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学分会:用“心”擎起心血管事业新高度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07-25

来源:中华医学会服务在线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历经40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中国心血管界拥有会员最多、学术影响最大、最具活力的专业学术组织。心血管病学分会秉承推进中国心血管病的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发展的理念,在政府、分会、国际、公众等层面的各项工作中取得了全面的发展。

协助政府大力推动胸痛中心建设

  为进一步引导我国胸痛中心建设朝着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经国家卫生计生委授权、在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的主导下,于2013年9月14日正式启动了中国胸痛中心认证体系,成立了中国胸痛中心认证专家指导委员会、认证工作委员会和认证办公室。指导委员会负责对工作委员会的工作进行咨询和指导,工作委员会和认证办公室负责认证标准的制订和组织实施的具体工作。工作委员会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起草制定了我国胸痛中心的认证标准。该标准共分为五大要素,分别是基本条件与资质、院前急救系统与院内绿色通道整合、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评估和救治、持续改进和培训教育。经过4年的发展与建设,到目前为止已建立两个胸痛中心标准和完善认证流程,成立中国胸痛中心总部+4个分中心认证办公室,成立胸痛中心质控中心,22家运行良好的医院被评为示范中心,网站医院注册量已经达到2264家,已认证通过的胸痛中心有276家。

CCI:打造国内心血管医生创新培训第一平台

  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enter for Cardiovascular Innovations,CCI)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葛均波教授联合全国心血管界著名专家共同发起的面向民间的学术组织。CCI集创新培训、设计交流、研究支持、产业合作为一体,希望激发一线临床医生——发现和解决临床需求主体的创新潜能,引导其积极参与医疗技术及相关器械研究,并进一步为其提供临床前及临床研究平台,最终实现国产医疗技术与器械产品的市场化,推动中国心血管事业摆脱模仿,立足创新,进而走向世界。俱乐部的宗旨在于将创新的梦想和思维传递给临床医生,特别是中青年心血管病专科医师,努力培养其成为中国心血管技术与器械创新的主体力量。

  CCI成立了创新学院,每年定期举办创新培训班,邀请国内外知名的创新研发团队提供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课程,同时为临床医生与专业研发团队提供互动交流的平台,最终促成理念—实践—成果的创新产业链。两期创新学员百余名,包含心脑血管临床医生、工程师及企业高管,涵盖了60余家医院、科研院所和合作厂家。通过创新理念的普及及创新转化服务,会员创新理念初步实现产品转化,极大鼓舞了临床医生的创新热情,推动了我国心血管领域的创新。

  CCI举办的创新设计大赛为充满创新激情却缺乏系统支持的青年医师搭建了开展临床前研究的创新平台,并为创新技术的市场化提供相关的支持及合作。目前已举办的两届创新大赛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理念的新技术、新器械,包括“人工小口径血管”“端孔导引导丝”“血管内异物磁性捕捞器”“无线植入式心脏神经光控器”“新型二尖瓣夹合器”“经导管植入可降解外支架生物瓣膜”等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的创新产品。这些产品潜在的市场价值达数亿至数十亿元,激活了我国心血管医生的创新激情,推动了我国心血管医疗器械的自主创新进程。

  2016年5月,CCI举办的首届国际心血管技术和产业创新峰会,作为心血管领域最高级别的盛会,吸引了600多人参会,汇聚了来自中国、美国和以色列等国的心血管专家、国内外领先产业公司及投资人士。创新峰会旨在“打造以医生为核心的创新生态圈”,打破心血管领域临床、产业、投资的界限,积极吸收国际经验,推进我国心血管器械的自主研发及产品化,从而惠及更多的患者。


  CCI还积极与国际创新中心合作,分别和以色列(ICI,心血管创新大会)以及美国斯坦福大学Biodesign中心开展战略合作,在创新教育与培训、创新项目交流和转化等方面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17年选派医生去Biodesign中心进行访问学习,这是中国大陆第一位去Biodesign中心作为Faculty的医生。

  经过两年发展,CCI初步确立了国内心血管医生创新培训第一平台的地位,也成为我国心血管创新转化的最具影响力的平台之一。CCI会员(学员)先后涌现出20多项创新产品,部分转化成功并进入市场,目前还有诸多产品正在进行转化,相信不久的将来CCI平台将诞生更多原创于中国,尤其是中国医生的创新产品。

积极响应国策,设立“一带一路”培训项目

  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及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推进“一带一路”卫生交流合作三年实施方案(2015—2017)》,在国家卫生计生委的支持下,在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葛均波院士、前任主任委员霍勇教授等专家的努力推动下,设立了“‘一带一路’心脏介入培训项目”,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项目取得了良好的初步效果。

  该项目针对不同需求,通过“招进外籍医师来华接受培训”(短、中、长期的培训方案包括短训班1周~3个月、高级班3~6个月、基础班6个月~1年)即“请进来”、“派遣我国专家去国外进行学术指导”即“走出去”和举办学术交流等活动,使我国先进的诊疗技术直接惠及各国人民,旨在帮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是东南亚、中亚、非洲等国家进行卫生领域能力建设和医疗体系建设,促进心血管医师培训和技能提高;并以此为契机,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医疗卫生行业交流合作;在增进国与国之间友谊的同时,推动中国医疗产业走向国际;增强中国医疗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经过多方协调与沟通,首批印尼派遣的5名医师已顺利进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始为期约1年的学习和培训。解放军总医院举办的“第22届Insight解放军总医院心脏中心亚太冠心病介入诊疗提高班”,吸引了来自孟加拉等沿线国家的10名外籍医师学员。经过前期的试点工作,印尼方面对在华培训表示十分感谢,继而又推荐了一名学员并被解放军总医院接收,开始了为期约6个月的高级培训班课程的学习。葛均波院士等医院代表接待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韩国等十几个亚洲国家的30多名“一带一路”代表,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参观和学习。


  总结成绩,继往开来。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将进一步加强培训基地建设、拓展培训模式,将具体工作扩大到更多的“一带一路”国家,以分会之力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增砖添瓦。

(心血管病学分会供稿)

来源:gh_6a21b05af6b2 中华医学会服务在线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yNDY3MDk1Nw==&mid=2247483719&idx=2&sn=6b4570a90521f57a9ce56018719e55f4&chksm=e80a24c5df7dadd3d2ea8e81511f7b903eeb07c8c5229d562e17ffd421b5f42b849579285abf&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心血管病 胸痛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