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一民:“范米粒小分队”的领路人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04-17

20190417080333_5b8010.jpg

 范一民

2018年,对于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教授范一民来说,是充实且丰收的一年。这一年,她带领的团队发表SCI论文16篇,总影响因子超过100。其受邀合作撰写的综述论文发表在《高分子科学进展》期刊上,其指导的博士生张文文和刘亮在国际顶级期刊《美国化学会纳米》上先后发表了2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刘亮受邀合作撰写的综述论文发表在《先进材料》期刊上。团队申请发明专利10项,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

作为团队的掌舵人,范一民总是谦逊地说:“这些成果与团队每个人的努力都分不开,我和团队一直坚持一个观点:天马行空地想,脚踏实地地做,奋斗并快乐着。”

科研要有热情

范一民在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生物化工专业攻读硕士期间,在导师、教授余世袁指导下与生物化工专业结缘。2006年,她被保送至日本东京大学专攻生物材料科学。远赴日本求学之时,余世袁曾满怀希望地对她说:“希望你像海绵一样,不断地汲取知识。”她一直把导师的话记在心里,并努力践行。

在日留学5年。博士毕业后的范一民,被聘请为日本学术振兴会、东京大学研究员继续生物质纳米纤维的研究工作。

了解范一民的人都说,她永远对科研充满着无尽热情:求学期间,她总是第一个到实验室,最后一个离开,连一向严谨的日本同学都深表佩服。在一次国际学术交流过程中,范一民突然产生了一个创新性的研究想法,会议结束后,她便立即跑到实验室做实验验证。有时,为获得一张漂亮的纳米纤维电镜图,她连续几天守着仪器,一次又一次地拍照,甚至连一张简单的纳米分散液的照片,也会反复拍多次。

范一民说:“我认为科研精神在于敢想、敢做,不断尝试、验证,踏实严谨地对待每一个数据,永远充满热情。”

范一民始终不忘余世袁的教诲,2011年学成后,便满怀热情地回到母校。2012年作为当时全校最年轻的特聘教授,继续从事她所热爱的生物质纳米纤维的应用基础研究,时刻关注生物化工及生物质材料领域的前沿进展,结合国内研究需求和团队特色,连续主持了6项科研项目、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论文。

教育就是传承

“范老师特别有人格魅力,很多同学都被她‘迷’住。”博士生刘亮笑着告诉《中国科学报》。虽然和蔼可亲的范一民在学生之间深受欢迎,但和蔼并不意味着不严格,相反,范一民对待学生如同“虎妈”一般。每次组会要求学生汇报实验进度,每周必须上交周报,论文通常要改两三遍,实验操作必须按照规程进行,一旦违反规程就要受罚。

“范老师很注重培养我们在科研中的专业素养。”“不仅仅是实验数据、参考文献、实验记录等,甚至是我们工作汇报的格式、标点符号都严格要求。”实验室的学生们这样评价她。

学生郑可给研究团队取了一个特别的名字“范米粒小分队”。“范”为教授的姓氏,“范米粒”是英文单词“Family”的谐音,寓意团队就像一个大家庭,互帮互助,相亲相爱。博士生徐俊华说:“范老师给予我们最多的是自由,自由选择研究方向、自由快乐的团队氛围、自由大胆地讨论问题、自由地找感兴趣的东西,然后积极主动、持之以恒、脚踏实地去做,让我们快乐并收获着。”正是在这样自由、有爱的团队中,迸发出了一个个科研火花。

范一民说,她一直铭记余世袁和自己在日求学期间的导师矶贝明的教育理念——教育就是传承,“我的老师这样教育我,我也要对我的学生负责”。

家庭事业两不误

熟悉范一民的人都说,她的家庭是模范家庭——夫妇同在南林工作,一对学术伉俪羡煞旁人;一个乖巧可爱的女儿,十分喜人。

虽然科研教学工作繁忙,但范一民依然会抽出时间陪伴家人。学生们常说,去范一民家中做客,会听到她在家中与先生讨论学术问题,9岁的女儿在耳濡目染中深受科研的感染,口中常常蹦出“纤维素”“甲壳素”“纳米材料”等学术词语。一天,在吃花生的时候,女儿的一个问题让范一民非常惊讶,“妈妈,您可以用螃蟹壳做原材料,为什么不可以用花生壳做原材料呢?”惹得范一民哭笑不得。

谈到家庭与事业的关系时范一民说:“女性的社会角色中先天带有家庭的属性,我并不觉得这是事业的阻碍,反而是激励我们不断向前的风帆。”

内容来源:中国科学报

来源:中国科学报

原文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9/4/345247.sht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大学 范一民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