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物 | 蔡美峰:以赤子之心向岩层深处开掘!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12-14

来源:余杭科协



蔡美峰(1943.5.18- )岩石力学与采矿工程专家。江苏省如东县人。196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90年获新南威尔士大学采矿岩石力学博士学位。曾任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国际岩石力学学会教育委员会主席,现任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矿业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蔡美峰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




1990年11月8日的《光明日报》头版头条是《问渠哪得清如许——记留澳博士研究生蔡美峰》,记录了他毕业学成归来报效祖国的事迹。


曾经,那位说出“归国效力,天经地义”的博士毕业生,如今已是国际著名岩土工程专家。


1943年,蔡美峰出生于江苏如东黄海边。他出生刚三个月,父亲出海时不幸去世,母亲孤身一人拉扯4个孩子。贫苦的乡村生活是他成长的起点。后来,蔡美峰以高分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就读于工程力学本科专业。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他报考了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


入学面试时,岩石力学学科领域专家于学馥教授问蔡美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以前,你是搞上天(火箭发射)的,现在要入地,行吗?”蔡美峰回答:“我能吃苦肯学习,干什么都行。”


蔡美峰没想到,当时的回答成为自己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他的专业领域从工程力学转入采矿工程。


采矿是一门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复杂性既在于开采结构的设计,也在于对开采条件和环境的研判。采矿的理论基础是力学,经过工程力学本科训练的蔡美峰,深感自己在采矿领域“大有用武之地”。


蔡美峰院士近照


蔡美峰说:“以前,采矿被很多人看不起,大家认为采矿就是刨地三尺,没有学问,也不是一门科学。但是,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越来越举足轻重,特别是与国外相比,我国采矿工程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使人们逐渐重视采矿领域的科技应用。”



采矿其实是力学问题,地层本身存在地应力,在没有开采活动的时候,地层处于自然平衡状态。蔡美峰介绍,采矿开挖活动打破了这种平衡,引起地应力的释放,正是这种地应力的释放荷载导致采矿岩体的变形和破坏。


根据实际地应力进行合理的采矿开挖设计,保持采矿工程的稳定性,这项技术重要且复杂,测量误差可能造成上亿元的浪费。


20世纪80年代末,蔡美峰去澳洲留学,主要研究方向就是如何测量地应力。由于资金和人员缺乏,当时,他自己要将试验需要的几十公斤岩石块从试验台上搬上搬下,在一尺半的试验台底部爬进爬出。没多久,连原先的导师都调走干别的项目去了,但是他却经受住脑力、体力的磨炼,继续坚持研究,被称作“采矿系最辛苦的研究生”。


结束完留学生涯,蔡美峰发明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应力测量技术,并开始在国内推广。


在摆放着各种测量仪器和部分采矿机械模型的办公室里,蔡美峰向记者介绍地应力的测量方法,并不时在纸上画着示意图。



“经过几十年的开采,我国浅层的矿产很快就要采光了,现在需要向更深层次进行开采,这就是深部开采。”如今,深凹露天矿边坡稳定性控制与优化设计方法、露天转地下开采关键技术、深部开采岩爆预测与防控技术,是蔡美峰的主要研究内容。



年逾古稀的蔡美峰,依然领衔多项国家研发技术重点专项:“我的目标是,集中优势力量,力争在开拓先进的采矿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30年前,在本报那篇报道旁,还刊载了一篇短评《新一代知识分子的风范》。文中写道:“年轻一代的知识分子对祖国、对人民始终怀有一颗赤子之心,始终牢记着祖国和人民的重托。”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




素材来源:光明日报、今日科协

来源:yuhangkp 余杭科协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MDY1MTcwNw==&mid=2653023129&idx=2&sn=52f492773a4097d24d4a91c3bb6c3131&chksm=8bdd26cdbcaaafdb315c27f7e027c4680c23d633a7d5444f59b809367987ea6e702bdc1a7633&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科技 大学 岩石力学 采矿工程 蔡美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