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差动共焦核聚变靶丸内外形貌尺寸高精度测量技术” 科技成果鉴定会圆满结束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1-08-09

2021年8月7日,由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组织的北京理工大学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完成的“激光差动共焦核聚变靶丸内外形貌尺寸高精度测量技术”科技成果鉴定会圆满结束。

鉴定委员会由12位专家组成:清华大学金国藩院士、天津大学叶声华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张维岩院士、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李天初院士、西安交通大学蒋庄德院士、东南大学张广军院士、北京交通大学冯其波教授、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姚和军研究员、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祝连庆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春熹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徐立军教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张文喜研究员。金国藩院士为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叶声华院士、张维岩院士、李天初院士、蒋庄德院士和张广军院士为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龙腾教授、科研院副院长刘昕戈教授和周立伟院士等领导专家出席鉴定会。

该项目在国家自然基金、国家重大专项、科技部仪器专项任务和装发项目(课题)等支持下,针对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靶丸内外形貌尺寸高精度测量重大难题,开展了测量原理、技术和系统集成方面的创新研究,提出了激光差动共焦层析定焦测量原理以及基于该原理的激光差动共焦ICF靶丸内外表面三维形貌及尺寸测量方法、激光差动共焦-干涉ICF靶丸内外缺陷分离测量方法等,突破了高空间分辨差动共焦位移传感、纳米精度回转/直线基准、差动共焦-干涉融合测量和差动共焦-原子力融合测量等关键技术,研制成功了首套激光差动共焦聚变ICF靶丸内外球面三维形貌尺寸、缺陷高精度测量装置,实现了ICF靶丸内球面三维形貌、尺寸、粗糙度等参数的非破坏测量和共基准测量以及靶丸内球面缺陷的非破坏高分辨检测。

鉴定会由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金国藩院士主持。鉴定委员会听取了项目的研制工作报告、技术研究报告、测试报告、查新报告、效益分析报告及用户使用报告等,并观看了研制工作视频和所研制装备的测试与运行视频,审查了项目提交的鉴定资料。

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技术难度大、系统复杂、创新性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技术自主可控,突破了ICF靶丸内球面三维轮廓及缺陷非破坏精准测量的技术瓶颈,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ICF靶丸内球面三维形貌及缺陷的非接触高分辨测量,在我国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国家重大专项工程中得到典型应用,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广泛的应用前景。该项目总体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靶丸内球面三维轮廓及缺陷非破坏高分辨测量技术、靶丸内外形貌尺寸的多参数高精度综合测量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来源:china-csm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QwNTYzNg==&mid=2662038585&idx=2&sn=d415e002e71a7c0ea70d2a391287f886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