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角肌间隙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位于颈根部,胸锁乳突肌深面。由前、中斜角肌和第1肋上面围成。有锁骨下动脉及其伴行的臂丛诸根通过。系颈标志区之一。斜角肌间隙,锁骨下动脉和臂丛自此间隙通过。此间隙在临床上(尤其外伤或手术时)有意义。

临床解剖前斜角肌综合征锁骨上窝部臂丛和锁骨下动脉的神经血管束,在经过第一肋骨上缘部或神经根自椎间孔发出经过颈椎横突的前侧,受前斜角肌压迫而发生神经血管的压迫症状者,称为前斜角肌综合征。

正常人神经根自椎间孔发出之后,沿颈椎横突前侧的浅沟呈斜形向下走行,故在每个椎体横突的前侧,即前斜角肌起始点的后侧,均有神经根通过。该神经根位于前斜角肌与横突间,因之易于遭受压迫。由于前斜角肌受臂丛发出的神经所支配,因之在肩部下垂、高位胸骨、高位第一肋骨或臂丛位置偏后的患者,则第一肋骨可长期慢性刺激臂丛神经而引起前斜角肌痉挛,肌肉肥大。此痉挛的肌肉更进一步地提高第一肋骨以加重臂丛神经的刺激,形成恶性循环。

本病好发于30岁左右的妇女,症状与颈肋基本相同,多显局部疼痛,并可在锁骨上窝部摸到紧张肥大而硬韧的前斜角肌的肌腹,局部常有明显压痛并向患肢放射。多数患者,有搬抬重物或牵拉外伤史,患肢有明显放射性疼痛和麻木触电感,以前臂尺侧、小指及无名指最为明显,高举患肢减少上肢下垂的重力,则症状减轻并感觉舒适,如用力牵拉患肢,则症状加重。在某些患者,还可显示交感神经刺激或瘫痪症状。

由于前斜角肌压迫锁骨下动脉和血管受刺激产生痉挛,致使动脉血流不足,患者多感觉患肢冰冷。又由于长期神经受压,其所支配的肌肉发生萎缩,以手内在肌最为明显,故手部握力亦减弱,常在手中失物。

前斜角肌综合征前斜角肌起于第三至第六颈椎的横突,止于第一肋骨上缘近胸骨处,前及中斜角肌与第一肋骨围成一间隙,臂丛及锁骨下动脉经此间隙通过。凡使第一肋骨抬高及肩部下垂等可致臂丛下干及动脉受压,其病因有颈椎病、前斜角肌炎症、外伤,此综合征表现前斜角肌试验(Addisontest)阳性,即坐位头用力转向病例,并向后仰伸,深吸气后,病例脉搏减弱并诱发上肢疼痛加剧。此综合征中年妇女多见,其臂及手深部钝痛,凌晨或睡眠中发生疼痛,常垂肩过久后发生。其治疗应根据病因不同选择。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吉宏明 - 主任医师 教授 - 山西省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