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教育栏目|如何通过“多思考”快速步入学术研究殿堂?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20

来源: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第二》)意为学习而不思考,则将毫无领悟。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于迷惑。先哲的教导,给我们指出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笔者认为,在多学习的基础上多思考,是迅速步入学术研究殿堂的第二个基本路径。

许多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是非常注重思考的,但是就是难以迅速进入从事学术研究的殿堂。为什么呢?恐怕不是学习不够和不努力的问题,而是思考出了问题。多思考,要在思考什么和如何思考方面多着力。

多思考“什么”呢?从迅速步入学术研究领域这个角度而言,应当在学习的过程中多思考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多思考理论观点。我们阅读书籍和学术文章的目的,是学习其理论观点,因此多思考,首先是思考我们接触到的理论观点。如果学习了一部著作或一篇学术文章,没有深入思考过其中的理论观点,没有真正深入地掌握,不如不阅读。思考理论和观点的基本方法,一是反复阅读。只有反复阅读,仔细琢磨,才能深入领会;二是对比分析。需要再找一些相关书籍和学术文章,把其中提出的理论和观点进行对比与分析,从而读出广度、深度与新意来。

二是多思考理论与观点背后的东西。能够深入思考书籍与文章中的理论和观点,已经是非常深入的思考了,但对于学术研究而言还远远不够。更深入的思考,应当要有“顺藤摸瓜”的精神,即要进一步抽出许多理论和观点,深入思考作者论点背后的东西。第一步是要思考支持作者论点的论据问题。如支持论点的论据是否合理、论据是否可以用其他论据替换、论据是否可靠和充分、论据来源是否可靠等;第二步是要思考论点本身是否正确的问题。能够发表的文章和出版的著作,一般而言,理论和观点都具有一定的新意和独创性。但并不是不值得怀疑。能够提出质疑,就可以进一步深入思考作者理论与观点的正确性或缺陷问题。方法是在假设其都正确的前提下,要深入思考自己还能否提出一系列补充的观点。然后再假设其观点不合理甚至不正确的前提下,深入思考应当提出什么新的观点能够解决其不合理性。如果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深入思考,自己在这些学术问题上就有了独特的看法。许多想法,就是我们值得研究的学术问题。通过这两个步骤,我们在学习时就能够把书和文章看“厚”,增加许多自己深入思考后的学术观点和理解。

三是多思考书和文章的框架结构和内在逻辑。许多人在深入学习研究了许多材料后,通过思考提出了值得研究的问题和观点后,还是难以开展学术研究和写作。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在读书学习时缺乏思考书和文章的框架结构和内在逻辑的思维训练。要解决这一问题,笔者的体会是,可以分三步解决。第一步,我们阅读任何书籍和学术文章,一定要有一个基本的观念,首先要阅读的不是书籍和文章的正文,而是前言、后记、提纲等内容。阅读了前言、后记,就了解了书籍、文章的相关背景。在此基础上,开始重点研究书籍和文章的提纲,从整体上先把握住书籍和文章的框架结构和作者思考问题的内在逻辑;第二步,在重点研究和思考了书籍与文章的框架结构和内在逻辑后,才阅读正文,把握作者提出的理论和观点。方法就是前面两个多思考提出的方法;第三步,在阅读、思考并掌握了书籍的理论观点后,再回头进一步深入思考和研究书籍与文章的框架结构与内在逻辑,看看作者的提纲、构思的思路、论述逻辑等是否合理,如果感觉不合理,自己就要进一步深入思考并列出合理的提纲,提出合理的论述逻辑来。如果在学习中长期坚持这种方法,通过这一思维的自我训练,就能够解决学术研究时提不出科学的假设、列不出合理的提纲、找不到内在的论述逻辑方面的问题。多思考书和文章的框架结构和内在逻辑,往往是人们读书学习时最容易忽视的问题,但却又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笔者前些年曾为一家军队出版社规划了百余种书籍,一周内列出了全部的提纲和内容提要,正是得益于这种思考和长期的自我训练。

四是多思考书籍和文章的语言风格。不同的书籍与学术文章,语言风格是各异的。即使同一作者,写不同的书、不同的学术文章,为不同的刊物写文章,语言风格也必须变化。因此,学习时多思考,还必然包括多思考书籍与文章的语言风格问题。如果长期坚持这一习惯,不但能通过模仿别人的语言风格而形成自身独特的语言风格,还能够做到在学术研究中根据不同的需要而灵活变换语言风格。

五是多思考杂志、报纸的风格。我们的学术研究成果,需要不同的刊物、报纸来发表。但是许多人非常费力地写了一篇文章,投出去后却发表不了。过段时间再投还是发表不了。为什么呢?也许并不是文章的质量问题,而是不符合杂志与报纸的风格问题。

一般而言,有的刊物是纯粹的学术性刊物,不会发表工作总结和调研性的研究报告;有的刊物就是工作总结性的,不会发表学术研究性的文章;有的刊物则兼有二者的特点。有的刊物要求文章语言具有严谨的学术性风格,有的刊物则要求把学术性研究以比较通俗的语言风格表述。而且虽然各种刊物对文章的注释、文献著录等学术规范都有明确的要求,但许多刊物之间的要求并不一致。如果我们不注意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和把握不同杂志和报纸的上述特点与风格,写文章就没有针对性,投稿也不能做到胸中有数。因此我们在看书学习和阅读学术文章时,还应当多思考和比较不同刊物的风格,动笔写作之前,就要明确这篇文章是写给什么刊物发表的、用什么语言风格来写、把握什么样的学术规范、写到什么样的程度,等等。唯有如此,才能进一步提高学术文章的质量与命中率。

上述五个方面,谈了多思考什么的问题,也兼论了多思考的技巧问题,但还不是学术研究的思维方法问题。学术研究思维方法问题,在后面的专题中再谈。总之,多思考,不但要多思考理论与学术观点本身,更应当多思考这之外的东西。但仅明白了上述问题也还不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真正从上述方面时时加以认真的思考,才能由学术研究的门外汉迅速步入学术研究的殿堂。即便日后成了学术研究的行家里手,也还是要在上述五个方面的多思考上不断下苦工夫的,否则学术研究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反退。

上述笔者体会的多学习和多思考的道理,光懂得而不自己身体力行是没有用的。台湾学者傅佩荣先生解读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时有一段话,对于我们多学习、多思考非常有益,录于此以飨读者诸君。

“所以学跟思配合,这一切要落在力行实践上,你光是学跟思,你不去做是没用的。很多时候书上写的东西,要你亲自做了以后,才知道他到底在写什么,他为什么这么写,就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念书求学问就好像每一个人自己喝水一样,冷暖只有自己知道,光是看别人说这个冷,这个暖,那没用的,你要自己去体会,才知道各种滋味。”

笔者也深刻地体会到,由多学习和多思考而迅速步入学术研究的殿堂,就像喝水一样,必须自己去体会。


本文作者:ClCC国防教育特邀专家 杨新




C2


如何加入学会

注册学会会员:

个人会员:

关注学会微信: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c2_china),回复“个人会员”获取入会申请表,按要求填写申请表即可,如有问题,可在公众号内进行留言。通过学会审核后方可在线进行支付宝缴纳会费。

单位会员:

关注学会微信: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c2_china),回复“单位会员”获取入会申请表,按要求填写申请表即可,如有问题,可在公众号内进行留言。通过学会审核后方可缴纳会费。


长按下方学会二维码,关注学会微信



来源:c2_china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ODcwOTExMQ==&mid=2655606797&idx=5&sn=3658a793ffda5c38c9c9ea478259e268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