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员姚雄:种好水稻,摘掉贫困帽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8-10-25

重庆市云阳县距重庆主城区350多公里,作为连续5年指导服务云阳县水稻产业的一名科技特派员,重庆市农科院特色作物所研究员姚雄虽已记不清往返云阳县多少次,但却能准确想起那些贫困村、贫困户和种粮大户。

4_meitu_3.jpg

2018年年初,云阳县退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这离不开科技的推动,更离不开长期坚守的科技特派员。记者了解到,姚雄及其所在的团队在科技解决产业瓶颈、科技助推精准脱贫以及科技引领“三农”发展方面取得了扎实成效,获得了地方政府、农业企业和农民群众的认可。

扎根底层:科技引领三农发展

云阳县水稻主要分布在高山地区,距离县城2小时左右的车程,且从乡镇到村、社的道路大都坡陡弯急路窄,时常滑坡堵塞。姚雄坚持早上六点半从县城出发,每年在关键农时季节奔赴帮扶村社,驻点20余天,开展一线生产调研与技术服务。

2014年,姚雄所在的“渝优”水稻团队成为重庆市科委选派的第一批50个市级科技特派员团队之一,为云阳县水稻提供科技服务。2015年至今,姚雄一直担任重庆市国家“三区”科技人才和云阳县科技扶贫团技术骨干,持续为云阳县深度贫困村提供科技进村帮扶。

2015年,姚雄在云阳县双土镇坪东村与水稻种植大户一道,率先探索农田“小改大”工程,试验以集中稀泥育秧、毯苗精确机插、化肥有机替代和病虫害绿色防控为核心的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

随后,水稻机插秧技术在云阳县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经验收,姚雄指导建设的千亩优质水稻机插秧示范片平均亩产500.2公斤,较当地非示范片460.5公斤增产8.62%,亩节本超过450元。

1_meitu_1.jpg

2017年,为解决双土镇坪天贡米专用品种缺乏的难题,姚雄引入了20余个优质稻新品种,并在田间详细观测记载了各品种的综合性状表现,结合成熟期品质分析结果,成功筛选出了渝香203、宜香优2115和川优6203等3个优质、高产、抗逆的水稻新品种。2018年,双土镇加大新品种的示范推广,种植面积超过全镇水稻面积60%,平均单产达到500公斤左右,贡米市场售价高达15~20元/公斤,效益显著。

2018年3月,为全力支持姚雄科技特派员的工作,云阳县政府批准成立了“云阳县坪天一口香优质稻专家大院”,由姚雄担任首席专家。这也是目前云阳县唯一一个水稻专家大院。

聚合资源:打造高山贡米品牌

云阳县双土镇种植水稻历史悠久,常年种植水稻3.8万余亩,稻米品质得天独厚,但品牌影响力一直不强。为解决这个问题,姚雄多次深入当地走访、了解水稻生产历史。经多方考证,于今年5月欣喜发现了坪天一口香大米在清朝咸丰年间作为贡米的历史资料。

于是,姚雄亲自撰写、修改贡米之乡申报资料,并成功向市级农业主管部门申报。同时,为解决农业科技成果“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打造中高山区特色效益产业,姚雄多方寻求支持,成功构建了“科研院所+地方农技部门+企业专家大院+互联网媒体”多方联动的成果推广体系。

2017年,姚雄邀请重庆市农科院茶叶、植保、果树、蔬菜等领域专家为全县42个乡镇(街道)的60余名农技人员开展了知识更新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农技人员的业务素质。

2018年5月,姚雄指导双土镇举办全县首届水稻插秧节。9月,姚雄又指导双土镇举办农民丰收节,全镇农民群众纷纷响应、积极参与,极大增强了农民群众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信心。

创新模式:增强脱贫内生动力

优质水稻是渝东北地区的传统优势主导产业之一,但受大米市场、生产条件、生产成本等多重因素限制,种稻比较效益一直难以提升。

针对渝东北优质水稻产业瓶颈,姚雄与“渝优”水稻团队科技人员多次到云阳县双土镇、大阳镇,奉节县红土乡,巫山县庙宇镇等地实地调研,基于丰富的一线调研数据,姚雄创新性提出了发展渝东北优质稻产业集群,实现区域地产优质大米抱团竞争市场的理念,并一直努力付诸实践。

2_meitu_2.jpg

一方面,姚雄积极培育壮大云阳的优质稻龙头企业,鼓励贫困户及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土地入股、资金入股、技术入股等方式,完成龙头企业组建。

比如,今年3月新组建的“云阳县高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注资8000万元,发展以优质水稻为核心的田园综合体,推动了优质水稻更快更好发展。

另一方面,2017~2018年,姚雄以自己承担的重庆市科委水稻专项为纽带,安排落实了云阳县双土镇、巫山县庙宇镇和万州区龙沙镇等多个优质稻全程机械化、全产业链开发示范点。

“以‘政策优惠+项目引领+大户带动+群众参与+科技保障’的服务模式发展优质稻产业集群。”姚雄说。

来源:《中国科学报》

科技特派员 双土镇 云阳县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