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 | 再遇IEEE“审稿门”,学术共同体如何应对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06-07

来源:中国计算机学会

本文转载自科技日报    

5月29日,IEEE(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通信分会禁止华为公司雇员担任旗下学术期刊审稿人的消息一出,在学术界和产业界掀起轩然大波,“审稿门”事件引发国内科学家和学术组织的激烈反对,北京大学教授张海霞、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十大专业学会均发声抗议。


经过5天发酵,该事件取得积极进展,禁令暂停。但是,来自生态供应链、市场、标准组织的禁令依然悬在华为头上。随之暴露的巨大风险不容中国科学界忽视,与国内科研人员密切相关的各国际学术共同体与学术平台仍然受到美国法律的约束。

6月5日,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在京召开,多位专家聚焦“IEEE们遵守美国法律,中国科研发展怎么办”展开观点交锋。华为被禁是基于相关领域的技术威胁,那么在科学领域,如果基础研究也被扣上“威胁论”的帽子,甚至被“卡脖子”,学术共同体该如何面对?

 “不管是IEEE事件还是之前的开源许可,看似管制不合理,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合乎美国法律。”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包云岗说,国际学术组织、世界开源项目应该遵循国际法,这种机制可以规避一个国际组织被某个国家管制。

华为被列入“实体清单”,但论文审稿原则上属于技术交流活动,是否应被列入清单处于灰色地带?包云岗解释说,之所以引发学术界强烈抵触是由于其“严重违背学术惯例”,IEEE的做法显示其将论文审稿视为对会员的一项服务,这在法理上讲得通,但在学术界说不通。

对此,清律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熊定中表达相同看法。他直言,“管制不合理,但在程序上符合美国法律”。管制决定作出的程序在美国法律框架内是自洽的。如果不挑战这个决定的实体判断的正确性,就很难说有问题。而在决定被推翻之前,美国实体必须去遵守。

面对可能的困境,现场有人提议“我们不把脖子伸过去,就没有被‘卡’的风险了”。对此,包云岗认为,国内学术界需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世界各国科研人员创造了大量先进思想和技术,去学习、去融入才能各自得到发展。国内的相关学术研究在本世纪初之所以能快速发展起来,很大程度上也有赖于购买 IEEE、ACM数字图书馆的论文,帮助国内学者更快、更方便地接触到全球的知识成果。

“利用学术共同体的知识来补充自己,保持技术领先性,是必然的选择。”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韩银和同样表示。

那么,发展国内学术组织会提高话语权吗?北京彩智科技有限公司CEO徐剑军认为,尽可能发展好自己的学术共同体,会成为重要的基础,甚至“筹码”。

韩银和则说,“可以,但不是最重要的。”他表示,“IEEE‘审稿门’事件发生之后,如果我们还需要IEEE类似的组织,我们就按照既定规则深度参与,同时清醒认识到IEEE的规则;如果不要,我们可以发展自己的学术组织。”

包云岗强调,面对“审稿门”事件,中国科技界要更加开放、自信、自强。只有开放才能得到全世界的尊重,中国可以主动建设更加开放的国际组织;要相信自我判断、奖励踏实做事的人,攻坚克难、补短板、破“卡脖子”。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CCF。


来源:ccfvoice 中国计算机学会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TY5ODE4OQ==&mid=2651456123&idx=2&sn=d191f5d783e1d694ec1ec80721bbf5ec&chksm=bd4f3e198a38b70f9aef5becedd9fc02e1c59eafe77ada452104f4962cef62e6a055c2692887&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科技日报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