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个高仿真乙肝病毒致人肝硬化小鼠模型诞生,模拟人类HBV自然感染和乙肝肝硬化发病过程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02-02

乙肝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属于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ridae)。据调查,中国的乙肝病毒感染率约60%-70%;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约占总人口的7.18%,以此计算,全国约有9300万人携带乙肝病毒,其中慢性乙肝炎患者约2000万例。

 

日前,厦门大学夏宁邵教授团队和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君教授团队历经5年的协同攻关,建立了国际上第一个乙肝病毒致人肝硬化的高仿真小鼠模型,可在小鼠体内模拟乙肝病毒(HBV)自然感染诱发的人类慢乙肝肝硬化全过程,解决了HBV感染与发病机制研究和抗乙肝肝硬化新药研发缺少高质量动物模型的国际性难题。该研究成果于130日在国际权威胃肠肝病学期刊《Gut》在线发表上。

 

HBV有明显的嗜肝性,据研究,这是因为在肝细胞表面有一种HBv受体,接受HBv。大量HBv集中在肝细胞内,不断地繁殖、复制,成熟的HBv被释放出肝细胞,又侵入别的健康的肝细胞,这样不断复制、不断侵袭,最终诱发了肝细胞的免疫损伤。在我国,每年死于HBV相关疾病的患者达60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且至今尚无高仿真模拟HBV感染引起人慢乙肝和肝硬化全过程的动物模型,制约了HBV相关的基础研究和新药开发。

 

厦大和浙大的研究人员首先利用免疫缺陷的FRGS小鼠构建了暴发性肝衰竭模型,接着移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最后在小鼠肝内再生出人的肝细胞和多种免疫细胞,成功构建了肝细胞和免疫细胞双人源化的小鼠模型。该小鼠模型感染HBV后,HBV关键指标持续阳性,长期处于慢性炎症状态,并渐进性出现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这是国内外首次利用单种的人BMSC移植实现了人肝细胞与多种免疫细胞在小鼠体内的双人源化,并且高仿真地模拟了人类HBV自然感染和乙肝肝硬化发病过程。

 

疾病动物模型是一类反映疾病的病因、病理机制、病理生理表型或病理行为等方面的一些特点,主要用于医学研究的实验动物。其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基石,尤其是重大、突发传染病暴发时,适宜的疾病动物模型可为及时发现病原体、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强大保障,原创的疾病动物模型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生物医药科研水平的标志。此举意味着我国目前在乙肝肝硬化动物模型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如果您对生物技术、组织/器官再生和移植等这方面的学术资讯有一定的了解,请参加2019年生物技术与生物医学国际论坛(IWBB 2019。该会议于2019614-16日在中国贵州召开,主要围绕生物技术”"生物医学的最新研究领域,为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所、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教授、学者、工程师等提供一个分享专业经验,扩大专业网络,面对面交流新思想以及展示研究成果的国际平台。


内容来源:AEIC学术交流

来源:AEIC学术交流

原文链接:https://www.keoaeic.org/consultation/2109.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乙肝 hbv 肝硬化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