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提肌腱弓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肛提肌腱弓是从耻骨联合后面至坐骨棘之间的显著增厚的盆壁筋膜。

解剖结构:1、肛提肌:

薄而阔,近似四边形。附着于骨盆壁内面。左右联合呈漏斗状,尖向下方,封闭骨盆下口的大部。肛提肌的上下面覆盖着盆膈上、下筋膜。它构成坐骨直肠窝的内侧壁。该肌后外缘有结缔组织与尾骨肌分隔。两侧肛提肌前内缘之间形成三角形裂隙,称盆膈裂孔。在直肠与耻骨联合之间,被尿生殖膈封闭。此孔在男子通过尿道,在女子通过尿道及阴道。肛提肌按其肌束的起止和走向可分为髂骨尾骨肌和耻骨尾骨肌两部分。肛提肌的作用主要为增强和提起盆底,向前方牵引肛门,将直肠后壁压向前壁帮助排便,协助肛门内、外括约肌紧缩肛门,女性可缩小阴道口。

2、盆底肌:

盆底肌有肛提肌和尾骨肌,与覆盖其上、下面的盆膈上、下筋膜构成盆膈。盆膈封闭骨盆下口的大部分,仅在其前方两侧肛提肌的前内侧缘之间留有一狭窄裂隙,称盆膈裂孔,由下方的尿生殖膈封闭。肛提肌起于耻骨后面与坐骨棘之间的肛提肌腱弓,纤维行向内下,止于会阴中心腱、直肠壁、尾骨和肛尾韧带,两侧联合成漏斗状。按肌纤维起止及排列可分为4部分:①前部肌束夹持尿道及阴道两侧,为耻骨阴道肌;②起自耻骨盆面的肌束后行绕过直肠肛管交界处两侧和后方,与对侧肌纤维连接,构成“U”形袢的耻骨直肠肌;③起自肛提肌腱弓中后份和坐骨棘盆面部分为耻尾肌和髂尾肌。

3、盆膈:

盆膈又称盆底,由肛提肌、尾骨肌及覆盖于两肌上、下面的盆膈上筋膜和下筋膜组成。肛提肌为扁肌,起自耻骨后面、坐骨棘及张于二者之间的肛提肌腱弓,肌纤维行向后下及内侧,止于会阴中心腱、肛尾韧带及尾骨。肛提肌内侧的肌束形成“U”形袢,从后向前袢绕直肠(男)或直肠和阴道(女)。尾骨肌位于肛提肌后方,起于坐骨棘,止于骶、尾骨侧缘。盆膈封闭骨盆下口的大部分,在肛提肌前内缘之间的窄隙称盆膈裂孔,由尿生殖膈封闭。盆膈后部有肛管通过。

4、盆筋膜:

盆筋膜是腹内筋膜的延续,分为盆壁筋膜、盆膈筋膜及盆脏筋膜。

盆壁筋膜覆盖于盆腔各壁,上起界线,下至骨盆下口;前至耻骨联合后面,后达骶骨前面。两侧的前部是覆盖闭孔内肌的闭孔筋膜,附着于闭孔周缘;以筋膜增厚形成的盆筋膜腱弓(肛提肌腱弓)分为上下两部,腱弓前端附于耻骨联合,后端达坐骨棘,盆膈上筋膜及肛提肌起于此弓;其上部坚韧,在闭孔沟外围成闭膜管的内口;其下部,即腱弓以下的闭孔筋膜薄弱,构成坐骨直肠窝的外侧壁。两侧的后部为梨状肌筋膜,覆盖梨状肌表面,向前移行为闭孔筋膜,向后达骶前孔的周缘,移行于骶神经鞘,向下续于盆膈上筋膜。

与肛提肌腱弓相关的疾病:肛提肌综合征:

(一)概述:

肛提综合征(LAS)亦称肛提肌痉挛、耻骨直肠综合征、慢性直肠痛、梨状肌综合征及紧张性骨盆肌病。总体人群中LAS发生率为6%~7%,女性7.4%,男性5.7%,其中仅9%患者去就医,多数求医的是妇女,45岁以后发病率降低。LAS可明显影响工作和学习,以致工作效率降低或辍学。病因不明。可能是骨盆肌肉痉挛或过度肛缩所致,常与精神创伤、紧张和焦虑等心理障碍有关。

(二)临床特征与诊断:

疼痛多为模糊钝痛,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坐位或卧位时加重,或因排便引起疼痛,有些病人伴有排便困难或排便不尽感。一个主要的临床特征为肛诊触痛,指检时从尾骨后到耻骨前移动有触痛,常不对称,且触痛以左侧比右侧多见。一个报告12%肛提肌综合征的病人也有肛门疼痛。一般疼痛持续20min或更长时间。

肛门直肠压力测定有肛管压力增高和肌电图(EMG)活性增高。肛管压力降低可使疼痛减轻。LAS的诊断一般仅凭症状可得出。如果向后牵扯耻骨直肠肌出现肛提肌紧张、触痛或疼痛,触痛主要发生在左侧,按摩该肌肉通常引起特征性不适感,结合肛门直肠压力测定则诊断基本成立。若症状符合、体征存在,则诊断为高度可疑,若症状符合,但缺乏体征,则诊断为“可疑”。临床评价通常包括乙状结肠镜、排粪造影、超声检查或骨盆CT,如能排除炎症性肠病,隐窝炎、括约肌间脓肿、肛门瘘、痔和尾骨病,即可诊断肛提肌综合征。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王永刚 - 副主任医师 - 山西省人民医院 肛肠科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