用于快充设备等的二维材料提供了新思路。ORNL的研究人员桑夏涵(音译)说:“在我们的实验条件下,钛原子和碳原子首次自发形成了原子级的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MXene)薄层。”

使用先进的扫描透射电镜(STEM),并结合理论模拟,桑和雷蒙德·乌诺奇(音译)领导的研究团队揭示了钛-碳化合物形成机制的原子细节。乌诺奇说:“这项研究旨在确定钛-碳化合物在原子水平上的形成机制和动力学,这可为构筑MXene新结构找到新思路。”

实验原材料是一种由德雷克塞尔大学(简称DU)合成的2D陶瓷材料(二碳化三钛),二碳化三钛也是一种MXene材料。与大多数陶瓷材料不同,这种2D陶瓷材料的导电性非常好:其结构中包含交替的碳(氮)原子层,夹层则为过渡金属原子(如钛原子)。首先,ORNL的科学家们将一个大型二碳化三钛薄片悬于含钻孔的加热芯片上,以排除支撑材料或基体对薄片的干扰。然后在真空条件下,研究人员对薄片施加高温,并用电子束清洁其表面,以及充分暴露钛原子层。

由于二碳化三钛的表面覆盖有保护性官能团(氧、氢和氟等),因此是典型的惰性物质。在移除保护基团后,剩余物质会被激活。原子尺度的缺陷,即蚀刻过程中去除钛原子时产生的‘空位’,将暴露在单层的外层。桑说:“这些原子空位是良好的起始位点,它们有利于钛和碳从缺陷部位转移到表面。在有缺陷的区域,原子迁移时可能就会形成孔洞。在保护基团消失后,剩下的是裸露的钛层(下面是交替的碳、钛),它们可以在现有结构的基础上自由重建和形成新结构。”高分辨率STEM成像结果显示,钛-碳材料是以自发形式构筑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简称PSU)的阿德里安·范·杜因(音译)说:“这种生长机制完全符合密度泛函理论和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这将为以后确定合成含特定缺陷结构所需的实验参数提供借鉴。” 大多数情况下,一个表面上只会生长一层碳和钛。但随着原子层的增加,材料会发生改变,如二碳化三钛会变成三碳化四钛。

乌诺奇表示,钛-碳材料在离子传输方面非常高效,在超级电容器和电池等设备的制造中体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DU的尤里·格格茨补充说:“与钛类比,含钼、铌、钒、钽等金属的MXene材料也有可能形成含3个以上金属原子的新结构。这些新结构有望成为推动纳米技术发展的新型2D构筑块。”

科界原创

编译:雷鑫宇

审稿:阿淼 

责编:张梦

期刊来源:《自然通讯》

期刊编号:2041-1723

原文链接:

https://scitechdaily.com/cannibalistic-materials-spontaneously-form-new-nanostructures/

版权声明:本文由科界平台原创编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转载请注明来源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界App。


纳米结构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