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中法研究生选拔培养制度差异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01-02


20190102000142_681f6f.jpg

 连洪泉。



法国同国内一样,迎来了一年中寒冷的冬季。如今,笔者在法国访学已有近半年时间,其间经常同在法国学习的一些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进行交流,发现中法对于硕士生、博士生的培养有着明显的不同。此次,笔者就针对中法对于研究生的筛选和培养制度的不同进行阐述。

首先,在研究生筛选的制度上,与国内绝大多数研究生入学须通过考试制度筛选申请者不同,法国则通过申请审核制来筛选学生。

申请法国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一般需要申请者有不错的雅思或托福或GMAT成绩(英语授课项目不需要法语,公立学校可入学后再修读法语)、研究议案(硕士则需要留学动机信)和专家推荐信。申请后,学生还需等待,如被选中还须参加面试。面试由陈述和应答两部分组成,每位学生面试时间通常十几分钟左右,面试地点在法国或国外。

何为研究议案?就是有点类似于课题申报书。通过研究议案可以大体判断申请者对于某一领域研究脉络的熟稔和把握程度,然后再结合类似于课题答辩的面试,大体可以判断哪些申请者具备相对更好的研究能力。

在笔者看来,这一申请审核筛选制度,能够迫使研究生申请者熟悉至少一两个专业领域的研究内容,通过反复不断的阅读、修改和申请过程来找到自己心仪的学校和导师。学生入学后,也可以很快着手研究议案的内容进行学习和研究。

与此相反,以考试制度筛选学生,则更多侧重基本知识点。考试制度使学生不得不记忆和背诵基本知识点和答题套路。但考试成绩最高的人,是记忆力更好的人,却不一定是创造性或者研究能力更好的人。

现在,国内一些高校已经意识到考试制度的弊端,并努力规避这些问题。一些高校通过让大三学生参加暑期夏令营、宣讲工作论文等方式来筛选拟录取的硕士研究生,通过申请审核制度来筛选博士研究生。但遗憾的是,国内进行申请审核制度的高校规模和录取人数比例不高,对于拟录取的硕士研究生来说,还要求拟录取者具备本校的保送资格才有机会免试入学,这就进一步限制了申请审核的学生规模,不少优秀本科生宁愿选择国外高校而非国内高校进行研究深造。

此外,法国硕士和博士培养方式也与国内不同。首先学制不同。在法国,硕士生大部分为两年制,也有一些三年制项目,博士生则为三年制。硕士可以延期毕业,不过据笔者所了解,几乎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如期毕业;而博士毕业最多延期两年,若不能在五年内通过博士毕业论文答辩,就只能退学。其次,学生与导师的关系与国内不同。对于硕士生,第一年均不分配导师,直至第二年下半年需要写毕业论文时,才会为学生选择和分配导师。换句话说,法国学术型硕士培养有点类似于国内本科生培养模式。与此相反,博士生跟导师关系则更为密切,从入学一直延续到毕业。第三,在法国,博士生和硕士生享受不一样的研究待遇。硕士生是没有办公桌的,但是每位博士研究生在学院或研究所里都有一张独立办公桌。并且,为了鼓励不同学生间交流和合作,每个人的办公桌位置每学期或每年会被调整到不同房间。拥有独立的办公桌,意味着博士生每周要保证了相应的出勤时间,这也间接保证研究工作时间。而这种出勤登记方式,在笔者所访学的研究中心,主要是通过登录研究中心内部网络来实现,离开了研究中心,是不可能在校外或者其它地方登录网络系统的。每次登录上网,系统会显示学生最近三次登记时间和在线时长。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绝大多数高校硕士和博士培养模式大同小异,理工科由于实验研究需要大都会提供办公桌,文科硕士生和博士生基本就没有办公桌或办公室这一说法。就笔者所知,唯一例外的是厦门大学经济学博士生,他们享有办公室。在笔者看来,拥有办公桌或办公室,不仅可以让学生便捷地与在校办公的教师进行沟通交流,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形成朋辈研究氛围和专注研究的学术习惯。

另外,笔者还了解到,法国研究生大都享受着大学联盟的优秀师资和国际化交流机会。与国内大多数综合性高校追求“大而全”不同,法国许多高校 “小而精”,这在注重总量规模的许多大学排名中是注定吃亏的。为摆脱这种规模劣势,法国形成不少大学联盟。例如,里昂大学联盟就由里昂一大、二大、三大,里昂高师和圣埃蒂安等5所高校机构组成。因而,研究生课程分布在五个不同的地方,学生享受的不是一个高校的师资而是整个联盟内部的师资。这使得研究生可以更充分地享受每个高校的特色资源和研究优势。

而法国高校在博士生培养方式上也更为灵活、更加国际化。法国高校与欧洲、美国和加拿大等高校均有不少联合培养协议或合作研究机会。博士生可以自由申请去国外许多高校留学交换和交流,在外校或国外高校的上课记录和成绩,是被认可并且可以抵扣相同学分的。笔者所访学的法国经济理论和分析中心,几乎每个博士生都有一至两次的国外交换、交流学习经历,短则一月,长则半年或一年不等。

目前,国内已尝试实行国内本科生交换制度,也大力资助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海内外联合培养,不过在共享国内高校大学师资和国际交流机会普遍化这两方面,国内高校依然还有一段或长或短的路要走。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法国经济理论和分析中心访问学者)

作者:连洪泉
 内容来源:中国科学报

来源:中国科学报

原文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9/1/342323.sht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博士研究生 国际交流 共享师资 研究生选拔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