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社交隔离下神经环路和性别差异

用户710681 2021-07-08

北京时间2021年3月24日,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Zhen Yan团队在Cell Reports发表题为"Neural circuits and activity dynamics underlying sex-specific effects of chronic social isolation stres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慢性社交隔离下的神经环路和性别差异


20210708091806_ec6701.jpg

发育关键期慢性应激会触发精神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大多数应激相关研究主要聚焦雄性,而对雌性关注较少。该研究对比了青少年期间慢性社交隔离对小鼠行为学影响的雌雄差异:应激诱发雄性小鼠攻击行为和雌性小鼠社交障碍

20210708091810_2105a9.jpg 

为了探究哪些特定脑区神经元活动的变化是可能导致这些行为差异的原因,Yan和她的团队应用活体动物在体多通道记录技术精确测量行为任务时多个神经元的兴奋性改变。

该研究提供了额叶前额叶皮层(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锥体神经元兴奋性降低与基底外侧杏仁核(basolateral amygdala,BLA)活动亢进之间的直接联系,后者导致社交隔离应激下雄性小鼠攻击性增加。

正常小鼠社交活动中社交刺激激活mPFC锥体神经元。而应激导致该神经元活跃度降低并伴随社交互动减少。其下游环路机制与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减退有关

该小组进一步对mPFC及其目标脑区(包括BLA和VTA)进行化学遗传学特异性调控,从而改善雌雄应激小鼠相应脑区的神经元活动和行为功能。这为精确调控应激导致的异常神经环路提供了新的方向。

该研究揭示了应激性别特异性的神经环路和生理机制这不仅将有助于理解不同性别应对压力的不同反应,并且提示针对不同性别,需考虑个性化治疗方案。

来源:brainnews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2ODEyOTE3OQ==&mid=2649599606&idx=2&sn=2122142a4e17ab5460ad312b39e5e161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神经元 社交 行为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