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生存能力是一种真正的素质教育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8-11-23

timg.jpg

11月9日下午,读小学五年级的小彬(化名)和小富(化名)从仪陇县新政镇老家出发,结伴前往蓬安县鲜店乡钓鱼。当晚准备回家时,发现找不到回家的路。他们不得不在野外度过了6天5夜,然后被村民在一处荒山上找到。小彬和小富被找到的地方距离他们老家大约10公里左右。现在,两名少年身体均无大碍。

人生总有迷路时,尤其是儿童和少年的迷路更有可能发生意外,如何在迷路时的野外安全生存,或者找到回家的路,或者获得他人的帮助安全回家,是一种更实际的生存技能和更贴近现实的素质教育。

从眼下的结果来看,这两位小学生的表现还不错,而且是幸运的,表现出了与城市孩子不同的生活能力,比起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来,他们接触自然的时间较多,实际生活能力也比较强,因此,依靠自己的能力在野外生活了将近一周,并未饥饿生病,甚至发生意外和不幸。但是,他们在野外的生存也有一些值得总结的地方,更重要的是,这些经验应当得到借鉴,以帮助每年失踪,尤其迷路走失的儿童和少年。

根据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团圆——发布的2016年5月-2017年5月一年中国失踪儿童的数据:失踪儿童1317人,找回1274人,尚未找回43人,找回率96.74%。在找回的1274名儿童中包括:被拐卖40人,离家出走750人,迷路走失192人,不幸溺亡75人,其他意外7人,不幸遇害29人,外出同学家玩耍67人,家庭纠纷、债务纠纷等原因不实举报114人。

从这些数据看,儿童失踪最多的原因是离家出走,第二多的便是迷路走失。小彬和小富就属于迷路走失,在走失后首要的是生存,找到回家的方向,或者获得他人的帮助,通知家人。不过,按照家人和老人教给的方法,他们登上一座又一座的山头,去寻找记忆中老家所在地的那座山,但都未找到方向,最终迷路。

在迷路期间,他们靠沿途采摘柑橘、红薯、萝卜,捕捉竹鸡,在无人看护的寺庙里寻找贡品等生存了下来。这说明,他们在野外的生存能力并不差。首先是能解决吃的问题,其次是在野外找到草丛睡觉,而且能找竹竿、树枝搭简易帐篷过夜。而且,这些技能并非是学校所教,也不在所谓素质教育课程之内。众所周知的是,素质教育不过是学一门常规课程(数理化语英)之外的一门特长课,如体育艺术类课程。

两名学生称,用竹竿、树枝搭简易帐篷和捕捉竹鸡等都是在电视中学的,而且电视中这类野外生存的节目有很多。由于是农村孩子,小彬和小富学会了并具备野外生存的基本技能,他们出发去钓鱼时已经准备了一些装备,如钓鱼渔具、望远镜、电筒、雨伞、多功能小刀、打火机和一本打发时间的课外书。因此,他们能捡矿泉水瓶子去水库里装水,然后带到山上,而且能生火煮熟从寺庙找到的贡品——粉条和大米充饥。

这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应否在中小学生的素质课中设立一门野外生存课,集中讲解和实践在野外生存的技能。如何获得水源、食物、搭建帐篷、生火、煮熟食物、辨别方向、如何发送求救信号等,都是野外求生的内容。

其实,野外生存课已经在很多国家中小学中实施,甚至成为必修课。澳大利亚一些学校开设野外生存课的标准是,5-6年级学生要通过这一课程学会基本的安全技能,为自己和他人制订户外活动安全计划,7-8年级的学生要学会如何在海滩、山谷、丛林等不同环境中预防危险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9-10年级的学生要学会搭建野外生活营地帐篷、在地形复杂的海湾中航行、攀登、冲浪、划船等。美国野外生存课要求10年级学生在野外生存10天左右。

中国早在20世纪的60年代,小学中就有野餐课,就是一种帮助小学生如何在野外生存的练习。尽管今天已经有名目繁多的夏令营和冬令营等,但重心还是在赚钱,离提升孩子在野外的生存的能力还差得太远。

小彬和小富的野外生存能力已经相当于美国和澳大利亚10年级(初中)的水平,具备了基本的野外生存的技能,但由于是自学,缺少系统和全面的训练,还是暴露了一些短板,例如不会辨别方向。由于没有城市中正南正北的道路,在野外辨认方向当然比较困难,想辨认方向只能通过大自然的暗示,因此,这也是野外求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树木、阳光、星宿、融雪等,都是辨认方向的参照物。观察树木的枝叶,在北半球枝叶茂盛的一侧是南方,枝叶稀疏的一侧是北方,南半球则相反。如果是晴朗的白天可以看太阳的方位,太阳永远都是东升西落,如果是北半球太阳会是在朝南的方向东升西落,如果是南半球太阳会是在朝北的方向东升西落。甚至可以在太阳的底下立一根木棍,把影子的末端摆一个记号,15分钟后影子会移动,在移动后的末端再摆一个记号,连接两个记号形成一条线,这条线就是东西方向。

而在晴朗的夜空可以观看北极星,北极星永远在地球的正北方。如果不知道哪颗星是北极星,可以先找到酷似勺子形状的北斗七星,在勺子最外沿的那颗星延伸五个星位对应的那颗亮星就是北极星。所有这些都应是野外求生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

此外,小彬和小富不愿接受陌生人的帮助显然也是不利于求生的短板,例如不愿去遇到的村民家吃饭,不愿意向村民说出他们家庭的情况并请求通知他们的家人。他们之所以没有向沿途村民求助,是“担心遇到坏人”。这种警惕固然有利于安全,但是寻找和善和愿意帮助的人向其家里通报,是一个更值得选择的做法。

而且,两位少年另一个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在野外迷失方向时,应尽量向城市和有人烟的地方走去,才能得到更多的帮助。

作者: 张田勘

来源:长城网

野外生存 素质教育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