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 “每位中国人都可能是西湖大学的拥有者”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1-07

10.jpg2018年2月14日,教育部正式批复同意浙江省设立西湖大学。杨振宁任西湖大学校董会名誉主席,钱颖一教授为校董会主席,施一公教授担任西湖大学首任校长。 (西湖大学供图/图)

一年多以来,西湖教育基金会几乎每天都会收到同一个人的捐赠。有时是1元,有时是2元,有时在凌晨5点,有时在晚上11点。2018年10月7日至2019年12月25日期间,这位来自广东的匿名人士,总共捐了762元。

施一公很爱讲捐赠者的故事。作为西湖大学的校长和创办人之一,他遇到过不少大额捐赠,但更多的,是像这位广东匿名人士一样的涓涓细流。不知道名字,不知道对方身处何方,但施一公却记住了他们的故事:“我能深深感受到他们每一位的心声和期盼……西湖大学是靠社会力量举办的,这是我们和许许多多其他大学最不相同的地方!”

依靠社会捐赠创办的大学,曾经也在中国出现过。解放前的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和北京协和医学院,都是通过捐赠创建的高等学府。新中国成立以来,西湖大学是第一座靠社会各界捐赠而创办的大学。

这个想法源于2011年欧美同学会上的一次餐叙。那时,施一公是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那次餐叙在座的都是在欧美有多年求学、科研经历的专家,包括甘中学、陈十一、潘建伟、张辉、李东升、张丹。言谈之间,他们谈论起中国科技界一些现象和教育界可以改进的地方。当晚的谈话相当激烈,主持晚餐的欧美同学会会长韩启德反问在座的人:你们都是在中国出生、中国长大,深谙中国文化,知道中国教育的长处和短板,同时在海外少则生活了十几年,大多在海外著名大学做过教授,知道国外教育的优势和缺点,为什么不能够取其所长也发挥我们的所长,共同在中国创办一所小型大学?韩启德话音未落,施一公就“激动得不行,心脏都快跳出来了”。

施一公于1995年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物理博士学位,2003年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正教授,2008年婉拒了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院的重金邀请,全职回到清华大学工作,负责大生命学科的规划和发展。

2011年餐叙上的思想火花,在四年后落到了实处。2015年,施一公联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饶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创毅视讯董事长张辉、阿里巴巴首席技术官王坚等七人,向国家领导人提交了《关于试点创建新型民办研究型大学的建议》。

施一公如此描述这个还在孕育中的大学:“我们希望五年以后、十年以后,这里可以聚拢一大批世界顶尖的科学家,从事最尖端的科学研究,做出最有意义的科学成果,培养最优秀的青年学生,用自己的才智尽情地探索科学知识前沿,推动人类进步,造福全世界”。

建议很快获得正面批复。2016年12月,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成立。2018年2月,西湖大学获教育部批复成立。这所大学,创新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其筹资模式和治理体系。不同于其它大学,作为独立法人机构的西湖基金会是西湖大学的举办方,而不是附属于大学的一个法人机构。也就是说,基金会举办了大学,而不是大学成立了基金会。同时,西湖教育基金会又是西湖大学捐赠基金的筹资主体。基金会能够提名学校董事会成员,对校董会有一定的制约,而西湖大学的校长则由校董会任命。

这条新型之路在中国还没有人走过。“有人问我,你们办西湖大学,有没有想过这条路走不通、万一哪一天不允许这样办下去怎么办?我的回答是这种情况不可能出现,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改革开放是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而西湖大学就是在国家支持下积极探索科教领域的创新机制体制,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类未来创办的。”

2018年1月,施一公辞去清华大学副校长职务,全力以赴筹办西湖大学。除了筹集资金,他还要尽可能地罗致人才。现任西湖大学副校长的许田,就是在同一个梦想的感召下来到西湖大学的。

在饶毅家的客厅里,施一公和饶毅恳切地邀请许田回国。当时的许田已经是世界知名的遗传学家、耶鲁大学终身讲席教授。但尝试共同创办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想法,打动了许田。回到美国之后,55岁的许田满怀憧憬,向耶鲁大学校长沙洛维请辞:“这是一个困难的决定,我在耶鲁接受完教育,做了终身教授,但是时机到了。”2018年3月18日,许田和夫人回国,4月3日,正式加盟西湖大学。

此后,著名有机化学家、曾任美国布兰迪斯大学化学系系主任的终身讲席教授邓力,著名材料学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终身讲席教授杨阳……及至今年12月刚刚全职到岗的著名生物学家、美国西南医学中心的终身讲席教授于洪涛,一大批志同道合者陆续聚集在西湖大学,为了共同的梦想而努力。

2017年,西湖大学招了首批19名博士生。施一公对他们说:“西湖大学培养的,一定是第一有社会责任感,第二才是拔尖创新的人才。”

到今年,西湖大学已经招了三届博士生,一系列数据在快速增长。博士生总人数已经达到了334人。2018年10月,全球招募的PI(独立实验室负责人、博士生导师)才68位,截至目前已经增长到111位。

新校区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位于杭州西溪湿地附近的云谷校区预计占地1495亩,远大于现在66亩的云栖校区。

最能体现西湖大学“社会捐赠办学”的是捐赠金额。据2019年5月发布的《西湖教育基金会2018年报》,2018年度西湖教育基金会创始捐赠人共36位,收入实际到账约7.27亿元。截至2019年底,共有44位创始捐赠人和超过1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士为这所大学捐赠,包括学生、工程师、医生、普通工人、公务员、艺术家、教师、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华人华侨等社会各个群体。

“耶鲁大学在创建之初没有校舍,最初的建校资本是牧师们拿出的40本藏书,后来收到威尔士商人伊莱休·耶鲁捐赠的价值562英镑的货物、417本书籍才得以艰难起步。”施一公在第三届博士生开学典礼的欢迎辞里这样说。

11.jpg施一公 (农健/图)

“西湖大学来自社会”

记者:西湖大学已经走过了三年,现在它是沿着当初你们设想的轨道在发展吗?

施一公:是的。这条轨道是改革探索的轨道,是对现代大学制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科技评价体制机制以及对教授的聘任和晋升制度的探索。这是西湖大学从出生开始被赋予的任务,西湖大学是为改革探索而生。

记者:西湖大学是一所“社会捐赠办学”的大学,它和国内其他的非公立大学有什么区别?

施一公:西湖大学来自社会,是社会力量举办的大学,每位中国人都可能是西湖大学的拥有者,你也是西湖大学的拥有者之一,只是你没有意识到。

校长作为法人完全拥有西湖大学吗?当然不是。校长要接受校董会的领导,那校董会完全拥有西湖大学吗?当然也不是。西湖大学是由西湖教育基金会举办的,西湖大学校董会成员的相当一部分是由西湖教育基金会提名的。西湖教育基金会是非营利性的慈善基金会,为创办西湖大学而设立、面向社会接受捐赠,它代表社会,它是西湖大学连接社会的纽带。可以说,西湖教育基金会、全社会所有捐赠人以及这些捐赠人所代表的每一位公民(包括西湖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共同构成了西湖大学的拥有者群体。这一点西湖大学和其他大学不一样,是西湖大学的特点。

记者:西湖大学各个学院的院长实行的是院长负责制,他可以按照大学章程自行聘任系主任和副院长,然后到校务部备案即可,这是很大的权力。这样的制度设计是出于什么考虑?

施一公: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大学一直在探索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位教授、系主任、院长的能力、责任和义务。教育部给大学松绑,给大学充分的自主权,大学就会发展得更好;大学给院系充分的自主权,院系就会发展得更好。这样你就能理解,为什么西湖大学三个学院的院长,会有相对大的学术权力——请注意,是学术权力,而不是其它权力。我相信国际上的很多大学都是这样做的,这是西湖大学遵循教育规律、遵循现代大学治理原则所做出来的制度设计。

记者:西湖大学之前经过了10轮的全球招聘,现在招聘的博士生导师还有实验室负责人,主要的招聘方向是哪些专业?

施一公:严格来讲,我们从来没有说哪个方向不招人。在科学技术领域,我们虽然会有一些方向,比如说瞄准生命科学、人工智能、信息技术领域等,但我们人才招聘的一个根本原则是选择最优秀的人,而不是说把学科预设以后,必须在某个时间内招满这个学科里的人。比如说我们登了一个招聘广告,想在人工智能领域招三位教授,结果几百位申请人中,最好的那位不从事人工智能研究,而是材料科学的,我们招不招?当然招!如果说我们想招人工智能领域的教授,结果申请人的水平在国内还可以,在世界上不是领先的,招不招?不招!这就是我们教授聘任体系里的一个原则性标准:寻找某个研究领域里做得最好的,而不是追逐热门领域去“补缺”。

“理想的大学是让不同学生获取巨大的力量”

记者:西湖大学虽然是一所理工科学校,但是有一个WeMeet的定期讲座,会请一些人文社科领域学者来演讲。你觉得在科学研究领域,人文素养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施一公:所谓人文素养,依我自己粗浅的理解,是一个人的内在精神品格,人文素养的修炼需要汲取人类在长期历史中积累下来的精华,涵盖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方方面面,这些是传授给我们学生的非常重要的东西,它在科学探索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让学生有强大的前行动力,更宽广的基础,更均衡的视野,更强大的创造力。尤其在基础科学领域,我们研究的是未知世界,下一个重大科学发现在哪里,什么时候出现,很难预测,我们能做的就是全面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素养,时刻做好准备。

更深层次上说,科学研究是没有价值属性的,但是人文素养是有善恶好坏之分的。西湖大学要培养的不仅仅是拔尖创新人才,更是“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拔尖创新人才。在这个过程中,人文素养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让我们的学生可以把“小我”和“大我”有机结合在一起。

记者:在你的心目中,理想的高等教育是怎样的?

施一公: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的发展非常快,从宏观来看,理想的高等教育首先要为国家和社会服务,因为我们是在中国办大学,要服务于自己的祖国和人民,这是毫无疑问的。

具体到每一个人,理想的高等教育要“以人为本”。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所谓人才,并不是说每个人毕业以后都要成为学术大师或者企业精英,而是指学校要培养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培养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能够找到自己奋斗目标的人,但他未必数学能考满分,创业必然成功。人才培养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没有人可以说,一个大学培养的学生就应该是什么样子,但从根本上讲,从这里走出的每一个人,应该是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判断是非的能力,并具备一定的技能。

现代教育的一个根本特点就是尊重个体差异。所以,一个理想的大学,一定能让不同文化、不同背景、不同知识程度的学生,都能够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老师和学习体系,一定能让他们从中获取巨大的力量,可以独立地走上社会,创造自己独特的人生价值。

作者: 王华震

来源:南方周末

施一公 西湖大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