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与审美,解构与重塑——录音艺术的创作维度(1.0)(发布于2016.9.30)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0-26

来源:影视技术论坛

1973年至今,“高保真”的概念已经在国际音响界存在了四十多年。在当代的数字音频领域,高精度时钟技术、高质量AD/DA 转换技术、高规格采样技术,沉浸式三维声技术等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与完善,这些技术无一不在指向同一个目标——“真实”。它使我们有可能得到比以往更加贴近真实的声音表现,诸如“模拟的、温暖的、忠实还原的”这类形容词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数字音频设备的广告语中。如今,“保真”的含义已经超越了当年的范畴,很多业内人士认为:一个声音“全保真”甚至是“超保真”的时代已经来临了。     

过去,由于种种原因,裹挟着各种“伪概念”的“保真”曾经被很多职业录音师认为是“形而上的玄学”。后来,过滤掉“糟粕”的“保真”不仅被很多专业或民用硬件厂商烙印在电路板上,也逐渐成为声音制作者音响观构建的基础,潜移默化在声音制作的各个环节,使得录音师可以在更加“保真”的基础之上构建“真实”,从而使录音师的想法得到更好地表达。

 

1. 

同其他艺术门类相似,录音艺术范畴中的“真实”,是“内蕴的真实、假定的真实、主观的真实、诗意的真实”。声音的制作过程,也是审美的过程,“真实”是审美的真实,也是审美感觉的基础。同时,审美又是对“真实”的一种关怀。录音师通过录音作品建立了与被录音对象的自定义的真实,这种“自定义的真实”,把艺术概念中的“真”与“美”两种主要价值连结在一起。 

“自定义的真实”需要大量的感性认知。我们经常会用很多词汇来形容声音:“实的”、“虚的”、“远的”、“近的”、“肥的”、“瘦的”、“薄的”、“厚的”、“温暖的”、“冰冷的”、“柔和的”、“尖利的”、“细腻的”、“颗粒感的”,等等。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艺术的使命在于用感性的艺术形象去表现真实”。这种“自定义”和“感性”的主导力量源于录音师本身,审美过程也使得不同的录音师手下产生了风格迥异的录音作品。

声音的“美”到底怎么“审”?这指导着声音制作的全过程,并从根本上决定着录音作品的呈现。弗洛伊德在《论美》中体现了这样的美学观:“美既存在于物象之中,又存在于人们的主观评价之中”。根据这种观点,对物象的审美感受,是从对它的感觉出发,经过深入理解,再返回到感觉上来,进行更深刻的感觉。

作为“审美主体”的录音师,首先需要用聆听的方式对作为“审美客体”的真实声音进行感知。中国自古就有“观物取象”的说法,我们同样可以把这个观点映射到前期录音的过程当中。在这个过程中,“聆听”,即“观物取象”,也即“审美”。


2

在此,我们就必须要引入一个重要概念——解构。解构就是把原结构解体,还原成每个局部的基本原始单位。录音过程中,解构是一种很重要的思维方式。

对于声音要素的描述,有很多种说法。从声音处理的角度来说,我们可以把声音解构为音量、音调、音色、动态、定位、空间六个要素。在拾音阶段,我们可以暂时淡化音调与音量,保留音色、动态、定位与空间这四个要素,同时,它们也基本和均衡器、压缩/扩展器、声像电位器、延时/混响器一一对应了起来。再分析这四个要素,我们认为,在拾音时,除了对话筒和话放的选择以外,录音师基本无法决定声音的动态特征,我们又可以把动态暂时过滤掉;在单声道拾音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基本过滤掉定位和空间,最终留下“音色”这一要素。“音色”是我们在前期拾音时的重点。

而对于“音色”,我们还可以进行再解构。比如:对于提琴类乐器,可以被分解为弓弦摩擦、弦振动、腔体震动等音色;对于人声,可以被分解为唇齿音、喉咙音、鼻音、胸腔共鸣等音色。一个大音色被我们在脑海中解构为若干个小音色,小音色又会被我们在拾音时重塑在一起。我们在现场反复聆听,尝试找到这些“小音色”之间相互平衡最好的点,并把话筒放在此处。当然,在立体声拾音时,我们就要关注定位和空间这两个要素了。

我们坐在调音台前,开始认真聆听音箱里传出的声音。到这个过程为止,立体声录音技术中的“相关性”概念完全的展现出来。我们把相关性拆解为三个层面:人耳间的相关性、话筒间的相关性、喇叭间的相关性。其中,人耳间的相关性决定着后两者,没有人耳间的相关性,其他的相关性无从谈起。相关性又决定着时间差、强度差、(相位差、音色差)这四个基本关系。

从而,“三个相关性”、“四个差”和声音的“四个要素”,就形成了声音制作的基础技术概念,“人耳的相关性”仍然是所有这些概念的决定因素,稳固地支撑着录音艺术的创作过程。


3

大多数时候,我们总是在音箱前寻找真实的声音——我们会细致地调整话筒位置,让音箱里的声音更贴近真实声音。此时的真实已经不再是物理真实,而是一种被录音师审美后的真实。但无论如何,它都是以物理真实为基础的真实。录音师在聆听时,总会根据音箱里的声音,在脑海中“还原现场”,就好像能“看到声音”一样。这个被还原的现场显然带有录音师强烈的个人色彩,但不管它多么不切合实际,多么支离破碎,如果没有对真实现场的认知,也不可能有录音师脑海中的现场。在这里,我们经常会把“还原”与“表现”这两个看似矛盾的命题放在一起谈论,其实,“审美的、自定义的真实”已经把二者统一到一起。那么,如何表现“假定的真实”,即是审美时的考虑重点。同时,录音师的风格差异在这个阶段开始逐渐显现。


4

对于特定环境下的特定作品,我们会在工作中的某个时刻与声音形成一种精神上的互通。这看似荒谬,但仔细想来,也恰恰在此时,你手下的声音才开始有了灵魂。只有我们越来越多的有这种精神体验,声音与我们的关系才逐渐地确立起来,我们对声音的把控也会变得更加自如。


5

混音过程中,解构的概念依然存在,在解构的同时,我们也在重塑我们脑海中的声音,“重塑”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在对很多类型的音乐进行分轨录音时,各声部间通常都难以达到自然的平衡,这就需要录音师在混音阶段把他们重新整合在一起。

混音是一个“从放到收”的过程,混音师必须在一个相对理性的音响框架内把感性的主体浇铸在内,完成混音工作,使声音的各个元素与要素都能较好地耦合在一起。所以,混音阶段,对于总体声音的把控非常重要,我们在这个阶段所做的每一个调整,都要站在总体声音的角度来看待。

Solo是我们在初始混音阶段常用的方式。但我们会发现,当从事这个工作的时间越长,我们就会越少的用到Solo功能。最终,Solo仅仅是我们修正单个声音问题的辅助手段,而不是“救命稻草”。我们总会经历一个过程:对于每一轨乐器的压缩、均衡以及混响的调整,都在Solo状态下进行;还会经常性的Stop,根据混响的“尾巴”去判断空间合适与否,这都是由于我们的耳朵还不够“贼”。当我们跨过这个阶段,就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在所有声部都响的状态下,用“整体的耳朵”以及“‘鸡尾酒会效应’的耳朵”去感知整体声音与细节元素,这时候,你所感知的才是声音的全貌,这时候我们才能真正了解到每一个声部在整体环境下所扮演的角色。让大多数声部都在服从大局的前提下“有节制的展现”各自的特点;这些声部有的是骨骼,有的是肌理,它们会被组合并重新塑造成一个新的“大声音”。

为了区分它们的角色,声部间的音色避让是非常必要的。比如,为了突出某些重要声部的音色特征、减少频域中互相冲突的部分,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将一些特定音轨的音色过滤掉或加以强调,使它们在音色范畴中达到相对的平衡。均衡器在混音时的重要作用就是“拆音色和组音色”,这同样属于“解构与重塑”的范畴。同时,音色的变化会带来声音其他要素的一连串的变化,这些要素间也是相互制约的关系。

关于声音动态的描述,我认为是最不容易把握的部分。首先,我们对于声音动态的感知要通过长时间的实战经验才能得来。而且,动态变化给声音所带来的影响不太能准确的用语言来形容,它不仅仅改变了声音的动态表现,也对音色等等要素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动态与音色的调整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情况,它们的使用顺序和组合方式是业内永恒的话题。动态处理在很多时候可以改变整个录音作品的风格走向,“成也压缩,败也压缩”的说法并不过分。市面上不同的动态处理器所带来的声音变化千差万别,录音师对于声音的调整最后都会终结在动态处理单元。挑剔的录音师对于重要声部的动态处理也从来不会妥协,都会谨慎的使用模拟硬件设备来实现。

延时、调制等声音处理设备,可以为声音带来更加丰富的变化。延时和调制从根本上说同属一家,仅仅几个参数的调整就可以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声音,从而也创造了众多经典的流行音乐。混音师的很多“招数”都源于对延时和调制类设备的运用,这也充分体现了他们对于声音的创造性思维。

混响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自然延时器”,是众多相似的细密的延时组合。混响器的首要作用是定义空间,但并不仅限于此。它还可以改变声源的音色,区分不同的声部,并将它们有机地黏合在一起,增加声音的宽度和层次感,填补时间空隙。目前,混音师对于混响的使用越来越考究和小心,会把混响器的使用数量凝炼在一个相对较小的范围,这样既可以避免一些空间环境冲突,也可以使最终的成品更加干净自然。但这个过程并不容易:首先,我们可能会抛开真实空间带给我们的一些束缚。之后我们会考虑“用哪些混响调整空间,用哪些混响调整音色”;考虑如何用“一个混响去填另一个混响的空”;考虑如何得到一个“既近又远”的声音;考虑如何能让声音“又近又不贴脸、又远又清晰”;考虑“如何用一个空间连接直达声与另一个空间”等等问题。


6

对于录音师来说,“敏感”与“深邃”是两个必备的素质,它们不仅仅限于技术上,更适用在艺术与情感上。同时,我们也一直接受着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相互撕扯。我们都会说“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同在”,但当其中任意一方占了上风,必然会影响并弱化另外一方,这是永恒的矛盾。在这里,“理性”并不等于“逻辑”,“感性”也不同于“形象”。我们经常会用逻辑思维去考虑感性,也会用形象思维去考虑理性,这也许对,也许不对,或者没有对与错。但无论如何,它们最终都会动态的平衡起来,造就出无数优秀的声音作品,使我们和声音之间产生出一种多维度的对话方式。


来源:ysjsforum 影视技术论坛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ODY0NzYwOA==&mid=2650014056&idx=4&sn=800dfec526f6b7072ef98ef8f4db92ef&chksm=87bf393fb0c8b02975e0462ade2ce7aa82ca16a169e5ab5a886176db259d0b3417d76cc57688#rd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声音艺术 混响时间 重塑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