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波沉积模式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内波、内潮汐沉积广泛发育于深水海洋的各种环境中。在不同环境、不同水动力条件下形成的沉积特征不同,其形成机制也有区别。根据现有的研究程度,内波、内潮汐沉积鉴别标志归纳为如下几点形成于深水环境,具有特征的指向构造一双向交错层理,常见脉状、波状和透镜状层理,具有特征的沉积层序,沉积物粒度较细,缺乏生物扰动构造,通常出现于海平面上升时期(He and Gao,1999)。此外,还可出现砂岩与页岩的韵律性互层、双黏土层、交错层理与平行层理的交互出现、爬升波纹层理、鱼骨状交错层理、再作用面等(Shanmugan,2003)。

简介内波、内潮汐沉积广泛发育于深水海洋的各种环境中。在不同环境、不同水动力条件下形成的沉积特征不同,其形成机制也有区别。根据现有的研究程度,内波、内潮汐沉积鉴别标志归纳为如下几点形成于深水环境,具有特征的指向构造一双向交错层理,常见脉状、波状和透镜状层理,具有特征的沉积层序,沉积物粒度较细,缺乏生物扰动构造,通常出现于海平面上升时期(He and Gao,1999)。此外,还可出现砂岩与页岩的韵律性互层、双黏土层、交错层理与平行层理的交互出现、爬升波纹层理、鱼骨状交错层理、再作用面等(Shanmugan,2003)。1

模式目前已建立了3种内波、内潮汐沉积模式,分别是水道型内潮汐沉积模式、陆坡非水道环境内潮汐沉积模式和海台内潮汐沉积模式。1

形成机制在水道发育的斜坡环境中,低海平面时期,以发育粗碎屑重力流沉积为特征,此时内潮汐和内波作用的能量不足以改造砂砾级碎屑重力流沉积,故此时难以形成可鉴别的内潮汐和内波沉积。随海平面上升,物源区逐渐远离沉积区,粗碎屑的注人受到抑制,这时内潮汐和内波得以改造细粒重力流沉积物。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主要为双向交错纹理砂岩相和单向交错层理和交错纹理砂岩相(或粉砂岩相)。

在不发育海底水道的陆坡环境条件下,内潮汐流通常不像水道环境中那样强,而是流速较低。在这种情况下,产生典型的床沙载荷和悬浮载荷的交替沉积,即形成砂岩(或颗粒灰岩)与泥岩的薄互层。深海、半深海中广阔的海底平台上也是内潮汐发育的较有利场所。由于海台上地形平坦,阻力较小,内潮汐流可在较大范围内保持一定的流速,从而可搬运细粒沉积物并形成内潮汐沉积。

需要注意的是上面所论述的仅指一般情况而言,并不能绝对化,例如在西秦岭地区发现了海退的浊积岩进积序列也可与内波、内潮汐沉积伴生(晋慧娟等,2002),而在宁夏香山群徐家图组发现了深水斜坡环境中并未发育脉状、波状、透镜状层理,这则有可能是由于短周期内波的叠加,使得在弱水流期悬浮的泥质继续保持悬浮状态而不发生沉积的缘故(李向东等,2009a)。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兵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