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属学会:传承冶金科技 创新钢铁技术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08-30

来源:今日科协


中国金属学会

“为祖国铸就钢筋铁骨”是近代以来冶金工作者的宏图志愿,但却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团结引领各方人才。

直到1956年,在老一辈冶金材料专家、学者多方筹备下,中国金属学会才得以诞生……

20190830180504_0ee1bc.jpg


自强自立 铸就钢筋铁骨

据目前考古发现,铁器大约出现于我国的春秋时期;战国中期以后,铁器成为了主要的生产工具;从唐宋到明中叶,我国古代钢铁技术全面发展并趋于稳定;但自此以后,我国钢铁技术发展缓慢,渐渐落伍……

近代以来,欧洲各地兴起工业化、现代化冶炼技术,开启了钢铁时代。

此时的中国,其炼铁、炼钢工艺始终处于手工业生产的阶段,未能实现向现代化钢铁技术的转化。

1890年,汉阳县大别山下,一座占地长600丈、宽百丈的炼铁厂——汉阳铁厂轰轰烈烈地开始动工了。历时3年,建成投产。汉阳铁厂筹办开启了我国近代钢铁工业。

但后来因经营不善,企业日渐亏损。为解决危机,1908年清末洋务运动代表人物盛宣怀奏请清政府将汉阳铁厂与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合并,成立汉冶萍公司。

20190830180505_12c227.jpg

▲汉冶萍公司

1915年,盛宣怀胞妹的外孙周仁,从美国留学归来。冶金专业出身的他,怀着实业救国的一腔热血,想要到这家新式钢铁联合企业一展身手。

汉治萍公司虽然号称钢铁公司,但当时实际上只出铁不出钢。周仁一心想把先进的电炉炼钢工艺带回国内落地生根,但终未能成。

20190830180505_151731.jpg

▲周仁(1892~1973):冶金学家和陶瓷学家

之后,周仁为了心中实业救国的抱负和愿望,辗转多地,筹建炼钢厂、炼铁厂。1939年,为了抗战的需要,周仁在大后方云南主持建立了中国电力制钢厂。在他的指导下,职工在艰难的环境中,生产了钢丝绳、硬磁钢、低锰弹簧钢等各种合金钢,其产品有力地支持了抗日战争,也为国家为民族培养了一大批工程技术人员。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建设急需大量钢材,为了迅速恢复和发展中国的钢铁生产,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调动广大职工投入恢复生产工作。招聘大量流散在社会上的各类技术和管理人员,政府的重视让众多科技工作者获得了新生。

同年1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周仁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工学实验馆馆长。国家的重托使周仁异常振奋,他不辞辛劳,起早摸黑,奔波活跃在鞍钢和马鞍山的矿山和工厂里。

1953年,我国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钢铁工业开始大规模投资建设。为了交流金属科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生产技术经验,推进科学与生产之间的创造性合作,在全国成立一个综合性的学术组织显得尤为重要。

1956年,中国金属学会在北京正式成立并举办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会章,提出今后以合理利用资源、扩大新品种、改进并提高产品质量等作为学会的活动中心。大会还推选周仁为学会首届理事长。

组织地方学会协同作战

中国金属学会成立之初,仅几个地区有学会组织。为了扩大学会活动,从1956年开始,各省市纷纷成立地方金属学会。截至2019年,学会共与25个地方金属(冶金)学会保持密切联系,团结广大冶金科技工作者。

总会与各地学会密切合作。学会成立初期,总会根据全国冶金工业的中心任务制定年度规划,举办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广大会员和冶金科技工作者的技术水平。

各地方学会也依照地区的需要,举办各种学术报告会和系统的学术讲座。1958年,天津学会组织了炼铁的开炉队,针对不同的对象,编写讲义,举办各种短期培训班。还有部分学会组织生铁质量技术考察团,分别到各县、市的钢铁厂进行实地考察,从中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提出解决办法。

创办期刊共享成果

为了方便广大科技工作者将实践中的理论成果进行交流和发表,1956年中国金属学会出版了《金属学报》,刊登全国金属科学方面的研究性报告和评价性总结。 

20190830180505_19d5f6.jpg

《金属学报》

到2019年,学会主管和主办科技期刊16个。2010年,学会成为国际著名期刊《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的承办单位之一。

此外,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还编辑出版了有关冶金方面的各种通俗读物约百余种。

经过60多年的发展,中国金属学会现下设44个专业分会、11个工作委员,与25个地方学会保持密切联系,在各部门协同合作下,定期组织中国钢铁年会,炼铁、炼钢-连铸、轧钢和能源环保生产技术会,国际低合金高强钢大会,国际汽车用钢大会等品牌学术会议,以及中日、中韩双边先进钢铁材料学术会议等活动,积极推动我国冶金和材料领域的学术交流和科学普及。

(感谢中国金属学会提供指导)

20190830180505_1b4e33.jpg

[1]余扬斌.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钢铁工业——从“零”起点到新生 [J].冶金经济与管理,2008.10

[2]柯燕.邓泽宏.中国冶金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3.09

[3]徐雪蝶.中国金属学会概况[J].钢铁,1959.09

[4]佚名.中国金属学会代表团访日[J].钢铁,1980.04

[5]中国金属学会官网

来源:gh_7baf8471087f 今日科协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wNDI0MjQzNg==&mid=2653101968&idx=1&sn=fef3e07493657a2256fb7794881948d0&chksm=8d1494fbba631ded3171f0196daf825322184eac70853542047150cb1326422d48e3e6edadd3&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冶金 钢企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