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所等首获青藏高原中南部新生代地层年代序列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2-10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新生代环境团队研究员方小敏等联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院士王成善、兰州大学等国内外科研机构及高校的科研人员,精确测定和建立了青藏高原中南部伦坡拉盆地约41002150万年期间的新生代地层年代序列,修正了该区域古高度年代为4000万年前小于2300米,2600至2100万年前以后才可能达到3500-4500米。此前,学界认为约4000万年前,该区高原就已隆升到4600米的现代高度。129日,《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了该研究成果,这为深入理解青藏高原形成过程、机制及其与气候环境和生物演化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年代学约束,有利于推动重新深入审视青藏高原隆升机制模型、大地貌形成及深部-表层地球圈层相互作用等研究。 

青藏高原的隆起过程及其对亚洲和全球气候、生物演化的影响,是地学的前沿科学问题。其中,青藏高原高度的变化历史能够刻画高原地貌变化及其对气候环境和生物的影响。不同高度的变化历史,意味着不同的隆升过程和驱动机制,造成气候环境和生态效应的变化也不同。伦坡拉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中南部,堆积了海拔4千多米区域内最全最连续的新生代地层,并伴有大量热带棕榈、樟树和攀鲈鱼、水蜘蛛等化石和多层古土壤及火山灰,详细记录了青藏高原中南部隆起和气候环境变化历史,是研究青藏高原构造、气候、生态最为关键的地区之一(图1)。 

2006年,外国科学家通过测定该区古土壤钙结核氧同位素比值,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晚始新世约4000万年前,青藏高原中南部隆起到现今海拔约4600米高度”的观点,成为国际主流观点,并催生了有关地质机制模型、亚洲季风和内陆干旱演化等学科研究的新认识及近千篇后续论文的发表。 

经过长期研究,方小敏团队对伦坡拉盆地北部达玉山山前海拔近2000米的新生代地层剖面进行了古地磁年代测定,对剖面上发现的三层火山凝灰岩和沉凝灰岩进行了绝对年龄激光测定,首次获得了伦坡拉盆地早新生代连续高精度的磁性地层年代序列。进一步研究发现,该区域古土壤的年代为约2600至2150万年,热带动植物化石的年代为约3900万年前(图2)。 

研究人员通过年代测定并结合盆地新的古高度历史与构造演化推断,伦坡拉盆地具有明显的两期形成演化和变形历史:早期约4200万年到2500万年缓慢变形沉陷(100 m/百万年),晚期约2500至2000万年快速变形隆升。据此,研究人员提出了关于青藏高原中南部隆升新的认识:约25002000万年,伦坡拉盆地两侧山体下地壳被挤入盆地下方,像千斤顶般托举盆地,隆升到现在的高度。该研究或对青藏高原中南部新生代地层年代限定及未来相关研究起到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 

研究工作得到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专项、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  

20201210163649_18a574.jpg

图1.青藏高原中南部伦坡拉盆地 

20201210163649_1e1a6f.jpg

2.青藏高原中南部伦坡拉盆地含丰富动植物和古土壤、火山灰的新生代地层剖面及其精细的古地磁年代测定。五星代表火山凝灰岩绝对年代,左下图为剖面中发现的热带水蜘蛛和攀鲈鱼 

来源:中国科学院

原文链接:http://www.cas.cn/syky/202012/t20201210_4770343.s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青藏高原 气候 高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