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cRNAs调控水稻重要农艺性状变异的分子机制被揭示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12-19

来源:植物科学最前沿

近日,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杨庆文团队、刘君团队和华盛顿圣路易斯大学的Ken Olsen团队合作完成的题为“Genome-wide analyses reveal the role of non-coding variation in complex traits during rice domestic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完成了水稻(亚洲栽培稻)及其祖先种(普通野生稻)非编码区lncRNA的注释,结合多重组学方法研究了水稻lncRNA的进化历史,从全基因组水平揭示了lncRNAs调控水稻重要农艺性状变异的分子机制

 20191219101341_517741.jpg

LncRNA对水稻籽粒形态性状多样性微调的分子遗传机制

尽管高达90%的真核生物基因组能够发生转录,但仅2%的转录本能够编码蛋白。阐明非编码区变异对农艺性状多样性形成的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是揭示作物遗传变异的基础。研究结果表明,栽培稻中95%的lncRNA表达量下调,且下调的lncRNA在进化过程中具有与定向选择一致的显著分子特征,差异表达的lncRNAs靶基因富集于与碳固定能力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的位点。部分lncRNAs表达量降低直接导致淀粉含量和粒重的增加,从而通过lncRNAs的全基因组注释重塑了水稻转录组的表达模式,揭示了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多层次调控机制。

该研究首次从全基因组水平对水稻及其祖先种的lncRNA结构、表达模式、分子机制和进化历史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了lncRNAs调控水稻重要农艺性状变异的分子机制,极大地促进非编码区调控作物农艺性状变异的研究,可为水稻全基因组设计育种提供路线图,对于水稻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作者为郑晓明副研究员,该研究得到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国家重大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

植物科学最前沿公众号为植物领域最具传播力的学术公众号,为更好促进学科内的交流,我们创建了100个垂直细分讨论群,直接覆盖20000名活跃用户,在这里您可以快速向同行请教专业问题并获得答案,目前具有如下领域讨论群:

基因家族/基因组编辑/群体遗传学/激素/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代谢组学/合成生物学/植物与病原微生物互作/药用植物/数字农业/苔藓植物/表观遗传学/根系微生物/光信号转导/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技术-蛋白/实验技术-基因/非编码RNA/单细胞测序/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植物种质资源/杂粮育种/作物栽培/花卉和观赏植物/植物保护-昆虫/细胞生物学/采后生物学/植物进化/植物转基因技术/植物营养/杂种优势/生态/更多研究方向群正在组建中......

来源:frontiersin 植物科学最前沿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yOTY2NDYyNQ==&mid=2247493606&idx=1&sn=8181ba94e6ae8e5d598e058b859f0e91&chksm=e8bd95f8dfca1cee98044ef3abaabd7eb080512c8a9cde761d7064818b0597330036794a0b56&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基因组 lncRNAs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