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迪求:为了科技报国的初心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8-09-17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的愿望是让自己的理论研究运用到生产实践,为建设美好的社会作出贡献。”

2018年4月26日,云南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大会在昆明隆重召开,一位个子不高的获奖者登台,代表“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发言。一口铿锵有力的“湖南普通话”,引起强烈共鸣。

1.jpg

他叫余迪求,农工党党员、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学术委员会主任,一名始终怀揣科技报国初心的科技工作者。

克服困难干出国际水平

2003年,余迪求入选中国科学院人才引进“百人计划”,从中山大学调到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工作。从一线城市的一所985高校到西南边陲的一个科研单位,很多朋友不理解,但余迪求有自己的想法:“我一直期望能够将基础理论研究应用于生产实际,有着动植物王国美誉的云南,是我实现理想和抱负的最佳选择。”

作为植物园第一个开展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人,余迪求从零开始组建分子生物学研究实验室。“最初5年,我们所有人员每天都在实验室工作10个小时以上,没有节假日,连续5个春节都在实验室度过。”余迪求说。

2009年,余迪求团队发表SCI高影响因子论文8篇,标志着实验室科研能力达到了国际水平。截至目前,余迪求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原创性研究论文100多篇,研究成果系统揭示了植物无机元素营养代谢的调控机制及其信号通路,部分研究成果获得2016年度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系统揭示了WRKY转录因子调控植物抗逆性建成的分子机制及其信号通路,在国际WRKY基因家族研究领域占据重要学术地位,其中部分研究成果获得2013年度云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让旱地长出优质“脱贫米”

干旱缺水是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的关键性制约因素,特别是在云南,山地多、可耕地少,很多贫困山区因缺水、缺灌溉设施而无法种植用水量很大的水稻。余迪求想:“如果把研究成果应用于陆稻(旱稻)的新品种培育,不是既可以贯彻落实国家的粮食安全战略,又可以助力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吗?”正在这时,中科院组织战略性先导项目,余迪求团队与云南省农科院陶大云老师研究组合作,联合申请到“水稻陆生适应性的分子机制和育种应用”项目。

在随后5年里,项目组充分利用前期在植物逆境生理及信号通路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刻苦攻关,成功培育出适应云南及周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山地气候和水资源贫乏区域种植陆稻或水/陆两用水稻新品种6个。其中西陆2号、西陆6号、西陆7号在砚山县和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大面积种植,共推广种植60余万亩;水/陆两用水稻新品种西陆4号也已在勐海县试种。

新型陆稻对水分的需求量大约只是水稻的30%,亩产可达500多公斤。新型陆稻的推广种植,让一些祖祖辈辈以玉米、土豆等杂粮为主食的山区群众,吃上了可口的大米,粮食结构极大改善。更可喜的是,新型陆稻用水量和用肥量只需水稻的三分之一,减少了一些水源性病虫害发生,降低了农药使用量,成为推动贫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优质“脱贫米”。新型陆稻还走出国门,惠及周边国家。

俯首甘为孺子牛

从2003年到2018年,余迪求领导的中科院西双版纳植物园分子生物学研究实验室成长为一个人才济济的团队。团队22位博士和18位硕士中,2人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人才,4人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位博士研究生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奖,1名博士研究生获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4人成长为中科院和知名大学的研究组长。他领导的“植物与环境因子互作分子机制研究团队”入选2014年度云南省创新团队,并于2017年被评为省优秀创新团队。余迪求也在2014年和2015年连续荣获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

走进新时代,余迪求更加充满信心:“我们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来源:《云南日报》

分子生物学 余迪求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