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龚继明课题组揭示植物根中质外体铁再利用新机制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1-06-25

铁(Fe)是植物必需的矿质营养元素, 在光合作用等诸多生理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其在土壤中的生物有效性低下,导致植物缺Fe现象比较普遍。植物根系质外体空间被认为是植物重要的Fe贮存库,快速、有效地利用根系的质外体Fe是植物耐受缺Fe生境的重要机制[1]。但是质外体铁到底如何被利用知之甚少。

2021年6月23日,Molecular Plant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龚继明团队题为“Galactosylation of Rhamnogalacturonan-II for cell wall pectin biosynthesis is critical for root apoplastic iron reallocation in Arabidopsis”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揭示Cdi基因介导的细胞壁合成在植物根部质外体Fe再利用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

20210628020259_31d90a.jpg

前期研究表明,Cdi基因纯合突变导致雄配子不育而致死[2],因此该研究首先构建了Cdi基因的花粉特异互补的纯合突变体,并观察到突变体根部变短,细胞膨大,细胞壁发育畸形等表型(图1A-B)。由于该表型与细胞壁果胶组分中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II(RG-II)合成受阻的突变体mgp4非常类似[3],研究人员推测Cdi可能也参与RG-II合成相关的生物学过程。进一步研究发现Cdi突变体根部细胞壁中的RG-II二聚化受到抑制,且其A链缺少了一个半乳糖残基。随后通过体外纯化Cdi蛋白及一系列酶活实验确定Cdi通过将GDP-L-半乳糖转移至RG-II A链末端从而调控RG-II二聚化的生物学过程(图1C)。

有趣的是,Cdi基因的表达特异性受缺Fe诱导,而且缺Fe处理后的Cdi突变体比野生型更易出现叶片萎黄等缺铁症状(图1D)。缺Fe情况下,野生型根部的Fe大量向地上部转移,而突变体根部的Fe转移则严重受阻。进一步研究发现Cdi突变使细胞壁对Fe的吸附能力增强,导致根部质外体Fe的再利用受到抑制(图1E-F,图2),从而降低Fe从根部向地上部的转运。

20210628020259_3bc5e1.jpg

图1. Cdi介导RG-II A链半乳糖基化对质外体Fe的再利用至关重要

(A-B) Cdi突变体根部变短、膨大(A),细胞壁发育畸形等表型(B);(C)Cdi介导了RG-II)的A链末端的半乳糖基化;(D)Cdi突变体对缺Fe 条件更为敏感;(E-F)Cdi突变体根部质外体Fe利用受阻(E),且细胞壁对Fe的吸附能力增强(F)。

该研究为细胞壁生物合成调控质外体Fe再分配提供了直接证据,表明根部质外体Fe库的有效利用受到植物主动严密调控,而Cdi介导的果胶合成对于此生物学过程的调控至关重要。

20210628020300_4b772d.jpg

图2 Cdi介导根部质外体Fe再分配的模式图

来源: 植物科学最前沿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yOTY2NDYyNQ==&mid=2247517560&idx=6&sn=b121b5911e6bb2a6f225e295882af482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光合作用 元素 Fe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