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分论坛】疫情报道的科技素养与伦理反思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2-08

来源:中国科技新闻学会

       12月6日,2020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十五次学术年会之“疫情报道的科技素养与伦理反思”分论坛于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办,该论坛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数字传播伦理专业委员会、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和中国传媒大学数字伦理研究所协办,旨在以数字伦理为切入口,讨论和反思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科技报道的伦理问题和出路。



      开幕式由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数字传播伦理专委会主任龙耘教授主持。她指出,从新冠疫情的社会语境出发讨论和反思科技新闻报道和科技传播是必要的。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许英在致辞中提出,由于新冠疫情2020年成为一个特殊的年份,从科技传播角度出发透视和反思这不平凡的形塑国际国内形势的转型之年尤为重要,新闻可以为我们总结经验和历史教训提供窗口,反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传播的作用;同时,数字信息传播技术既给我们疫情期间的社会连接提供了便利,也给社会带来传播的冲突和挑战,伦理视角能为技术和社会的关系提供思考方向。最后,徐英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对学会和专委会工作的支持和帮助。


      主旨发言环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金兼斌作了题为《疫情报道中对不确定性的表述问题》的发言。他表示,科学话语与公众话语中对不确定性的理解是不同的。科学话语中的不确定性表述带有假设检验逻辑,这种逻辑带有科学研究的诉求,即降低不确定性;而公众话语要求确定性;对科学信息的转义考验着科学传播者的伦理水准和社会责任,并建议用最浅显、最接近于常识的实用客观性表述进行科学新闻报道。


       中国传媒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员沈浩教授向听众展示了疫情期间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是如何更好地分析疫情的时空变化情况,以及技术是如何帮助控制疫情的。他以麦克卢汉的“媒介是人的延伸”为理论出发点,就云计算、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技术与人、社会的未来关系展开思考,并强调了提高数据素养、人文素养和媒介素养的必要性。


       随后举行的圆桌讨论由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数字传播伦理专委会秘书长姬德强教授主持,来自学界业界的专家和学者就疫情期间的科技素养和伦理反思进行了观点分享与对话。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国际媒介与传播研究学会(IAMCR)公共服务媒体政策分会联合主席钱忆亲表示,疫情报道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将其置于全球视野中观察,也涉及政治性因素;同时,是否应该跨学科培养专业类型记者,以提高新闻记者的类型报道能力问题也值得思考。从受众角度出发,她认为,如何考虑个人隐私牺牲和公共安全之间的关系也是一个媒介素养和传播伦理的问题。最后,她提出,即使在当下的媒体环境存在情感转向的趋势,新闻媒体也不能放弃其专业角色,中国媒体要重建专业媒体的权威性。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虞鑫表示,疫情期间,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和促进社会共识的新闻报道较少,新闻记者在关注疫情中的个人故事之余,也要将人文主义伦理思想和科技主义、实用主义的伦理观相结合。


      《新闻与写作》副主编李蕾展示了新闻传播学界在新冠疫情期间的关注议题,主要分为四个角度:信息呈现、传播与媒体表现;用户媒介接触与传播特征;媒介素养;伦理反思。她认为,新冠疫情中的传播伦理问题越发受到学界关注;伦理研究对象愈发多元,除了专业记者和媒体以外,公众和平台也受到关注;伦理讨论的边界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


      哔哩哔哩(bilibili)中央媒体公共关系负责人白国龙就疫情期间的视频平台科普传播经验进行了分享。他强调了当下媒体环境中科普传播跨界合作的必要性。同时,就传播的技术装置和渠道变化来说,基于沈浩教授提出的“算法重构渠道”的判断,他认为,渠道在重构话语权,平台渠道在信息传播和舆论生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科普视频生产中的版权、专业内容把关等问题也值得关注和思考。


      《科技日报》总编室新媒体室主任、《科技日报》B站号负责人王小龙从业界经验出发,分享了疫情报道期间的视频内容核查、记者对专家科学话语的转义报道、新闻内容选题等经历,并以此来展现新冠疫情期间新闻专业主义的实践和延展。


       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数字伦理研究所研究员叶珲表示,对于疫情报道的思考不应仅放在媒体活动本身,更应反思技术如何建立人与人的连接。他强调,许多人际交往在目前的技术逻辑上是成立的,可是在传播伦理或者科技素养角度上是需要再思考的,许多学术命题也需要在新的现实语境中考验推进。


      在青年学者论坛环节,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青年学者和学子就疫情期间传播活动的一系列伦理问题进行了学术分享。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赵如涵在发言中提出,科普传播需要放置于科技传播中讨论,这是一个结构性问题,在此背景下如何进行科学话语实践是新闻传播学界需要思考的;同时,将科技置于更宏大的框架讨论时,需要加入媒体的视角,使科普传播和科学传播形成连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高泽晋从创新扩散理论出发,对武汉居民的防疫信息采纳实践进行了深度访谈。她发现,部门组织合作、社会记忆、心理参与行动暗示等对防疫实践的扩散产生积极作用。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倪天昌分享了他对用户在新闻资讯消费过程中的感知新闻过载情况与其认知过程和新闻回避意图或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此研究证实了新闻过载对用户情感负荷机制和信息偏食机制的影响。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钱烨夫从信息疫情概念出发,总结分析了西方国家新冠疫情信息的网络民粹主义叙事逻辑和特征,最后指出为应对网络民粹主义叙事框架下的信息疫情持续传播,需要全球联手,重塑抗疫共识。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于千惠对线上短视频和线下疫情特展的融合机制进行研究,其过程是影像呈现和技术、感官和空间多重互动的,并总结出对我国科普传播的启示。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孙玉珠就疫情科普传播中的多元文本呈现与叙事策略展开梳理,并就当前的科普传播常态化提出建议。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王一淳从国家关系伦理视域出发,对“新冠民族主义”之现象进行国际新闻报道分析,从国族污名、国家“竞赛”和国家援助方面分析当下全球关系的结构性不平等。

 

       虞鑫老师在点评时对青年学者研究的话题前沿性和问题敏锐度进行了肯定,同时也表示研究资料和研究问题的契合度需要进一步提高。姬德强老师认为,运用“科普”和“科学传播”等概念时,需与历史和社会语境结合;国际传播研究要注重概念词汇、理论和自身立场的理解和选择。


       论坛闭幕式上,龙耘教授对会议进行总结。她指出,从当下新冠疫情的社会语境出发讨论和反思科技和传播伦理、媒介素养等议题更显重要。本次论坛上,来自学界和业界的各位成员的分享和互动讨论打开了科技素养和伦理思考的多重面向。最后,龙耘教授也期待,基于科技伦理的共同学术兴趣,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数字传播伦理专业委员会希望为学术共同体的建设作出平台性贡献。



       撰稿:马浩雯、林星妤

       摄影:韩洲



来源:zgkjxwxh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2MTAyMDYyMA==&mid=2247486101&idx=1&sn=89c363c67d1b968c4773d471d428c97d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 北京市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