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赞•科学家精神】王鉴明(1916—1998)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1-01-01

来源:中国作物学会

    为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及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激励广大作物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中国作物学会微信公众平台特推出“礼赞•科学家精神”系列,主要内容源自由本会编辑的《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农学编•作物卷》。

    王鉴明(1916—1998)王鉴明,甘蔗专家。

    他长期致力于甘蔗育种和栽培研究,引进“台糖134”,育成“粤糖57-423”、“粤糖 63-237”等优良品种,并开展良种良法配套研究,在生产上收到显著效益。

    对生物统计学有精湛造诣,为这一学科在甘蔗及其他领域中的应用做出了积极贡献。

    王鉴明,1916年6月14日生于广州市(祖籍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涌口乡)。

    3岁丧父,孤儿寡母,受尽欺凌,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沉重的创伤,但也激发了他发奋图强的决心。

    王鉴明深知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因此读书勤奋自觉,在中学6年中几乎年年考第一,成为同学中的佼佼者。

    1940年在金陵大学农学院毕业时,亦以学习成绩优异而荣获校方援予“金钥匙”的奖励。

    他在中央大学攻读农科硕士学位时,一方面主修农艺,同时从师著名数理统计学家唐培经教授学习数理统计。

    后来,他考取了公费留美,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进修甘蔗学,同时钻研生物统计学,并多方搜集文献资料。

    在唐培经的推荐下参加了美国生物统计学会。

    1946年,王鉴明回来后,受聘于中央大学农学院。

    在中央大学开始任教时,除了认真讲授甘蔗学和生物统计学等课程外,还在附属农场进行甘蔗品种资源的研究,精心观察鉴定从台湾省和美国、印度、菲律宾引进的400多个甘蔗品种材料,准备在此基础上培育新的品种。

    不料,一天国民党的一队骑兵路过试验地,转瞬之间把甘蔗吃个精光,试验地也被践踏得惨不忍睹。

    这对他来说是个极其沉重的打击,也使他感到彷徨与困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

    1951年初,院党委书记给他带来了一份中南区农林部的批文,同意他关于发展甘蔗科研工作的建议,并希望他先从培育新品种抓起。

    这使王鉴明喜出望外。

    他通过勘察首先确定在珠江三角洲的腹地广东省顺德县五沙乡建立甘蔗试验场,接着又在海南岛最南端——崖城建立起我国大陆第一个甘蔗育种场。

    “文化大革命”期间,王鉴明被作为“反动学术权威”受到批判,并较长时间被下放到干校和农村劳动,而在此时他的爱人又不幸于1975年5月辞世。

    这些突如其来的事件,给他的心境和事业留下创伤。

    然而,王鉴明并未因此而灰心丧气,只要条件和机会允许,他就会毫不犹豫地继续坚持他认为是正确的甘蔗科研事业。

    当下放到海南岛通什自治州甘蔗杂交基点时,他在那里开展了改进甘蔗杂交授粉技术的研究,从而提高了杂交结实率和种子发芽率。

    当他被派往海康县搞甘蔗品种推广时,他又总结出有些地方良种不良的原因,探索出不同类型品种与不同生态条件的相互关系,并提出广东省甘蔗区划和相应的品种布局。

    王鉴明于198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是广东省第一、二届政协委员和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曾任广东省科协书记处书记,全国轻工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农学会、中国作物学会理事、广东省农学会常务理事,《作物学报》编委,《中国大百科全书·轻工卷》编委,中国作物学会甘蔗协会顾问等职。

    建立甘蔗育种基地,培育甘蔗优良品种王鉴明40余年如一日,献身于甘蔗科研事业,并取得显著成绩。

    建国初期,我国蔗糖业生产水平很低,农民种植的甘蔗品种还是老掉牙的低产劣质的竹蔗或产量一般、糖分不高、易遭病虫害的东爪哇甘蔗2878,因此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

    以改良甘蔗品种为己任的王鉴明,于1951年挑起了广东顺德甘蔗试验场副场长的重任,并负责育种课题。

    开始他把工作重点放在引种试验上,将优选的品种在省内蔗区进行区域试验。

    他亲自到现场选点,参加试验材料的下种、选择、收获和总结。

    结果筛选出“台糖134”这一产量较高、糖分较多、宿根性强、适应性广、为广大蔗农所欢迎的新品种。

    这一品种自1954年开始推广,在4~5年间便基本上取代了原有的“东爪哇2878”等品种,成为广东、福建、广西、云南等省(自治区)广泛种植长达20多年之久的甘蔗良种。

    1952年,王鉴明受中南区农林部的委托,带领8人勘察小组来到海南岛,经4个多月的考察,最后确定在崖城建立海南甘蔗育种场。

    这是我国甘蔗育种与蔗糖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从此我国拥有了较大规模的甘蔗杂交育种基地,可以源源不断地为各地培育甘蔗新品种。

    这也是王鉴明为发展我国蔗糖业做出的重要贡献。

    从那时起,他从勘察、定场址到建场以至建场后的工作部署和课题研究,无一不倾注着了大量的汗水和心血。

    自从有了海南甘蔗育种场,每年冬春季节来自全国有关省(自治区)的科技人员,象候鸟似的云集在那里,不失时机地开展杂交育种工作,把一批批含有不同种质的实生种子带回去,培育成适于当地种植的甘蔗新品种。

    30多年来,南方9省 (自治区)共选育出近100个甘蔗新品种,推广面积占总植甘蔗面积的70%以上,为国家增产蔗糖、增加收益起到巨大作用。

    在此期间,王鉴明与他的同事也用辛勤的汗水在广东浇灌出 30多个适于不同土壤、不同生态类型、不同地区种植的甘蔗新品种,其中10多个已大面积应用于生产。

    早在20世纪50年代,王鉴明曾在珠江三角洲选育出一批像“粤糖 54-143”、“粤糖54-474”等早熟高糖而产量一般的品种。

    这些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后,因产量不高而未被多数蔗农所接受。

    他带着这个问题到蔗区去作调查研究,了解到广东主产蔗区的珠江三角洲,土壤肥沃,水肥管理条件好,因此农民喜欢种植大量高产、能充分利用当地优越的温光条件的品种类型。

    根据群众的要求,联系到国家正在那里不断新建和扩建糖厂。

    压榨能力迅速增加等情况,便将育种目标转向大茎高产的“台糖 148”为母本,与茎数多、产量高的“台糖134”为父本进行杂交,经过连续几年的培育和选择,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便育成了著名的 “粤糖57-423”。

    这个品种又称“大碌种”,茎粗大,亩产蔗一般为7~8吨,高则10多吨,比原有品种增产20%以上,深受农民欢迎。

    该品种推广后不久年种植面积就达50万亩,因其增产增糖效果显著,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正当“粤糖57-423”受到领导和群众交口称赞之时,王鉴明深知,“粤糖57-423”虽然高产,但迟熟、生育的前中期蔗糖的含量不够高,加之它必须在水足、肥丰、管理条件好的情况下种植才能获得高产,所以不能“包打天下”。

    他认识到,优良甘蔗品种不但要高产还要高糖分,才能受群众欢迎。

    然而高产和高糖是一对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从亲本选配开始,注意扩大杂种后代的变异范围并对其进行正确的选择。

    他还注意到,广东糖业在不断发展,蔗区在迅速扩大,选育品种不能只局限在珠江三角洲,更应考虑适应广大旱坡地种植。

    在这种新情况下,王鉴明又为自己制订了新的育种目标,向新的任务挑战。

    1963年,他和同事们一起,对手中掌握的数百个亲本资源逐一进行研究,最后选用了高产潜力大的“Co419”与高糖分的“Cp33-310”配成杂交组合,通过基因重组和不断去劣求优的筛选,一个既高产又高糖的著名的甘蔗新品种——“粤糖 63-237”终于育成了。

    该品种叶片狭窄而较厚,叶姿直立,光合效率高,且不易倒状和较抗病虫,有利于从生理上的中熟和中糖转变为工艺上的中早熟和中高糖。

    同时茎多、宿根性好,产量高,深得珠江三角洲,特别是湛江等旱地蔗区的糖厂和蔗农欢迎。

    通过鉴定后推广速度很快,现已发展到160多万亩,约占全省植蔗面积的50%~60%,是目前广东省种植面积最大,一直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优良品种。

    这个品种在海南、广西等省 (自治区)亦有一定的种植面积。

    由于性状组配好,增产增糖增益的效果高,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推广综合配套技术,促进甘蔗事业发展新品种培育固然重要,良种良法配套的栽培管理也同样重要。

    对此,王鉴明早有认识。

    20世纪50年代初,他主持顺德五沙甘蔗试验场工作时,就设置了农艺栽培、植物保护等工业研究室。

    后来调任广东省或轻工部甘蔗糖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后,他也仍十分注意栽培与育种的密切结合。

    那时候,他每年总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深入蔗区,联系群众,调查与总结甘蔗大面积栽培的经验与问题。

    在20世纪50—60年代,我国蔗区曾多次出现灾害性天气,如1955年的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严重低温霜冻以及沿海地区较常出现的特大台风和咸潮等灾害,给甘蔗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王鉴明在每次现场调查总结并就地提出灾后可能采取的措施时深深感到,不论平时生产技术还是灾后补救措施,都不是单靠品种所能解决的,大量的问题还要靠栽培技术来解决。

    所以他在不断改进与深化甘蔗育种工作的同时,十分重视栽培研究,比如,20世纪50—60年代开展的甘蔗防倒状、群体结构研究发展到20世纪70、80年代的地膜覆盖、育苗移栽、蔗田综合利用、中水抗旱栽培(节水栽培的一种)等。

    近年这些良法结合良种的研究充分反映在以王鉴明为总负责人的“六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甘蔗早熟高糖新品种选育及高糖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上。

    该研究突出以地膜覆盖为中心,结合使用新育成的某一两个良种,再把育苗移栽、氮磷钾配方施肥、科学用水、防治病虫害等一套综合栽培技术措施分别应用到番禺县石碁高产蔗区和斗门县上横低产蔗区进行大面积示范。

    经过连续5年的示范对比,实现了预定的攻关指标要求,通过了国家鉴定验收,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收到了良好效益。

    这一成果于1987年获得轻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72年,王鉴明在国家三部(轻工部、农业部、商业部)主持召开的蔗糖会议上倡议成立全国甘蔗科研协作会议之后,为主持、组织、协调各方面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

    他先后在我国产蔗区各省(自治区)筹办与主持了共10届全国甘蔗科研协作会议,组织重点项目的区域性协作,加强省(自治区)间的经验交流,促进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受到了甘蔗糖业界领导和同行的好评。

    此外,王鉴明对生物统计学和田间试验设计也有较深的造诣,他在生物统计应用于甘蔗育种、栽培、植保以及橡胶、园艺作物的研究,甚至应用于医学、造纸、食品、发酵等的研究方面都下过很多功夫。

    他编著的《生物统计学》一书(1988年,农业出版社出版),引用了大量的和多方面的例证以阐明统计学原理与方法,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反映较好。

    王鉴明从事甘蔗科研和教学工作的50年中,勤奋工作,勇于实践,学识渊博,著述丰厚。

    由他主编的著作有《中国甘蔗栽培学》、《中国甘蔗栽培》、《甘蔗栽培技术》,由他本人编著的有《甘蔗栽培生理》、《生物统计学》、《甘蔗群体理论研究》;由他主持而同他人合作编译的有《英汉甘蔗科技词汇》、《日本人名地名译名手册》;他还编有《甘蔗选育种论文集》和《甘蔗栽培论文集》。

    此外,还在各种刊物上发表文章200余篇。

    1980年他在菲律宾举行的第17届国际甘蔗糖业会议上书面发表的《甘蔗组织培养基配方试验设计及统计分析》一文,已被收入该会出版的论文集中。

    他曾在日本杂草学会年会上作了题为《杂草集团的生物统计》学术报告。

    为了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甘蔗糖业科学事业的发展,王鉴明先后到过印度、澳大利亚、日本、扎伊尔等国家进行考察,并与10多个国家的甘蔗科研机构、生产单位和高等院校及其专家学者建立了广泛的联系,赢得了良好声誉。

    此外,1979年,王鉴明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的刘志诚受国家经贸部的委托,前往扎伊尔扑灭非洲甘蔗茎螟危害,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便出色地完成了这一繁重任务,受到了扎伊尔政府有关部门的赞扬和我国经贸部的通令嘉奖。

    王鉴明不仅是我国知名的甘蔗专家,而且是一位治学严谨,诲人不倦的教授和导师。

    从建国前后开始到建立甘蔗科研机构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他曾在中山大学农学院任教;后来转到科研单位从事研究工作期间仍经常举办有关甘蔗学、生物统计学等培训班,直至20世纪80年代还在辛勤地指导研究生。

    他那精湛渊博的学识和高尚无私的道德情操,深受同行与学生们的敬佩和赞誉。

    他过去为国家培养的大批农业科技人才,不少已成为高级研究人员,担负着我国农业科技战线上的重任。

    1984年,王鉴明退居二线,任轻工业部甘蔗糖业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

    20世纪90年代他计划把过去的积累的经验和资料,尤其对甘蔗各个专业领域的发展上“带宏观”的看法或带方向性的意见加以整理后写下来留给大家做参考。

    他认为我国今后还要继续大力发展甘蔗生产,但对甘蔗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要予以重新评价。

    今后发展甘蔗生产不仅为了制糖,也为解决发展水产业、畜牧业提供必需的饲料,以便尽可能压缩饲料粮和饲料作物所占用的耕地。

    通过大量的调查分析,他论证了今后进一步发展甘蔗生产和蔗糖业,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以提高单产为主,适当扩大面积的方针。

    他在晚年可贵的岁月里,不辞劳苦地先后到南方产蔗省(自治区)宣传他的这些“超前观点”,以期为祖国的甘蔗生产和糖业发展多做贡献。

    人物生平1916年6月14日 生于广州市。

    1935年8月 毕业于广州培英中学,同年考入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

    1937年8月—1938年8月 转入广州中山大学农学院。

    1938年8月—1940年7月 就读成都金陵大学农学院,毕业后任成都中央农业实验所工作站土肥系技佐。

    1940年11月—1942年8月 于重庆中央大学农学院攻读硕士学位。

    1942年8月—1945年 任四川金堂铭贤学院讲师。

    1945年 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大学攻读甘蔗学。

    1946—1949年10月 任中山大学农学院副教授,后兼茶蔗农场场长。

    1951—1958年 任国营广东糖业公司甘蔗试验场副场长。

    1958—1964年 任广东省甘蔗糖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广东省轻工业研究院副院长。

    1964—1972年 任轻工业部甘蔗糖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兼海南甘蔗育种场场长。

    1972—1979年 任轻工业部甘蔗糖业科学研究所革委会副主任。

    1979—1984年 任轻工业部甘蔗糖业科学研究所所长。

    1984年起 任轻工业部甘蔗糖业研究所名誉所长。

    历任广东省科协书记处书记,全国轻工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农学会、中国作物学会理事,中国作物学会甘蔗协会顾问等。

    1998年9月 逝世。

    扫码关注我们关注“中国作物学会”或“作物天地”微信公众号,点击“加入我们/会员注册”,即可注册个人会员。

    



来源:chinacrops 中国作物学会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2NTA3NzQyMg==&mid=2650906108&idx=6&sn=4ac7d446fa1f10840b0b8b59b08f7d5d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