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金委:继续加大四类项目的部署力度!吸纳高层次专家参与基金评审!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2-03

来源:科奖中心

近日,基金委网站公布了“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7614号建议的答复”,吕春祥代表提出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强化支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建议,对此建议,基金委答复 “在科学基金中长期和“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准确遴选优先发展领域,对下一步科学基金资助工作和重点做出系统安排。继续加大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等部署力度,增强科学基金引导科研人员面向国家需求开展核心科学问题研究的能力。”, 

“优化科学基金评审专家结构组成。在目前23.9万名通讯评审专家基础上,注重吸纳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在工业部门有丰富实践经验、在尖端领域有长期积累的科研人员参与各类科学基金项目评审”


答复全文如下: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7614号建议的答复


国科金发计〔2020〕53号

 

吕春祥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强化支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础研究的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突出问题导向,近年来在资源配置、项目部署、资助管理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

  一、加强面向国家需求的项目部署力度

  自然科学基金委在资源配置中加大向指南引导类项目的倾斜力度。2019年,将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资助规模分别增加50项和8项,将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资助规模扩大到15项,将新启动重大研究计划数量由此前的4项扩大到5项。2020年,在财政预算压减的情况下,保持重点项目、重大项目、基础科学中心项目、重大研究计划的资助规模不降,将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经费额度增加0.5亿元,积极引导科研人员围绕重大需求背后的核心科学问题开展深入研究,提升科学基金支撑国家战略需求的能力。新冠疫情发生后,自然科学基金委及时响应,专门安排经费1.15亿元,以专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等形式,积极支持科研人员围绕疫情溯源、防控等开展深入研究。

  二、扎实推进项目评审和人才评价改革

  自然科学基金委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精神,科学谋划,系统部署,扎实推进科学基金评价机制改革。一是明确资助导向,逐步探索和推广分类申请与评审改革。2019年,选取所有学科重点项目和部分学科面上项目,开展基于“鼓励探索,突出原创;聚焦前沿,独辟蹊径;需求牵引,突破瓶颈;共性导向,交叉融通”四类科学问题属性的分类评审,着力引导科研人员围绕资助导向提出高质量申请。2020年,将分类评审试点范围扩大到所有学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涉及项目116774项。二是认真落实代表性评价制度。2019年,将申请人与参与者简历中所列代表性论著数目上限由10篇减少为5篇,论著之外的代表性成果和奖励数目由原来不设上限改为10项以内。2020年,在项目申请书个人简历中强调其他代表性研究成果中不得再罗列论文和专著,同时取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中“论文收录与被引用情况统计表”。三是完善评审机制,注重评审过程避免“四唯”倾向。连续多年在评审工作中要求各项目管理部门组织项目评审时要引导评审专家更加关注申请项目的原创性和引领性,要求专家根据项目定位和评审要点进行评审,重视学术贡献与质量。

  三、完善科学基金多元化参与格局,充分发挥科学基金的源头支撑作用

  自然科学基金委注重发挥科学基金的平台功能和导向作用,与相关部门、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同投入经费设立联合基金,在商定的科学与技术领域内共同支持基础研究,将我国相关行业、区域、企业创新发展中的实际需求转化凝练为科学问题,凝聚全国范围内优秀科学家开展深入研究,不断拓展并完善基础研究多元化参与格局。2020年,自然科学基金委与联合资助方共同投入经费24.43亿元,部署800余项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坚持需求牵引目标导向,切实引导科研人员解决实际发展需求背后的核心科学问题。

  通过以上工作,自然科学基金委强化面向国家需求的战略部署方面有了长足进步,但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基础研究提出的迫切需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正如您在提案中指出的,科学基金对重大工程、重大需求的基础支撑能力不足,评价机制有待完善,基础研究多元化参与格局尚需优化等。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您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我们将在以下几方面开展进一步工作。

  第一、强化需求导向,完善顶层设计,发挥科学基金在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在科学基金中长期和“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准确遴选优先发展领域,对下一步科学基金资助工作和重点做出系统安排。继续加大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等部署力度,增强科学基金引导科研人员面向国家需求开展核心科学问题研究的能力。不断完善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的科学问题凝练机制、重大类型项目立项机制、学科交叉融合机制和成果应用贯通机制,系统研究并提出各学科发展战略和优先发展领域,全面提升科学基金破解“卡脖子”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积极构建新时期科学基金评价机制

  持续将避免“四唯”倾向的要求落实到科学基金管理全过程中。加强教育引导和宣传培训,引导评审专家凭能力、实绩、贡献开展项目评审和人才评价。深入推进基于科学问题属性的分类评审,探索构建“负责任、讲信誉、计贡献”的评审价值体系。总结试点工作经验,逐步扩大基于科学问题属性的分类评审试点范围,构建并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指标体系。在这些工作基础上,逐步建立针对不同项目类型、不同学科、不同评审评价环节等的一整套项目评审评价体系和管理工作规则,全面提升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的公正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为聚力原始创新和科学突破提供制度支撑。

  第三、进一步拓展基础研究多元化参与格局

  在新时期联合基金协议期吸引68.74亿元委外资金的基础上,秉持开放合作的原则,稳步扩大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和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规模,加强与行业部门的联合资助工作,不断完善联合基金组织实施机制。鼓励联合资助方参与联合基金的管理和评估,加强资助成果的对接转化,不断提升科学基金面向国家需求的资助能力和水平,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第四、加强科学基金与其他科技计划的协调衔接

  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工作的统筹部署,加强科学基金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专项等其他科技计划的衔接,在宏观统筹、项目协同、信息共享等方面强化沟通配合,向国家重点研究领域输送创新知识和人才团队,推动科学基金资助下有应用前景的成果及时得到后续支持。

  第五、拓展评审专家来源

  优化科学基金评审专家结构组成。在目前23.9万名通讯评审专家基础上,注重吸纳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在工业部门有丰富实践经验、在尖端领域有长期积累的科研人员参与各类科学基金项目评审,加强学科交叉和价值观融合,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工程研发三类研发活动的非线性互动,从机制上促进基础研究对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

  感谢您对科学基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20年8月3日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科奖中心综合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仅用于学术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号:nsf-online删除或修改!

资源推荐  

国自然资源整理完毕,爆炸性资源必须带走

科技奖励资料集合(评委、获奖项目、申报书等)

精品素材:10套优青、杰青PPT模板

3000张CNS封面级临床与科研绘图免费下载

神级素材库,论文绘图、做PPT,2000多页

重点研发答辩精品PPT模板收费下载

最新影响因子表格下载

精品人才竞聘答辩PPT模板收费下载

来源:kjzxnetcn 科奖中心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g5MzEyNTI0OA==&mid=2247505347&idx=1&sn=57d6a2f8b7c5f734787aab068c3b98dc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北京市 北京锐得幻演广告有限公司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