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人论坛究竟发出了什么声音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8-09-19

timg (3)_副本.jpg

上周日(9月16日),中国经济50人论坛在北京举行了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暨论坛成立20周年研讨会。这次会上的部分发言开始传播,引起公众的极大兴趣。论坛上的经济学家们究竟说了什么,论坛会议究竟发出了什么声音,这些发言和声音何以在公众中引发如此大的共鸣,这的确是值得人们深长思之的。

中国经济正处于换挡变速阶段,经济增长条件和社会发展环境都面临着巨大变化。如何因应客观条件和形势的变化,如何在改革开放40年的今天继往开来继续前行,这些问题当然是中国经济学以及中国经济学家们不能回避的问题,也当然是中国公众从自身利益出发而深切关心的问题。正是这些问题,决定了经济学家和社会公众的共鸣点和共鸣场。

恰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此次会议前一周,一篇有关私营经济应该“离场”的文章同样引发公众的关注(参见光明网评论员文章《改革开放40年:更要坚定市场导向》)。这样一篇名不见经传的作者首发于自媒体的文章,竟引发舆论热议,这也正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改革前路还远,改革的意识和信念仍需加强,改革的正当性尤需在历史的进程中通过其全面和彻底地进行而不可逆地确定下来。

timg (2).jpg

“纪念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四十年暨50人论坛成立二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于9月16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主题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使命。

改革,是演化进步的一种重要方式。改革,就是改变、改造,就是要变革、革旧,其行动的标的就是既存的和旧有的。改革的历史正当性基于既有积弊的非正当性,因而改革即意味着否定、替代与替换。然而,人世间的事情及其建构,其背后是复杂的社会关系,某些事情与特定人或人群的利益紧密勾连。因此,改革之难,就在于改革的实质是对社会关系的改变,也是对思想意识的改变。由此,中国改革的现实以及进程,反映的是中国社会的各种关系的关联结构,是这种关系博弈结果在改革上的映照。

由是观之,中国经济50人论坛发出的改革声音,实际上是中国经济现状在改革路径上的回响。这个声音之所以引发公众的共鸣,是因为在以往40年里,正是改革给中国带来了历史性的进步。中国历经40年的改革,其成果不仅仅是物质性的,也是观念性的。这样的成果,使得人们可以在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里“预支”改革的信念,坚定改革的信心,坚信改革的路径是一条不归路,只有走到底,才能步入接续成长的发展正途。

其实,中国经济50人论坛此次会议所讨论的问题,已为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所覆盖。举凡有人所概括的那些问题,如在国家当中,政府与市场如何共处;在市场当中,私企与国企如何共处;在私企当中,寡头与小微如何共处等等,都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所回答了的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落实,落实才能建立信心,才能确定无疑,才能无畏前行。

自然,此次正值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召开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回忆,多有改革40年的观念总结与提炼,也肯定对私营经济“离场”论这一标志改革逆转的论说有所回应。“新一轮的改革开放有没有标志性、试金石性的改革,有没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有没有真正让大家吃定心丸的改革,如果有的话,对民营经济地位、作用、认识的再深化可能是一个领域。”这段话不仅回答了私营经济“离场”论,也更是对未来改革的期望与展望。

是的,市场主体按照市场规则行事,遵守中国相关法律,对此,并无所有制之分。而若给积弊加上主义的标签,改革就无法进行下去。

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来源:光明网


改革开放 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论坛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