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河豚风险多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古有“不食河豚,焉知鱼味”的说法。河豚肉质细腻鲜美,不过它又身藏剧毒,是一种“危险的美味”,这些极致的特点为河豚的食用蒙上一层神秘面纱。

在我国南方,河豚与刀鱼、鲥鱼并称“长江三鲜”。其中,河豚毒性最强,每年3月到5月正值其产卵期,往往也是食用河豚中毒事件的高发期。

河豚,又称“气泡鱼”“气鼓鱼”等。河豚体形长、圆,头比较方、扁,眼睛内陷半露眼球,上下齿各有两个牙齿形似人牙。鳃小不明显,肚腹为黄白色,背腹有小白刺,鱼体光滑无鳞,呈黑黄色。别看它们看上去挺可爱的,但它们的牙齿锋利,可以咬破人的手指。除去上述身体特征,河豚还有一个明显特点,在遇到危险时,腹部会出现一个大“气球”。这是河豚面对外界危险的“威吓性”防御,当它认为危险消失后,“气球”会随之自动消失。

河豚更为人们所熟知的是它的毒性,河豚毒性有弱、强、剧之分。其中肝脏、雌鱼的生殖器官是剧毒,肾和眼是强毒,血液是弱毒。目前所有种类的河豚体内都含有神经性毒素——河豚毒素。河豚毒素是一种耐酸耐高温的动物性碱,为自然界毒性最强的非蛋白物质之一,也是自然界发现的毒性最强的神经毒素之一,毒性相当于剧毒药品氰化钠的1250倍。另外其毒性稳定,经100摄氏度、8小时炒煮以及盐腌、日晒等均不能被破坏。

食用野生河豚存在很大风险,因为不同品种的河豚毒性大小和带毒的部位都不一样,有的鱼肉带毒,有的鱼皮带毒。而我国沿海的野生河豚有40多种,捕捞上来的品种多种多样,无法一一确定毒性大小和带毒的部位。所以,食用野生河豚很容易因加工处理不当导致中毒。

河豚毒素中毒后会出现口、唇、舌尖、手指轻微麻木等早期症状,随后出现呕吐、步行困难、言语困难,进而出现血压迅速下降、呼吸困难,直至意识消失,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因此,当河豚入菜时有多道工序,必须经过一套严格的宰杀加工烹制过程,用来清除河豚毒素。宰杀河豚必须保证整个清理过程都在流动活水下进行,便于反复冲洗清理,最大程度上保证无毒。并且食用的河豚一定要用活鱼,若死亡时间过长,内脏融化,毒性就会蔓延到鱼肉中。下锅之前,还要将剔除的有毒部分一一清点,以确保全部刮除。

还有需要注意的是,河豚毒素不只存在于河豚体内,在某些海洋生物中,比如云斑栉虾虎鱼、织纹螺等体内也可能含有这种毒素。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