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菇形开挖法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糟菇形开挖法又称下导坑先拱后墙法。我国在中等坚硬岩层中修建隧道常用的一种方法。1

糟菇形开挖法的基本要求是先将上部断面开挖成型,随即浇筑拱圈衬砌混凝土,并待拱圈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20%之后,就进行下部断面开挖。2

概述糟菇形开挖法又称下导坑先拱后墙法。我国在中等坚硬岩层中修建隧道常用的一种方法。因挖出的断面呈蘑菇形而得名。先开挖下导坑,与漏斗棚架法一样向上开挖至隧道顶部,再向两侧扩大。1

特点蘑菇式开挖法是我国铁路工人创造的适用于基本稳定围岩隧道施工的一种多快好省的方法。该法最初在沙木拉打隧道(红砂岩,f=2~4)采用。其后得到了推广。它具有漏斗棚架法开挖、出碴的特点,但又利用厂先拱后墙法安全施工的长处。

观以我国西北地区一隧道实例,来说明蘑菇形开挖法的特点。

该隧道全长3462米。穿经砂页岩互层地层,除洞口段围岩破碎不稳定外,所处围岩基本稳定,相当于围岩分类中的V类及Ⅳ类偏好者。

(一)下导坑掘进

下导坑断面为双线梯形导坑,上宽3.8米,下宽4.2米,高3.0米。考虑到一台装碴机的有效工作宽度只有2.5米左右,而且为了减少扒碴量,所以采用小导坑超前的开挖方法。 棚架横梁到轨面的净高为2.0~2.2米。过高时,由漏斗口向下漏碴时易倾倒斗车,而②部放炮时,则因棚架离岩石太近,又易打断横梁。为了使横粱不效打断,该隧道采用旧钢轨做横梁,并在横梁下的每根立柱上各加放一根纵梁。这样排架既坚固,而且整体性强,所以在②部开挖放炮时,排架基本上未被打坏。

(二)②部开挖

亦称拉中槽。②部开挖应距下导坑开挖而有一定距离。为便于下导坑出碴调车,这一距离一般应不小于30米。本例隧道因有平行导坑,故下导坑开挖面与②部开挖应相隔一个通道,以减少施工运输干扰。②部开挖的断面;一般高2米,宽2米左右。开挖时要多布眼,少装药。炮眼一般分三层布置,每层四个逸眼。特别应控制离排架较近的第一排炮眼的装药量,以防打坏排架。在②部开挖放炮时,还应临叶加固下边的棚架。

(三)③部开挖

为了便于棚架周转倒用,此部工序应紧跟②部,一般距②部开挖15米左右。③部开挖应严格控制和掌握开挖高度,不要造成超挖和欠挖。其断面尺寸,一般高2.5米左右,宽2.0米左右。炮眼布置一般布置三层,每层四个炮眼,顶层炮眼按弧形布置。

(四)④部扩大开挖

距③部一般20米左右,不宜相隔距离太长。此部开挖的碴子不立即拉走, 用这部分碴子将②部拉槽填平,作为衬砌时的工作平台。待拱圈混凝土灌好达到设计强度后,再出碴和拆除排架。③部及④部开挖后,都立即用锚杆进行支护。

(五)拱圈灌注

扩大开挖完后,应立即灌注拱部混凝土,以免塌方。本例隧道施工中, 混凝土平时是在洞外拌合的,并用斗车运入洞内,由泥斗口提升,人工灌入模板内。冬季则在洞内成洞地段拌合。

(六)挖马口

当灌好拱部混凝土,将棚架上的碴子全部清完,并将棚架拆除后即可开挖⑥部马口。马口开挖易堵塞下导坑运输道路,所以放炮后面应立即组织人力抢通。在有平行导坑运输时,开挖马口的地点应较前一工序落后一个横通道, 该隧道就是这样组织的。这样避免了开挖马口与其他工序运输的干扰。

蘑菇形开挖法除施工效率高,施工进度快外,它的最大特点之一是改变施工方法容易,不致因改变施工方法而影响施工进度。遇到石质变好时,可以改变为漏斗棚架先墙后拱法,遇到地质变坏时,可改为上下导坑先拱后墙法。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尹维龙 - 副教授 - 哈尔滨工业大学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