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收支信息
  • 收入总额:27103400.95元
  • 支出总额:23122739.73元
  • 爱心人次:2240次
诺奖得主A.Michael Spence: 技术与数字技术对不同经济体的长期影响 | 绿会关注低碳经济
2019/3/27 17:55:00 本站中国绿发会

迈克尔.斯宾塞(A.Michael Spence),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研究生院前任院长和现任名誉院长。


斯宾塞教授1943年生于美国新泽西州,1962-1966年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并获哲学学士学位;1968年在牛津大学获数学硕士学位,并获得该校罗氏奖学金;1972年在哈佛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1972-1975年,斯宾塞在斯坦福大学担任经济学系副教授;之后一直在哈佛大学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为该校的经济学教授及工商管理学教授,并历任哈佛大学企业经济学博士部主任、经济学系主任、哈佛大学艺术及科学院院长,1983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1990年斯宾塞回到斯坦福大学并担任该校商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同期(1991-1997年)担任国家科技及经济政策研究委员会主席。另外, 斯宾塞还担任7家公司的董事会成员职务。


迈克尔·斯宾塞于2001年因其在不对称信息市场分析方面所做出的开创性研究,与另外两位经济学家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斯宾塞教授的研究表明,许多市场都有信息不对称的特性,并由此表现出特定的市场规律和现象,其研究成果构成了现代信息经济学的核心。


微信图片_20190327173607.png

绿会秘书长周晋峰博士(右一)和对外经贸大学校领导共同向斯宾塞教授颁发聘书


微信图片_20190327173608.png


在2019年3月23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揭牌仪式上,斯宾塞教授围绕“技术与数字技术对各种经济体的长期影响”这一主题发表了深入浅出、发人深省的主旨演讲。下面将演讲内容整理成中文如下,以飨读者。



技术与数字技术对各种经济体的长期影响


演讲人:A.Michael Spence


蒋先生、各位尊贵的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能够再次回到对外经贸大学,我感到很荣幸,并且很感激。因为今天时间有限,我就简单和大家交流一下对一些问题的思考。


今天讨论的主题是“全球经济的转型”,当然可能应该在前面加一个修饰词,即“全球经济的大转型”,因为我觉得在很多方面,我们都正在经历着一个转折点。大家都在切身产生着一种强烈的紧迫感、一种我们要追求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迫切感。全球经济实际在产生着各种各样的矛盾,随着全球经济的转型,我们面临的问题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这里向大家展示一组数据。很多人知道,在西方国家,当面对和增长方式相关的各种问题时,就会产生因为缺乏包容性而导致的问题。


(指图)我们可以看到,衡量经济生产效益的指标是每个小时的产出,还有家庭的真实收入中位线,在这里用红线表示。大家可以观察到,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到70年代末期,这条曲线几乎是重合的。原因是什么,现在还在研究。但是后来我们发现,生产效率在不断提高,而家庭的实际收入中位数却并没有同步跟上,这就产生了收入分配的问题,并且这个问题现在也变得愈加严重。这种情况在发达国家普遍存在,只是严重的程度有所不同。部分原因与收入的分配从劳动力转向资本金融有关,在这方面因为时间关系就不过多展开了。


针对收入分配的问题,也为了扭转这一趋势,人们付出了努力,但是并不成功,也正因为如此,在政治与社会中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并且之后出现了民粹主义,甚至在既有的政治势力和精英统治阶层也出现了抵触的情绪,导致政府治理变得越来越难。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贸易摩擦愈加突出,这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前面提到的矛盾。实际上,这种贸易摩擦的出现,与我们的贸易伙伴和中国没有太大的关系。马云曾经说,全球化本身不是一个问题,只是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财富的分配导致了各方的不满。对此西方也有专家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关于劳动力市场。


(指图)从这张图可以看出“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的情况。不难看出,收入的分配几乎处于水平,也就是位于中间的数字下降,低收入的数字反而增加了。同时中等收入人群相对减少,这和全球化有关,但是很大程度也是因为数字技术的发展导致的。当然这些都是过去的情况,现在转换一下焦点,来看看目前的状况是怎样的。


目前的情况相对乐观一点,我们所面对着多样性的挑战需要应对,有时需要世界上的各种经济体共同制订规则来解决,有时需要各国根据自身实际来挑战增长的模式来解决。但是我们需要对问题的解决不断进行调整,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大趋势。


1.发展中的经济体不断崛起,世界上有一半是发展中经济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一段时期,世界和贸易的发展,消费的终端市场曾经有70%以上在发达国家。而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了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并且未来中国很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大消费市场。其实,崛起的不只是中国,世界还有很多其它的新兴市场。


2.数字技术在不断发展。听众中有很多年轻人,如果回到十年前,不知道你们会不会记得十年前的样子——当时大部分人都觉得数字技术很酷,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数字互联网开始发展得越来越蓬勃。当时我们没想到会发展到现在的程度:很多服务在未来都是通过数字的载体来实现。


最初人们很担心网络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方说安全的问题。但是现在人们总体的观点已经发生了改变,以至于现在的整个经济基础几乎都是依赖于数字技术的。这当然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机会,但是也带来很大挑战。总体来讲,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趋势。目前看还存在很多变数,三年前西方国家如果提到大平台,人们都知道,拥有这几大平台的国家很少,一个是中国,一个是美国,数字经济发展得最好。当时对这些平台的评价都很积极,可是现在一提到这些平台,就说他们是坏人,这种情绪不一定很客观。人们眼中的这些大企业家,在过去都觉得他们是数字英雄,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可是现在大家又都在指责这些企业盗用了我们的个人信息,这些企业反而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这些评价当然都有失偏颇,未来我们需要对这些评论态度做出调整,无论怎样,这些都是趋势。


这些趋势会改变世间的万物,会改变全球的供应链、改变增长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改变我们生产效率的增长曲线,改变工作的性质、方式和我们获取技能的方式,还会改变我们接受教育的方式,改变的内容可以说是方方面面。


出自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信息,向我们展示的就是这些全球趋势将带来怎样的影响。首先制造业正在发生转移。全球的制造业在过去是基于劳动力的,但是现在自动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一定程度上,贸易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相对于十五年前也是在大幅下降。而服务业,按照现在的衡量来讲,几乎占到了全球贸易量的三分之一,且增长速度惊人。换言之,目前在经济中创造就业率越来越高的都是服务行业,而不是制造业了。


另外,货物贸易的比例正在不断下降,当然我们并没有全球服务贸易方面的数字。我曾经指出,之于世界贸易组织(WTO )的一个挑战,也是对其他人的挑战,就是服务数据,如果将来服务在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高,我们也需要改善对服务贸易数据的统计。


3.劳动力套利(Labor Arbitrage)越来越少,换言之,在过去,人们需要的是技能水平高、工资水平低的劳动力。而现在这种做法越来越少,或者说这样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与之相关的一个潜在的问题,至少亚洲的经济体所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在劳动力方面的比较优势正在下降。数字经济,特别是和自动化相关的数字经济,很可能在未来带来更大的优势,并且很可能超出低劳动力成本所形成的优势,而这会导致亚洲国家在劳动力方面的优势下降。比如说纺织业已经显现出这种端倪,当然自动化程度还未达到很高,但是在未来会很快实现,并且这一天也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现在这些发展得比较晚的国家,他们的竞争优势肯定也是不一样的,他们会利用自身的竞争优势进入全球经济,并且想要争取的增长率一般就是6%至7%。


4.知识的密度会增长,这很容易理解,和服务的发展是相同的。


5.全球的供应链会出现再配置,尤其是制造业,会出现更多地区的贸易,并且长距离贸易会减少。这也涉及到劳动力套利,因为数字技术的出现,现在劳动力套利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到底是如何出现的?机器人已经出现了很长时间,如果说机器人是有智慧的,可能最简单的通用型机器人或者现有的人工智能(AI)技术,能做的最好的,目前是图像识别,这可能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技术。


所有人都会识别图像,但是我们无法描述图像,这就是机器视觉技术。过去五年里我么能够实现这一点,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不错。谷歌(Google)现在有很多竞争对手,而在六年前可能有30个与其竞争的公司,并且没有哪一个公司是运用机器学习算法的。它们与人类的标准相比表现得很差,成功率大概也仅有50%,因此余下的50%采用了图像识别。在五年之后的现今,有一个公司转而使用了机器学习算法,这个公司反而拥有了很大的优势。现在,所有竞争对手都转而使用了这些技术,四年过去之后,它们的表现都不错,两年之后,它们就超越了人类在这方面的通过率。机器是超越于人类的,大家都知道,比如计算、在海量文件中进行检索、收集等,它们都可以反馈优质的信息,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技术突破。


目前的发展趋势会让我们感觉面临很多的挑战。我还想说的是,在十五年前所有人都会觉得互联网是一个公开的平台。当时,唯一的规则是所有人可能从没见过的、由互联网技术人员制订的协议,这也就带来了问题。现在大家对互联网的看法已经发生了改变。比如请大家用纸笔写下来一系列的担忧问题,可能首先被记录下来的就是对现在的国家经济和安全的影响,这已经超越了领域的界限,并且也是我们从未体验过的一些挑战。其涉及到了技术侵犯隐私的问题,也涉及到根植于数字经济领域的技术的相对脆弱性,以及存在的漏洞等等,还有早期的儿童教育等。很多例子不胜枚举,其它的还包括洗钱,以及恐怖主义等等。人们意识到必须要对互联网进行监管。


去年我可能也说过同样一句话,这里再重复一下,我们会在国家层面上推动这种监管。欧盟会进行相关的监管,但是不一样的是,监管之间存在不同之处,这具有不同的原因,社会文化和价值观不一样。在稳定、言论自由或者权利方面,他们的侧重点不一样。这并不是指哪种社会或者哪种价值观就是对的,只是大家在这些方面存在着差异。


所以说欧洲目前已经在保护隐私方面发力了,而美国还没有。美国在保护隐私这方面还存在着困惑,不知该如何处理。中国目前已经在清晰地处理隐私的问题了,因为中国知道,要求平衡好不同方面的因素,要传承好社会责任,由谁来负责,中国也知道由谁来决定,公共力是怎样的,就是我们中国的政府和党。欧洲和美国是不一样的,未来会出现这种差异,这都是因为互联网是目前整个数字基础设施的关键和核心,而这种分化也会影响到投资的流动,影响到其它各个层面。


对此,我们无能为力。我们尽可能把损害降到最低,但是我们没有办法阻止这一点,同质化肯定是不可能出现的。


接下来的几分钟里,我想谈谈让我感到比较乐观的一些事情,有关中国的事情。去年夏天,有一个机构,是马云在阿里巴巴建起的一个平台,设在杭州,有一个学院,它的任务就是支持有关数字经济方面的研究工作。现在我们的经济越来越依赖数字技术。这个学院也在学习和研究了解数字经济的转型给我们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帮助我们应对挑战,利用好这些机遇。在一月份进行了首次研究,有关包容性增长和技术进步的。其主要关注点是电子商务平台及其周围的这些生态体系,包括数字化金融服务、在线支付。这个机构就是湖畔大学。它所做的研究提供了很多数据,之所以说它利用了很多的数据,是因为目前中国在电子商务方面是远远领先于其它国家的。并且大家可以从这幅图上看出,这就是中国,图上显示的是中国的电子商务在零售方面,也就是消费者方面的覆盖率。


中国在移动支付方面甚至比其他国家更加领先,这是有原因的。中国跳跃式的发展在其它国家也会出现。而其它国家先使用现金、支票、信用卡、借记卡,对已有的技术比较满足,于是不再进行技术的革新。中国或其它发展中国家,确实有一些人使用信用卡,但是很多人是直接从使用现金跳跃到了使用移动支付。对我来讲,我最感兴趣的就是移动支付从一开始发展的时候,就是用来支付电子商务平台,而现在已经涉及到整个消费经济的方方面面。


我在上海的时候,酒店对面有一个便利店。早上5点,我在那里看到有人用手机买早餐,我就觉得中国在这方面发展得非常快。当时旁边的人也告诉我中国人出门都不带钱包。这方面的趋势带来了很多数据。现在人工智能需要很多数据,需要高速度的数据传输网络。目前中国拥有非常复杂的基础设施,以及整个消费经济的发展,在世界各地都找不到相似的例子。我想看一看对中国具体的细节上的影响。当然具体的细节,我可能不会去讲,没有人质疑数字经济会有助于中国的增长,这些数字也是有原因的。


因为这些同样的原因,中国的与这些数字经济有关的发展模式,现在也变得更加具有包容性。这里我列了一些图,大家可以看一下。时间有限,我无法逐一将图展开来讲。图中呈现的是中国不同省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和创业的活动。越往左边,就是收入越低的,比如说三线、四线城市创业的活动越多,也就是说在农村创业的越多;右边显示的是有一千万的淘宝商户,大概一半的商户都是女性,这是非常罕见的一个现象。这里呈现的是同一个现象的其它视角,我们看到,购买商品的种类和收入也是成反比的。


退回一步,我们来看这些表格,其实就解释清楚了。亚马逊(Amazon.com)在纽约的竞争对手就是线下的零售商。阿里巴巴的对手也包括这些线下的零售商,比如说上海的零售商。未来十年里,我们可能就不会谈线上线下分裂了,他们会整合在一起,线下也会存在数字化,在线商户也会拥有线下。而现在这种区别是存在的,线上零售业的竞争对象在农村地区几乎是不存在的,所以在中国需要了解的就是电子商务及其生态系统加速人们相互连接的速度,并且使人们能够更快参与现代化的经济。


零售商如此,供应商也是如此。大部分人看到这些电子商务平台的时候,想到的都是一些大的市场平台,让人们买卖东西。在中国原先就是一个平台,现在是以平台为中心的生态系统。我们都知道生态系统是什么样子的,硅谷就是一个典型的生态系统。在硅谷有很多的创新、创业的活动。最重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这些企业不断的发展,彼此之间会进行资源互补。人们能够将它们整体联结在一起。比如一位女士通过社交媒体创立了一家时装企业,创业之后,就要运作营销、后勤、会计等等。所有这些服务都是可以买到的。在硅谷,有风险投资可以为你做这些。在中国,也可以效率很高地实现这些,就是通过经济统筹实现这一点。这其实是一个新的模式。


我有一位同事对这个话题比较感兴趣。这种新的模式虽然不是和以前截然相反的,但至少是一个新的现象。如果大家想研究新的理论,可以从这方面着手。


中国有一个小城镇,具体在哪里,我不是很清楚。我选的是一个相对贫困的城镇。当地人可能受宜家家居的启发,想要建一个家具厂——在当地做一个线下的实体店可能不太现实,做成线上是可以的。他想垄断整个城镇的家具生意,于是就找了几个朋友一起做。现在,这个城镇已经占到了中国整个家具市场很高的份额。之后他们就开始做零售、物流,你就可以看到这些企业带来的生命力。这些企业有些从事快速制造业,有些搞营销,还有物流领域的企业——所有这些都是依赖数字平台来做的,并且他们现在也在运用人工智能。


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模式,并且所有这些数据、所有这些在中国的经验对其它发展中国家也是颇有帮助的。我认为,有一个问题是怎样带来增长,这或许也无法提供答案。毕竟在一个国家,市场开拓程度之广,而且市场均质化的程度像中国这样也实属不易。人们觉得印度和中国差不多,但是印度的语言比中国的多,情况也复杂得多。鉴于目前国际上相关的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所以没有办法将中国取得成功的真正情形进行进一步的复制。如果说有一天真的能够实现,至少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机会,产生新的增长模式。


顺便提一句,线下实体店和卖家的平均距离是4公里,而线上交易的距离可以达到几千公里。因为我们能够去到这么远的地方购物,所以它的规模能够做得更大。


(指图)这里是更多的数据,中国在部署人工智能领域做得要比很多国家好很多,因为已经涉及到了多个行业。


最后,也是我想要得出的一个结论,不一定很全面,但是拿出来和大家分享。无论我走到哪里,当人们开始谈论进步,几乎落脚点都是对人均生产总值或人均收入的关注。我不想过分强调这点,因为时间有限,人们更加关注的也是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我同样认为这个问题很重要。但是,我的确担心因为取得了进步,如果努力得不够,有可能会出现倒退。


我以为,数字技术的潜力巨大,因为很多方面的原因会极大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如果让我来猜,也很难猜得准确,这些技术的下一个趋势会是什么。但是就目前我们所看到的情况来说,我认为,有很少一部分最后还是会体现在人均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方面。当然,也可以体现在改善人们生活的其它方面。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可持续发展。比方说使用这些新的数字技术能够帮助我们建设智慧城市、智慧电网,也能够给我们带来新的服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方便。并且很多时候,这些便利都是免费的。免费的服务产生了效应之后也能够体现在国民生产总值中。


我也知道,很多人认为衡量GDP是量化的,更容易。我理解他们的逻辑,因此很多时候在衡量进步的时候,往往喜欢转化成数字的形式,比如对GDP的贡献有多大。但是我们不能唯GDP论,因为除了国民生产总值以外,还有很多可以反映人们生活、健康等领域的指标,体现平等、出行的方便程度等等。所以不能唯GDP论。有人喜欢把任何指标都量化,学者们喜欢做这样的事情,问题不大;我觉得任何事物都被量化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式。


最后想和大家说的是,所有的健康医疗体系最终都会实现数字化,从而将提高服务的质量。原因有很多方面,有时候是能够改善读图的准确性,有时候是能够提高对文献研究的效率,从而帮助使医生的工作更加具有效率,成本却不一定很高。比如说图像识别技术,很多地方已经建立了模型。在中国,有些城市的相对成本比较高,但是如果平摊至最后的应用范围,成本很可能将得到极大的降低。如果没有图像识别,很多技术无法实现,比如医学的诊断,比如自动驾驶。如果没有在图像识别领域取得突破,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再举一个例子,有两个孩子到斯坦福上大学,都想学习使用图像识别技术。这基本都是基于背后非常复杂的算法。算法建立之后,对它进行数据输入。无论你是通过机器使其进行学习、翻译,还是识别,都是使它们在高速下输入大量的图形进行标记,渐渐从中发现一些规律。虽然现在的机器学习得越来越好,但是相对于人类,机器还是赶不上。比如一个孩子识别人脸,很容易记住,不一定要看几千张照片才记住。孩子天然地就认识自己的母亲。不管怎样,机器正在做得越来越好。这些孩子希望通过图像来识别皮肤癌。想做这样一个项目,找到了皮肤科医生,问这个是否可行。医生听了觉得挺有意思,没有觉得这样的软件是否会给自己工作带来任何威胁,毕竟你要真正地判断是否具有黑色素瘤或者其它的瘤,不仅需要图像识别,也需要活检等辅助手段。同意之后,他们提供了很多数据,借助了谷歌那边的图像识别程序,最后发现效果不错。皮肤科医生反馈,若能够增加人为的反馈,准确度会得到不断的提高。


大家都生活在北京或纽约等大城市里,技术方面好像都还不错。但是有什么作用呢?后来他们坚持了下去,增加了准确性。这个时候,如果开发出一个程序,就存在一个应用的问题。大城市里的人可能会说:我要是想检查,不可能通过一个App应用程序,肯定想去看医生。大家这样的心态完全没有问题,关键在于98%的人周围没有很好的医疗设施——生活在农村的人,附近找不到医生。如果你的身边是这种情况,就会意识到一个图像识别来检查皮肤疾病的应用程序,具有多么大的意义。


你说它是真地对国民生产总值有所贡献呢?不一定。但是它是不是能够帮助人们进行早期诊断呢?绝对的。它能不能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呢?肯定的。在我看来,如果我们真要解决目前世界发展模式的问题,一定要充分理解数字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并且不止看到经济方面的好处。


(指图)大家请看这边——有的时候比如在美国,我们去到海外,会没有信号。若借助了卫星的传导,就可以让我们即使在非常边远的地区,也可以清楚地了解周围的气象状况。这项技术对经常出门在外的各位来讲也许不很起眼,可是如果你生活在一个风暴频发的美国小渔村,这项技术可能对你的生活就有不一样的意义。如果你是一个渔民,这项技术意义非凡。它对GDP的贡献大吗?不一定,但是它改善了你的生活。


如果大家对这些话题感兴趣,可以在会后和我交流。这是我留给大家的一点思考。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绿会,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注:本文内容根据嘉宾现场发言录音整理,未经本人核实。如有出入,敬请谅解。)


文/Penny、牛静美 审/Maggie 编/Angel


【推 荐 阅 读

周晋峰:低碳经济研究是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