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工作者之家
  • 科技资讯
  • 今日科技话题:杂交水稻制种机械、亚洲中纬度气候、“校正场线圈”、小麦育种、宫颈癌、“超热海王星”

今日科技话题:杂交水稻制种机械、亚洲中纬度气候、“校正场线圈”、小麦育种、宫颈癌、“超热海王星”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9-24

来源:渭南科普



1

我国研发出经济适用型杂交水稻制种机械



9月22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美国科学院等三院12位院士和20余名业内专家在长沙召开作物学科前沿问题研讨会。在会上获悉一个“丰收”喜讯:来自湖南农业大学的唐文帮教授团队,成功研发出了杂交水稻种子机械化分选技术和装备,并已进入产业化阶段。


唐文帮团队通过国家水稻良种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历经十余年,培育出了小粒型不育系,和若干适合机械化制种的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的广适性杂交稻新组合;同时,针对不适合大型农机装备的杂交水稻制种地,研发出了轻简机械化杂交稻水稻制种及种子分选的机械。这些“小机械”能精准识别和分离种子的“父母”,分选成功率高达100%,同时种子损耗不足1%。通过“机械混收+机械分选”,既能实现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还能提高制种效益36.3%。


——《科技日报》


2

中科院团队破解360万年来亚洲中纬度气候变化:总体持续变干


▲西昆仑山前黄土深钻岩心360万年以来相关阶段性转型变化研究图表。研究团队 供图



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最新通过分析青藏高原北缘西昆仑山前迄今世界最厚完整黄土岩芯的研究发现,360万年来,亚洲中纬度干旱区气候总体呈持续变干趋势,全球变冷尤其北半球高纬度冰量增加和冰盖扩展,可能是驱动亚洲中纬度地区360万年以来西风气候变化和干旱化的主控因素,并可能通过粉尘输送对北太平洋和南海生物生产力及与其相关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吸收和全球变冷产生重要影响。


由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方小敏研究员领衔的新生代环境团队与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安芷生院士团队共同主导合作完成的这项重要研究成果论文,最近已在线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


——中国新闻网


3

我国成功研制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重要部件“校正场线圈”



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近期该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成功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研制出重要部件“校正场线圈”,并于9月22日正式竣工交付,即将运往法国ITER建设现场。


据了解,9月22日竣工交付的“校正场线圈”是ITER主机的重要部件,共有3组18个线圈,主要用来补偿线圈制造、接头、引线及装配误差造成的纵场和极向场线圈绕组位形偏离所带来的磁场误差。“校正场线圈”的制造工艺复杂,涉及到超导、低温、绝缘、材料、焊接、电测试等多个学科,由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承担全部设计工艺开发和研制。


——新华网


4

小麦育种 “骨干亲本”突破口找到了


▲图片来源:新华网



据中国农科院最新消息,该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创新团队,从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育成的3000多个小麦品种中精选145份代表性品种进行重测序,揭示了其基因组重塑和优化的过程,为解析小麦育种“骨干亲本”找到了突破口。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


团队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张学勇介绍,目前基于规模化品种的重测序,成为系统解析优异种质资源和重大品种形成和演变的重要技术和方法。70年来我国育成了3000多个小麦品种,老一辈科学家从遗传学角度总结了它们的形成和演变规律。但迄今,很少有研究从基因组学的角度来客观阐述小麦育种规律。


——新华网


5

俄找到宫颈癌前病变治疗新方法



俄罗斯国家核研究大学“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和莫斯科国立谢切诺夫第一医科大学的科研人员,提出了宫颈癌前病变荧光诊断和光动力内科治疗(PDT)诊疗新方法,并在所有参与研究的女性患者身上证实了治疗的有效性。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刊登在《激光物理学通讯》上。


宫颈癌的治疗是肿瘤学上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通常的诊断方法是手术干预。比如,采集组织样本进行活检,但这种诊断方法可能会伴有不良现象并导致子宫出血。俄罗斯科研人员提出的荧光诊断法可在不影响组织中所发生生物过程的情况下获取组织样本信息。


——《科技日报》


6

一种新行星“超热海王星”现身 此前模型认为这种天体不可能存在


▲图片来源:搜狐网



由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领导的国际天文学家小组,在最新一期《自然•天文学》杂志撰文指出,他们发现了一种新行星——“超热海王星”LTT 9779b。研究人员指出,此前有模型指出,此类行星不可能存在,因此,对其进行进一步分析有助洞悉行星的形成和演化历程。


LTT 9779b的公转周期仅19个小时,由于距恒星非常近,恒星发出的辐射将行星加热到1700摄氏度以上。“凌日系外行星勘测卫星”提供的初步观测数据表明LTT 9779b存在。随后,科学家借助“高精度径向速度行星搜索器”提供的数据,确认了其存在。


——《科技日报》



来源:今日科协

来源:wnskx123 渭南科普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3OTA4MjU2Nw==&mid=2650936041&idx=2&sn=e2bd2d5302b5da30f17ff1fc8fd3f401&chksm=f0bb91c1c7cc18d7d270bf46e52d1c7e16cedd58cb4e46c626f169a86f4ea7d37407540fa78a&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行星 科学家 小麦 团队 方法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