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焕明:探索生命的基因图谱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7-05-26

今年65岁的杨焕明,出生在浙江乐清一个海边的小山村。



他记忆中的儿时故乡是这样的:到处是爬不尽的陡峭的山路,还有贫瘠的黄土,山地里捡不尽的石头,让锄头迸出火花。每天一放学,杨焕明就被妈妈派去割草、砍柴,右手上一道横跨三指的刀疤,至今清晰可见。


“哪个农村孩子,不希望‘不劳而获’呢?”杨焕明感慨万分地说道,小时候他恨不得秧苗能一夜长成稻谷,水稻能像茭白那么高,谷子能像蚕豆那么大。而恰恰是这种对大自然爱恨交织的感悟,让他产生了探索生命的动力,并走上了科学之路,成就了如今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杰出的基因组学家。


杨焕明及其团队所承担的人类基因组、SARS冠状病毒基因组、水稻基因组,以及家猪、家鸡、家蚕基因组等重大项目,使我国的基因组研究得以跻身于世界前沿。



其实说起对生物的最初感受,让杨焕明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邻居用沾满泥巴的手递来的一节藕。这块从泥巴中挖出的、横切面布满大大小小巧妙排列孔洞的植物,令杨焕明感到神奇,“这是我第一次为神奇的大自然所造就的生物之美所感叹”!


后来,杨焕明的中学生活只维持了一年半,便伴随着全国“上山下乡”运动戛然而止。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全社会都盛行“读书无用论”,但他始终把看书当成最大的享受。


“书都被烧了,只剩下3本我偷偷藏着的英语书”,直到现在,杨焕明还能清晰地背出,英语书里几乎所有的课文及后面的补充阅读。在别人看来,那段色调暗淡时光的夜晚只剩下疲惫,但是对于杨焕明而言,在夜晚的煤油灯下读书是一种享受。


多年以后,在英国剑桥郊外举行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会议。会上,就是否接受中国参与进行答辩。杨焕明用流利的英语据理力争、激情答辩,争取到了1%的任务份额。其浓重的中国南方口音,同样让与会者印象深刻。


杨焕明的求学过程,克服了许多不为人知的辛酸。在做民办教师、罐头厂临时工的间隙,他就在县城里四处找书,每看完一本就立刻和别人交换,竟然自学完了初中高中的英语、数学、物理全部课程。


“没有所谓的好书坏书,那时只要能找到的都是可读之书。”杨焕明介绍说,从《激光》《射流》到《十万个为什么》,从《法兰西内战》到《哥达纲领批判》,从《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到《国家与革命》,还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选集》全都读了个遍。


1975年,杨焕明走进了杭州大学的校门,就读他喜欢的生物系。从此他生命科学研究的序幕正式拉开。至今,杨焕明仍保持每天读30篇以上文献资料的习惯,他把每天看书、看文献当作是“戏读”,如游戏一般,始终站在科研的最前沿。


2002年4月,这个昔日怀揣着“拔苗助长”梦的懵懂少年带领他的团队,在世界上首次利用全基因组“霰弹法”策略,对大型植物基因组进行测序,并独立完成了超级杂交水稻父本籼稻“9311”基因组“工作框架图”,揭开了其高产、优质、美味背后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