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原虫产生抗药性,更需珍惜和善用青蒿素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05-23


u=1051239949,712571896&fm=26&gp=0.jpg


5月14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获悉,其研发的青蒿素绿色规模化生产工艺已成功应用,解决了制约相关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

青蒿素是从复合花序植物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的一种无色针状晶体,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团队将之从植物中成功提取出来后,相关药物开发相继开展并获得严格意义上的现代药物。2005年,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ACT)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治疗疟疾的最佳方法。

目前,生产青蒿素主要是利用有机溶剂反复浸提青蒿,再进行纯化分离获得。其中,浸提步骤存在着选择性低、溶剂损失严重等问题,纯化分离过程处理时间过长、能耗高,导致处理量有限,使得青蒿素难以像其他化学药物那样高效、大规模连续生产。

针对提取植物青蒿素产能低的问题,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研发了一套新的强化萃取过程、低温结晶纯化等新方法,从而实现对青蒿素大规模、精细化的处理。而且,研究人员还引入了一种如毛细血管般的薄膜蒸发器,代替了传统大口径的蒸发釜,有效提高了溶剂的回收率,可减少能耗,让制药过程更绿色环保。现在,生产运行的初步结果表明,新的整套工艺的溶剂回收率可达99.9%,能耗与传统工艺相比降低43%,年产可达60吨。

这种技术的改进可以提高青蒿素的产量,能基本保证现在全球对青蒿素的需求。但与此同时,青蒿素也面临着耐药问题,使用青蒿素治疗疟疾出现了瓶颈。

从2009年起,以青蒿素为基础的ACT疗法对泰国、柬埔寨等国的一些疟疾已经明显失效,疟疾的重灾区非洲的病人对青蒿素产生了程度不同的耐药性。这提醒全世界,未来不能只依靠青蒿素一种药物治疗疟疾,还应当有其他解决疟病在全球蔓延甚至根除疟疾的最根本措施。

其实,研究疟疾疫苗早在32年前就开始了。1987年,美国沃尔特·里德陆军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开始研发和测试RTS,S疫苗,但实践证明,由于恶性疟原虫在人体内会发生形态变化,让疫苗诱发的体内免疫反应无法对疟原虫进行有效识别,因此研制出对疟原虫有针对性抗御能力的疫苗非常困难。2015年疟疾疫苗研发有了新突破,一项对15000人的临床试验发现,18个月内接种4次RTS,S疫苗能够使幼儿疟疾的发病率下降36%。

在全球范围内,疟疾平均每天导致1200人死亡,每年导致25万儿童死亡,其中绝大多数是非洲儿童。在世界卫生组织(WHO)支持和协调下,RTS,S疫苗于4月23日在马拉维正式启动了抗疟疾疫苗的试点项目,即大规模试验RTS,S疫苗对2岁以下的儿童接种。之后,加纳和肯尼亚也将加入这项大规模试点项目。预计到2023年,该项目将为超过100万儿童提供RTS,S疫苗。

尽管如此,相当多的专业人员对迄今这一唯一对疟疾有预防效果的疫苗表示不太乐观。这种疫苗最多只能获得40%的疟疾预防率,接种对象必须在18个月内接种4次,而且部分保护作用会在几年内逐渐消失。同时,2015年进行的疫苗临床试验表明,疫苗的安全性也需要改进。与没有接种疫苗的女孩相比,接种过RTS,S疫苗的全因死亡率(死亡原因包括严重疟疾)稍高一点。

当然,等待这项研究的结果可能至少还需要3-4年,但无论是制药公司还是研究人员都认为,无法再指望耗费30年时间、再花10亿多美元,然后在正式推广前再开展3-4年的试点研究来研发新的疫苗,因此需要开拓一条更为高效的研发疫苗和药物的路径。

实际上,对于疟原虫的耐药性,世界卫生组织也有清醒的认识,早在2011年1月12日就发出了《遏制青蒿素耐药性全球计划》的行动纲领,提出了多项措施,包括遏制耐药疟原虫的传播;加强对青蒿素耐药性的监督和监测;规范采取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在临床实践中的实施办法;加强对青蒿素耐药性的相关研究,以期开发研究出对耐药疟原虫更加快速有效的检测技术,并研发出可最终取代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的新型抗疟药物等。

另一方面,世界卫生组织也强调以综合防治方式来抗御疟疾,不能把所有负担都加到青蒿素上,如果只用青蒿素,无疑会加快疟原虫产生抗药性,综合防治实质上也是一种保护和珍惜青蒿素的方式。综合防治方式包括DDT室内滞留喷洒、药浸蚊帐(以杀虫剂如溴氰菊酯来浸泡蚊帐)和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

现在,中国在生产青蒿素的产能上有突破,下一步就是深入进行疟原虫对青蒿素的耐药性研究。在新的药物和疫苗尚未获得之前,珍惜和善用青蒿素是全球最为重要的抗御疟疾的方式。

来源:光明网

作者:张田勘


疟疾 青蒿素 抗药性 药品 疟原虫 问题疫苗 幼儿疫苗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