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8-11-2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长江育种课题组在基因组水平上揭示了“中棉所63”等系列强优势杂交棉优异亲本优良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并发现一个与衣分、衣指、子指等性状改良密切相关的核心基因组片段以及关键基因WAKL3。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植物生物技术》上。
优异亲本的创制是强优势杂交棉品种育成的关键。该课题组通过培育出“9053”“中9018”等具有共同核心亲本种质来源的优异亲本群,育成了“中棉所63”“中棉所66”等十多个强优势杂交棉新品种,但其优势机理以及优良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此前尚不清楚。
该课题组对自育的7个优异亲本材料和19个在优异亲本培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骨干亲本进行高深度基因组重测序,结合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血统识别追踪(IBD)等相关分析,揭示了优异亲本基因组中共有的、在育种系谱中可追踪的核心基因组片段,并发现一个与衣分、衣指和子指等性状密切相关的关键基因组片段;同时揭示该基因组片段内WAKL3基因的一个SNP位点导致WAKL3激酶结构域中的亮氨酸改变成脯氨酸,这一SNP位点在衣分、衣指和子指等性状改良中发挥重要作用。
强优势杂交棉新品种的选育与利用是提高棉花产量、改善纤维品质和增强棉花品种适应性的有效途径。该研究揭示“中棉所63”等系列强优势杂交棉优异亲本创制的分子轨迹,为继续改良和培育高产优质的优异亲本提供了可贵的基因和材料资源。
内容来源:中国科学报
来源:中国科学报
原文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8/11/341108.sht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题展荣获第二十三届中国杨凌农高会“优秀展示奖”和“优秀组织奖”
华南农业大学王海洋团队解析现代玉米“育种选择指纹”,揭示现代玉米育种的遗传规律
评论:科技创新下乡,推动农业走上现代化快车道
曹晓风院士:基因编辑育种,就是农业领域的5G技术,亟需政策支持!
广西农业科学院在木薯抗旱育种研究中取得最新进展
强化科技育种 抓牢农业“芯片”
南昌市农技协(筹)深入湾里区农业产业公司开展科技服务活动
《航天育种简史》
以色列驻华大使馆参赞尤博恩一行考察我省农业基地
定向编辑两大激素系统让农业革命指导老作物和新作物的定向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