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技知识干部读本】深海空间站使人类活动拓至深海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7-06-02

深海空间站是在载人潜水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一代居住型深海作业平台。深海空间站又称“海上龙宫”,它把地面的房间“搬”到了水下,在狭小的空间尽可能把生活起居、实验甚至娱乐等各种功能都集成在一起。


海面1000米之下就属于深海,阳光无法到达那里,光合作用也无法进行。然而科学家早已发现,深海海底并非一片死寂。20世纪70年代,随着海底热液和热液生物群的发现,科学家意识到,“万物生长靠太阳”总的来说没错,但在海底,地球内部散发的热量或许替代了阳光,成为海底“黑暗生物圈”的能量之源。


“张謇”号上的深海海底环境原位观测器拍摄的海底画面(来源:新华社)


在黑暗的海底,无论是肉眼可以看到的鱼虾蟹贝,还是数量庞大的微生物,都依靠来自地球深处的能量和物质,通过自身的化学作用制造有机质,并形成了海底的“黑暗食物链”。这个生活在海水超高压强下的地球最大生态系统,人类对其还知之甚少。海洋深处有一种被西方学者称为“21世纪能源”或“未来新能源”的可燃冰,分布于水深大于300米的海底沉积物或寒冷的永久冻土中,具有使用方便、燃烧值高、清洁无污染等特点。迄今为止,已探明的海底可燃冰储量够人类使用1000年。


有很多海洋生物生活在海底低温、没有阳光、又有剧毒素的环境里,如果把这些生物打捞上来脱离这个环境做研究,则无法捕获这些生物的基本特质,所以最好可以直接通过深海空间站在它们生存的环境里研究。深海空间站的最大优势就是这种原位分析。同时,深海空间站的建立能为科学家提供海洋突发事件和长时间序列研究的海量数据,可以预测地震、海底火山喷发,观测地壳变异、海洋物理、海洋化学等参数变化。


夹杂着白色颗粒状可燃冰的海底沉积物(来源:新华社)


深海空间站代表着海洋领域的前沿,它需要“一主两辅”:“一主”是深海空间站主体;“两辅”是保障船和水下运载器。就深海空间站建设而言,世界各国目前都处于概念设计阶段,可以说我国与世界各国处于同一起跑线。加快推进深海空间站建设,建设具有真正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海空间站一主两辅系统,我国甚至可以在这个领域领跑世界。


2012年5月23日,我国的深海空间站—小型深海移动工作站模型首次亮相北京科博会。2013年11月3日,中国首个实验型深海移动工作站完成总装,进行了水池试验。该深海空间站外形类似一艘小型潜艇,但工作潜深远大于一般的军用潜艇,可达1500米;采用电池动力,可在水下连续逗留15~18昼夜,水下航速4节,最大载员12人,正常排水量260吨级,长24米,可携带多种水下机器人(ROV)、大型多功能作业机械手、重型水下起吊装置等。


中国深海空间站实施“三步走”计划。第一步,实验平台主要用于验证、演示深海工作站具有哪些功能,目前已经完成了小型深海空间站试验艇的研制工作。第二步,计划研制的深海移动工作站正在稳步推进,最终目标是研制可以水下逗留60天、具有1500吨级和2500吨级两种类型的未来型深海移动空间站。第三步,深海空间站建设完成并实现对接。


目前,中国已经开展4500米载人潜水器关键技术攻关工作,其中载人球舱在2013年年底完成研制,2015年7月13日至8月18日,“4500米级深海资源自主勘查系统(AUV)”成功完成第一阶段历时35天的南海海上试验,整个潜水器项目预计在2018年前后完工。与“蛟龙号”这个中外“混血儿”相比,这个4500米载人潜水器是地道的中国龙,钛合金的壳体由我国自主完成。


2015年10月,由哈尔滨工程大学科研团队和中船重工702所承担的“4500米级自治式潜器(AUV)搭载对接技术研究”项目完成海试验收,首次成功实现自治式潜器与深海空间站对接的关键技术验证。此次海试成功,使中国深海空间站的发展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作为保障船的中国科考船近期密集下水,我国的海洋科学考察船主要分布在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学院、教育部等部门。仅我国的海洋调查船队规模已经增至45艘,部分船只稍加改装即可用于深海空间站的保障船。


美国正在酝酿的海洋大气海底综合研究平台将是世界上第一个深海研究设备,设计占地3716米2,由1个置于海底的深海空间站、1个从水面到海底的井架系统、1个可沿井架上下移动的观察试验运载舱组成。平台潜深约168米,自持力30天,载15人。此外,2008年美国休斯敦先进研究中心(HARC)还设计了海底钻探能源供应型深海空间站。


“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来源:新华社)


法国也非常重视深海载人潜器的发展,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目前,法国在役的载人潜器仅有Nautile号。Nautile号载人潜器的下潜深度可达6000米。就深海空间站而言,法国还处于概念设计阶段,并无实质性进展。


英国朴茨茅斯大学提出了一种水下星球大战系统,并进行了概念设计。根据设计方案,这个深海空间站大部分时间在水下固定,当需要移动时可缓慢移动。该结构形式融合了传统潜艇圆柱形壳体的优点,克服了圆柱形壳体两端不利于人员行走的缺点。在战争期间,潜艇可直接通过深海空间站补给,还可进行维修。


此外,为使油气资源开发系统从水面向海底转移,挪威也在积极发展深海空间站。2012年,挪威海洋科技研究院研发“北冰洋水下工作站”,排水量1500吨,可潜深450米,航速达8节,自持力14个昼夜,载人10~14人。该平台的最大技术特点是首次采用了常规动力。


目前,俄罗斯在深海载人潜器研发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役的深海载人潜器为Mir-1号和Mir-2号,具有6000米潜深能力。俄罗斯也在加快研制其千吨级深海空间站。继2003年研制出2000吨级通用型深海空间站之后,又于2006年提出研发北冰洋油气开发六类专用型深海核动力工作站的设想,包括深海钻井、水下油气生产、水下工程维修、水下运输等用途,并在2013年开始新建一艘通用型深海空间站。


日本在深海空间站建设上已有实质性进展,目前正在研制潜深500~2000米的移动式深海空间站。为了保持在载人潜器方面的领先地位,日本对下一代载人潜器也进行了研究,对每一个深度级别的潜器(特别是对11000米深度的深海载人潜器),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美国、俄罗斯已拥有的深海空间站类型装备,之前主要用于建设军事探测和无人作战系统。进入21世纪以后,美国、俄罗斯开始采取专用型和通用型深海空间站类型装备并重发展的方式,将深海空间站的应用目标转向能源资源、国土权益、科研环保等方面,力图保持在海洋科技领域的先机和优势。


深海空间站和深海长期观测系统是人类征服海洋空间的大门,可以预测地震、海底火山喷发,观测地壳变异、海洋物理、海洋化学等参数变化,通常由海底观测系统和水面支持平台组成。深海载人装备是水面支持平台和海底固定式空间站、深海长期观测系统之间的物理连接纽带,除了负责海底调查、数据传输、运输等任务外,还可以对海底固定式空间站和深海长期观测系统进行能源补充。


我国是继美、法、俄、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大于3500米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未来,深海移动工作站是世界深海科研发展的主要方向。值得关注的是,深海空间站正在成为解决海洋与大陆架主权争议的重要手段。2012年9月底,俄罗斯利用AS-12深海核动力工作站开展了为期20天的“北极2012”考察活动,获取500千克大陆架岩样,证明莱蒙诺索夫和门捷列夫山脊属于俄罗斯大陆架,从而巩固了俄罗斯对北极大陆架主权申诉与军事控制的优势地位。


我国深海载人装备的未来发展,有三个重要方向:一是加强现有载人与无人潜器的实用化配套建设,以尽快拓展深度不超过7000米的深海研究与开发的广度。二是在“蛟龙号”前沿技术的基础上,以对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安全防卫最为关键的深度不超过3000米的大范围、长航程、高功率深海作业为目标,跨越式发展深海空间站技术,进一步培育深海工程作业能力。三是适时进一步开发占世界海域面积不足1%的深度超过7000米海域的载人潜器技术,使我国深海探测与研究覆盖全海域。


掌握强大的深海作业能力已成为21世纪海洋强国的战略取向,各海洋强国都把掌握深海装备技术,具备人员进入深海、实施工程施工的能力作为取得海洋科学、经济、军事竞争战略主动权的重要举措。为此,我国也应尽快实施深海空间站重大科技工程项目,使我国具备进入深海,“下得去,待得住,能作业”的能力,全面带动新一代深海装备产业的创新发展,在世界海洋开发竞争中取得主动权,为实现海洋强国梦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蛟龙号”在雅浦海沟完成大深度下潜(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