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塑造了我们对推理的学习?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06-26

图片2.png

研究人员向孩子们展示了相同的积木对或不匹配的积木对哪一种能让玩具播放音乐。然后,让孩子们选择自己认为对的积木。

如果周末有个小计划,那么很高兴地告诉你,这展现出了我们身为人类的一项关键特征:超越此时此地进行思考的能力,或者说抽象思考能力。不过科学家们还不清楚婴儿是何时以及如何学习不同类型的抽象思维的。近日,一项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新研究提出——文化环境或许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实验的参与者包括近400名来自美国和中国、年龄在18至48个月的幼儿。研究者利用3项实验测试了这些幼儿的“关系推理”能力。具体来说,就是测定他们从互相匹配或不匹配的一对积木上推断出“相同”和“不相同”两个抽象概念的能力。

研究结果显示,不论是来自美国还是来自中国,3岁以下的孩子在测试中的表现都一样的好,他们可以很好地识别成对积木之间的关系——不管这些积木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而且他们能够弄清楚这些积木的相同或不同是否是激活音乐玩具的原因。不过令研究者吃惊的是,3岁的中国幼儿的表现要优于同岁的美国幼儿,这表明在一段时间内,两种文化下成长的幼儿的技能间存在差异。此外,当让这些幼儿在基于对象的解决方案(具体的思考)和基于关系的解决方案(抽象的)之间做出选择时,3岁的美国孩子更倾向于前者,而3岁的中国孩子则倾向于后者。

为什么?为什么美国儿童的发育曲线看起来像个“U”型——他们的关系推理能力会在3岁左右下降,并在之后才又逐渐上升。与之相对的,中国儿童却没有在中间表现出下降,他们的发育似乎遵循着线性轨迹。

论文的作者推测,根本原因可能是语言,也可能是文化、环境或两者的结合。无论如何,似乎起作用的是一种“习得性偏见”,在美国,孩子们在一段时间内会把注意力集中在有损关系的事物上。

后续,研究者计划与来自匈牙利、德国、意大利、英国和巴基斯坦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合作,研究究竟是什么文化特征可能与关系推理和习得偏见最相关。

科界原创  

编译:Sky 

审稿:三水 

责编:张梦

期刊来源:《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期刊编号: 0027-8424

原文链接: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19-06-culture.html

版权声明:本文由科界平台原创编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转载请注明来源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界App。


推理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