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真实的爱因斯坦——记“启初·天才相对论——爱因斯坦的异想世界”特展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08-09

  著名的广义相对论论文手稿原件、爱因斯坦1905奇迹年的四篇论文,以及爱因斯坦与罗素最后的书信等科技史上的珍贵文物首次来到上海与观众见面。“启初·天才相对论——爱因斯坦的异想世界”特展近日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开幕,向这位与牛顿比肩的伟大的物理学家致敬。


爱因斯坦的诺贝尔奖章

  特展上,希伯来大学爱因斯坦档案库带来了133件展品,其中86件为原件,尤其是广义相对论的两页手稿原件,堪称科学史上的顶级文物。

  说到爱因斯坦,相对论是不得不提的关键词。虽然1905年是科学史上的重大里程碑,但爱因斯坦在1916年发表的广义相对论才是让他闻名于世的原因,他再次挑战牛顿的物理世界观,提出“引力不是一种力,而且宇宙并没有一个固定架构”的论点。在爱因斯坦的宇宙中,引力是时空平面弯曲的产物,其中的空间和时间结合为一体,称为“时空”。此手稿可总结爱因斯坦通往广义相对论的知识冒险旅程,论文于1916年5月发表在当年重要的物理学期刊《物理学纪事》中,标题是《广义相对论基础》。


1916广义相对论的手稿

  “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爱因斯坦亲笔书写的E=mc2公式手稿以及他和中国友人的通信。”希伯来大学副校长Oron Shagrir介绍,这两件手稿最具有代表性,一个代表爱因斯坦的科学思想,一个代表他与中国的关联。”他介绍,目前希伯来大学收藏有8.3万份爱因斯坦的物件,包含手稿、信件、证书和奖章等,收藏数量为世界之最,在此次展览上亮相的部分手稿,均是首次远渡重洋与中国观众见面。“展览呈现了他的科学思想与私人关系,并试图做一些联结,包括他与中国、与犹太人、与家庭的联系,他的个性与那段历史。”最令Oron Shagrir 动容的是一篇刊发在英文报刊上的文章。“大约在20世纪30年代,爱因斯坦发表文章宣称,我是犹太人,我为此骄傲,非常感人。他始终关注犹太人的命运,希伯来大学也是他为犹太人所建的学校,他希望这是一所开放的研究型学校。”在Oron Shagrir看来,展览面向所有人开放,专家学者可以从中了解爱因斯坦的科学理论,学生、普通观众也能遇见一个不为人所知的爱因斯坦。“每个人都可以带’爱因斯坦’回家。”

  在展览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还有爱因斯坦被授予的192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奖章原件。从展览中可见,诺贝尔奖章中央的图案描绘科学女神揭开神话女神伊西斯的面纱,伊西斯代表大自然,手中握着丰饶之角从云端现身。图案周围则是一段拉丁文:“发明使生活更加美好。”奖章的另一面则雕刻诺贝尔的肖像。观众还可以看到关于引力波的论文原件,爱因斯坦晚年思考“统一场论”的最后笔记本原件等,它们都是爱因斯坦天才思想的珍贵宝藏。而夏元瑮、束星北、蔡元培、宋庆龄、朱家骅、周培源、魏宸组等致爱因斯坦的信函原件及爱因斯坦的回信原件,则见证了爱因斯坦当年与中国的交往。比如1922年蔡元培致爱因斯坦信件中,提醒爱因斯坦赴中国演讲。

  爱因斯坦曾经到过上海。中科院教授方在庆介绍,爱因斯坦曾在赴日本讲学途中,途径上海作为中转,他于1922年11月13日来到上海,返程为12月30日,在上海前后停留不超过4天。展厅里,有一张爱因斯坦和王一亭等人的合影,就是当时在上海拍摄的。在上海期间,他曾去了王一亭的宅子和豫园等地参观,也参观了寺庙,他对中国人的生活很感兴趣。展览中展出的爱因斯坦家藏的《老子与道教》和《道德经》等,可见他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在他的家中还有不少与中国相关的藏书。

  在上海逗留期间,爱因斯坦曾在福州路上的工部局做过讲座,也讲到了相对论。尽管在中国时间不长,抗日战争爆发后,爱因斯坦仍然坚定地站在了中国的一边,并对中国人民表示同情,相关资料也可在展览中看到。

  主办方表示:“我们做这么一个展览,目的是想要为公众和爱因斯坦做一个连接。展览还原了爱因斯坦从‘天才’到‘人’,又从‘人’走向‘伟人’的人生之路。”

来源: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原文链接:http://www.sast.gov.cn/view/36/25401.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上海 物理 相对论 爱因斯坦 上海展览 启初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