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新发展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10-2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现代智库是一种非营利性质的独立从事政策性知识研究与组织的部门,智库提供的丰富的基础性决策咨询是政府决策咨询体系的重要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新型智库建设作出重要论述和指示,为新型智库体系构建指明了根本方向,提出了总体要求,我国智库近几年获得了迅猛的发展。根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研究项目”研究编写的《全球智库报告2018》,中国共拥有507家智库,是世界第三智库大国,有7家中国智库进入“2018全球顶级智库百强榜单”。我国智库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如今已取得一定的成绩,基本形成了官方、高校和社会智库共存的局面,专家通过政策建议参与国家治理的理念也逐渐被接受。但相较于西方发达的智库市场,我国智库市场在智库产品的产生、传播等运作方面还很不成熟,构建新型智库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目前我国智库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智库数量逐渐增加,但是仍然与国际水平存在差距。一方面,新建智库的运作还需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智库在参与国内改革和全球化进程等议题讨论时,仍然无法完全适应新形势、无法提供有效的思想产品和决策服务,这反过来也限制了我国智库市场的发展。

我国智库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市场化不足,智库决策缺乏独立性;自身实力不足,咨询报告质量不高;供需衔接不够,智库产品难以满足需求;缺乏专业化人才梯队建设,人才流动性不强。在当前日趋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全球危机背景下,政府亟须各类智库集思广益,为系列复杂问题和突发状况提供科学、专业的政策咨询。

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近年来各地推进新型智库建设的热情高涨、声势浩大,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但从改革的内容和深度看,《意见》提出的具体改革举措尚未落实到位,规范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智库、政府向智库购买决策咨询服务等关键性举措尚未出台,制约智库发展深层次的体制机制瓶颈尚未打破,迫切需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增加政策供给强度,着力在推动智库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上下功夫。

营造竞争氛围。整合我国现有智库资源和体制,对智库市场进行科学的重新规划。要建立各类智库平等竞争的市场体制,在政府有重大决策咨询需求时,需公开向社会招标,欢迎政府智库、高校智库和社会智库各显神通,以各智库的综合实力和产品质量为中标的唯一标准。还可以发展多主体智库协同发展的模式,引导各类智库积极发挥自身的特长,最终形成既符合理论逻辑又具有实践意义的思想产品。此外,要鼓励和支持社会智库的发展,为智库市场增添活力,形成互相竞争、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提高服务能力。决策咨询报告的质量是智库的立足之本,各类智库要坚持需求导向,善于发现问题和敢于独立思考。要选准议题,在社会调查、座谈会和数据分析中研究问题,揭示问题本质并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要以第三方的角度,客观、全面、深入地研究问题,提出独立的研究结论。可以通过建立内部讨论免责制度和不实报告问责制度保护智库的独立性,鼓励和支持坚持实事求是、调研扎实、建言中肯的智库,从而提高党的执政水平。

建设供需对接平台。智库应建立相应的选题机制,把握国家需要的战略性、全局性、综合性、前瞻性问题,主动出题目、设议题,开展实证研究。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推动政府部门政策研究与智库咨询研究的有效对接。加强话语体系的转换,促进高质量的理论成果向智库成果转化。官方智库可以办成“小实体、大网络”,既要做好研究,更要组织社会力量,吸收社会各界政策研究成果。官方智库可与各部门、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的智库开展合作,取长补短,建立动态简报制度、评优激励奖励制度、必要的经费赞助和购买服务制度以及政策研究咨询竞争制度等。

培优人才队伍。着眼于智库建设的现实需要与未来发展,大力补齐人才短板。改变我国智库研究人员以文科专业为主的单一人才结构,注重培养选拔数学、计量、信息、地理、大数据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树立科学的智库人才观,广开人才之路,不拘一格选拔创新型人才。鼓励研究人员创新研究方法,适应政策分析数字化、实证化、综合化的需要,运用现代研究工具提高研究水平。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对研究人员进行严格考核,通过扣减年度考核分数或取消评优评先资格等措施解决“不出工”问题。在成果上报或发表时,按实际贡献对研究人员的署名进行排序,无贡献者不得署名,杜绝“搭便车”现象出现,保护并激发研究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推动我国智库国际化。我国政府应加大对智库外交的重视程度,积极助推我国优秀智库在国际交流中提升自身影响力。我国智库应积极与国际智库建立合作关系。通过与国外知名智库交流合作,了解并学习国际智库的运作方式和决策体系,结合中国实际、中国特色有重点地进行借鉴。要积极参与全球问题的讨论,抓住一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球话题或国际感兴趣的中国议题,发挥自身特长发表高质量、高水平的政策话语。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推动互联网与智库市场的深度融合,全面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新格局。一方面,要更积极有效地表达智库的主张,将智库产品作更大范围的推广;另一方面也要提高自身的“出镜率”,树立良好的智库形象,提升国际影响力,提高我国智库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本文系江苏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市场培育与江苏实践探索研究”(19GLB021)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副处长)

责任编辑:刘星  

排版编辑:刘星

来源:cssn_cn 中国社会科学网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NDUwMjMxNA==&mid=2650133420&idx=4&sn=751ca67fc391c1abecd9bc92151851a1&chksm=87e741e9b090c8ff5ad5786eea2554f17a5907d69847c12d317f6ded132375c617b9d2f02486&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中国智库 智库建设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