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在地球早期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8-09-06

来源: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41430104、41603023)等资助下,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朱祥坤研究员团队与英国利兹大学Simon W. Poulton教授团队、南京大学凌洪飞教授团队合作,在地球早期环境与生命协同演化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研究进展。研究成果以“Oxygenation of the Mesoproterozoic Ocean and the Evolution of Complex Eukaryotes”(中元古代古海洋氧化事件及其与复杂真核生物演化的关系)和“Coupling of Ocean Redox and Animal Evolution During the Ediacaran-Cambrian Transition”(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转折期海洋氧化-还原状态与动物演化的耦合关系)为题,于近期分别发表在Nature Geoscience(《自然•地球科学》)和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上。论文链接分别为: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1-018-0111-y,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8-04980-5#auth-2。

  一般认为,地质历史时期一共发生过两次比较大的大气增氧事件,分别发生在距今约24-20亿年前和8-5.4亿年前。约24亿年之前,地球表面大气氧含量极低,小于现代氧气水平的0.001%;约5.4亿年前之后,大气氧含量则增长到大于现代氧气水平的20%。

而距今18~8亿年前的时期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地球历史上比较沉寂的时期(Boring Billion),地球表层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维持在近乎不变的“稳定”状态。但随着越来越多真核生物化石的发现,特别是我国燕山山脉约15.6亿年前沉积地层中最早的大型多细胞真核生物的发现,使得有关“早期真核生物演化与地表环境变化是否存在必然联系”的争论更加激烈。朱祥坤研究员及其合作者通过对燕辽盆地蓟县剖面约16-15.5亿年前的古海洋沉积碳酸盐岩开展详细的稀土元素、铁组分和碳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研究工作,有效提取了当时古海水地球化学信息。

来源: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原文链接:http://www.paper.edu.cn/community/details/N201809-24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地球环境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